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4、四年级上册课本《观潮》教案设计范文
文章目录:
1、观潮教学教案设计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色。
2.了解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及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
3.体会文中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交融的特质。
4.学习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描写。
二、教与导设计
0学法指导
这篇的语言描写既简单又生动,学习时应体会这一种类。从形、声等不同角度由远及近描摹钱搪江潮的壮阔,非常形象准确,表现了其雄豪的气魄。接着对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描写,更让观众如身临其境。
在阅读本文时,要求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传达这种内容及特征。
o重点与难点
1.的脉络。
第一段:从触觉与视觉两方面描写钱塘江 潮的雷霆之势。
第二段:写教阅水军的奔腾分合之势。
第三段:描写吴中健儿迷人的弄潮身姿。
第四段:描写观潮者之多。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之所以生动而形象,主要在于:
一.能准确地运用短语,如“披发文身”中的“披文”,‘净先鼓勇”中的“争、鼓’等。
二、文中善用比喻张等词句方法。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教案教学过程怎么写,“玉城雪岭”是形容,“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形容,“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观众对钱塘江潮的气魄如同亲见,感受最深。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阵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显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阔,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展现的作用,使中心最突显,更具有表现力。
2、比尾巴教学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2. 会写“云、公”。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 课件。
2. 小动物卡片。
3.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动物王国里聚集了许多小动物,通过预习你们看到他们在干什么呀?(板书课题:比尾巴)读课题。
2.你是如何记样记住它们的?
3.小动物们比得怎么样?快令我们去听听吧!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初读课本。借助音标读课文,遇到不了解的就问问同桌。
2.细读课文。课文里有什么小动物呢?边读课本边帮小动物的名字打上括号。
3.生汇报,师贴动物图片。
4.(课件)它们的名字他们会认吗?(复习已生字)你是如何了解它的呢?(生说方法)
5.(课件,新授生字标注红色)指名拼读生字,校正字音。
生带读,再齐读。谁可到后面来当小同学,带你们拼读?
三、掌握技巧,识记字形
1.你哪些方法记住那些生字?(同桌交流)
2.生畅所欲言,教师依据学生汇报灵活引导,渗透识字原则。
按偏旁归类识字:猴(强调反犬旁,课件展示)
用加偏旁的方式学习“公??松”
用换偏旁的方式学习“鸡??鸭”(出示卡片)
播放课件演示“鼠”字的由来。我们去年是鼠年!
3.再读生字词。
4.(课件演示去掉拼音)瞧,拼音不见了,你们能够认吗?生齐读(按次序读,打乱顺序读)
5.开火车认读。(先读句子,再读单字)
6.师范读,再生齐读。大家一下子就能把名字记住,小动物们可开心啦!现在来读课本一定无法感受到它们的热情。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你们欢迎吗?
四、结合语境,合作识字
1. 小动物们的尾巴有哪些特征呀?(小组讨论)
2. 师出示字卡,结合语境认字。(如:出示长,先拼读再问谁的尾巴长?把卡片贴在动物里面)
3. 再读生字“短、把、扁、最”
4. 抽读卡片,边重新排列。
5. 我问你答,同学对读。
6. 这些字也有你认为非常难记的吗?(生互助识字)
7. 造句:谁就能用“最”字说一句完整的话。
8. 小动物尾巴的特征我们也明白了,让我们带着熟悉的觉得来读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五、指导观察,练写生字
1.孩子们,我们的老朋友也来了!(课件出示:公、云)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看看他们有哪些一样的教案教学过程怎么写,有哪个不一样的?(指学生说一说)
2.师范写“公”,学生书空。强调字的要点。
3.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4.小动物们比尾巴,我们也来比比谁是识字大王!请你打开书本,再来读一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六、趣味游戏,巩固识字
1.读词语。
孩子们,生字学会了,读起课文来非常流畅,如果同学把这种生字放在新的词句你,你们都会认吗?(课件气球带着词语向上飞,生抢答。)
词语:把手、鼠目寸光、公主、最好、短小、松果、长短、对比。
2.读儿歌。
看到孩子们识字这么快,这么仔细,小动物们真替你觉得兴奋!带来一首送给同学们,谁想来读?(指名读,再齐读)
3.拍手读课文。
让我们快乐地读一读课文吧!带着节奏美美地读!
4. 你们最喜欢谁的尾巴?(生谈感受)师总结,你们有自己的见解,这很好!每一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它们的尾巴都是最美最特别的!
5. 唱童谣《比尾巴》。
评比结束了,让我们唱起动听的童谣送小朋友们回家吧!(音乐响起,生又听又跳)
3、《桥》教学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桥的短文,都有那几篇?简要地说一说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哪个内容。
(3)今天要学习的这篇短文又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
二、初读课文,验证猜想。
(1)快速读课文,看一看你今天的看法与作者所写的内容有没有吻合或者相同之处?(2)说一说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哪个。
(3)我们经常在读文章的之后,要养成一个习惯,看见题目后先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如果使我来写,我会如何写。如果无法坚持这样做,阅读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增加得很快。
(4)再次读课本,注意把字词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见不理解的词句可以借助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5)检查生字认读跟课文朗读情况,对存在疑问予以指导。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课文中的奶奶是个如何的人,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上面做上批注。
(2)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推进。
(3)组织全班交流。你觉得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鼓励学员认真聆听对方的讲话,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的认知造成碰撞。
4、四年级上册课本《观潮》教案设计范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字音的认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字词;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利用这种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知道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别来写文章。
3、重点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本能看懂些什么。
二、教学准备
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
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课题《观潮》,你可想到什么疑问。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即将学会了这些字词。(读准音节、记住字形)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以下个别是辰字。
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起来集体交流。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
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短文。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式好。
可能的几种情况:
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原则应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
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
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如何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边的景色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十分平静);
二是后来的他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3、指导朗读该段
(五)作业
1、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字词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美景色。
2、能有情感地朗读短文,部分师生能够通读该部分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认知
请师生自由朗读短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本对钱塘江大潮的表述后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
(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听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旁边传来隆隆的声响,好像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响比作闷雷。请学生感受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响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
(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奇观景象)
(4)那声音就像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响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响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表明潮水给他们的一种冲击力。)
2、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含义,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黑色城墙。(比喻,把跳跃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骏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跑而来。(比喻,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
(三)三读,看谁读得好
感情朗读,展开诸多方式的朗读比赛。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试着帮课文分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段,试着用自己的话展现潮来时的壮美景色,并与课文比一比,看谁写得更好。
二、教学过程
(一)指导分段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
2、给课文分段,并看看各段的大约意思。
(二)观看录像,进一步知道钱塘江大潮
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那些地方写得好。
2、试着用自己的话帮录像配上解说词
3、集体交流,看谁的表述最准确,最可吸引人。
(三)作业:
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听写词语
3、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