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教案格式下载 【教学教研师训】七根火柴王愿坚的教学目标(2)

2021-02-06 14: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 2、 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开始, 我们还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新闻单元了, 我们所说的“新闻”,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 泛指报纸、 广播电视、 网络等外媒关于现实状况的报导文章, 包括消息、 新闻评论、 通讯、 社论、 典型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指详细、 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又称“消息”, 下面,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 P165, 把消息的定义划出来, 通过这个“消息” 的定义并结合大家所看过的新闻, 大家想一想, 新闻(消息) 有哪几个特点? (按: 实际授课还推行“街谈巷义” 对比,并由学生议论、 归纳) 明确: 1、 内容真实 2、 迅速及时 3、 有价值 4、 简明扼要(板书) 通过预习教案格式下载, 我们了解消息的结构有五个部分, 都是哪五部分呢? (学生提问) 不知道的朋友请看课后练习题第二题。 那消息的六要素又是什么呢? (学生提问)(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这同时也有? (记叙文的六要素)。 3、 解题 现在开始讲读课本。 这则消息的标题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主谓句) 主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谓语? (横渡长江) 说明的对象? (人民解放军) 数量? (百万) 地点? (长江) 标题中更有气势的两个词是? (百万、 横渡) 这个标题准确、 简炼地概括了内容, 可谓“点晴之笔” 或者说是整篇文章的“眼睛”。

教案 表格式_格式教案_教案格式下载

(按: 提出气势提问, 抓到本篇要妙。 当堂学生齐声回答: 横渡, 百万; 执教者还临场发挥, 板书两行字:眼睛是灵魂的窗户,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4、 电头及导语讲读(插入时代背景、 朗读全文, 感受全文气势、 情感): (1) 下面请你们注意注释①, 再看看课文的第一行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这叫“电头”, 说明了消息的来源地点? (新华社) 时间? (2) 大家知不知道解放战争的三大会战? (淮海、 辽沈、 平津) 1949 年初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歼敌一百多万, 取得全国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左派政府仍然垂死挣扎,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 于 4 月 20 日, 悍然拒绝签署国内和平协定。 4 月21 日, 毛泽东主席和朱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 日 2 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黄河》, 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 突破敌阵、 占领江北广大地区的战果。 22 日夜, 毛主席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导前线最新局势的新闻稿。(按: 此处插入时代背景, 设计得好。

实际听课改为提问, 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末了, 又鼓励学生用“胜利在望, 势如破竹” 八字归纳。) (3) 下面请一位同学充当我新华社的播音员, 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 朗读的之后应注意表现出对我解放军取得硕硕战果的欣喜之情跟我兵胜利在望、 势如破竹的激昂风貌。 其他朋友注意思考一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按: 朗读与文章特点“气势” 结合, 与情感感受结合,好。 当时人生读后, 全场鼓掌。) (4) 请一位同学提问课文的划分。(导语、 主体) 导语: 第①、 ②句。 主体: 第③句至完。 (5) 导语中, 哪一句话表现了参与战争的数量之多?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说明战线之长的是? (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表现了攻势之强劲的是? ( “冲破敌阵”) 写出了渡江范围之广的是? ( “西起”“东至”)。 短短两句话, 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 展现了文章的气场, 语言简练流炼, 体现了新闻简明扼要的特征。(按: 此设计最好, 再谈气势, 却非简单重复, 而是进入分析, 分析遗词造句如何表现出了声势凌厉、 势如破竹。 执教育还将“人数之多”“战线之长”“攻势之强悍”“范围之广” 写到黑板上, 每写一句, 学生齐声回答文中相应段落, 真有点群情激动。

) (6) 齐读导语, 加深体会(按: (6) 紧接(5) 而来, 再次展现文章的特征跟用笔的应妙。当时朗读效果极佳, 教学达到一个高潮。) 5、 归纳总结: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闻的相关常识, 有新闻的四个特点, 消息结构的五个别,消息的六要素 (集体回答)教案格式下载, 我们还学习了课本的电头跟导语, 了解了消息“迅速及时” 和“简明扼要” 两个特点是怎样表现在准确的佳作中, 文章的内敛气势如何表现在标题跟导语中。 6、 布置作业:①把生字词注音一 (三) 板书设计 (此从略) (按: “气势磅礴” 或“气势雄浑”, 是这篇新闻的主要特征。 授课者自始至终注意掌握这一点, 处处呼应。 这就是 “美” 在这里, “美” 的看到。 授课者还不自觉运用了文体学的文本探讨理论。 知识、 能力、 情感也都有表现。 教学内容重点突显, 简明得当, 教学活动丰富,“朗读” 处理得好,“问题” 设计得好, 教师解读点拨的语言也打算得好。 教学环节完整, 教案内容条理很明白, 操作性强。) 〔说明: 原教案右侧有“板书内容” 栏, 这里体现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