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听课说课评课(2)

2020-08-22 04:1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看板书(2)看教态(3)看语言(4)看操作

6、从教学效果上探讨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效率高,学生认知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运用45分种,学生不得轻松愉悦,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综合探讨还包含从学生课堂个性上探讨,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

三、当前评课中的问题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成因作积极客观的剖析和评判,并且无法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

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制约,目前在评课的难题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体现如下:

(一)、重听轻评

听的多,评的少,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些领导课听了不少,但是没有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议,自己也没有及时同老师交换看法。当然听课并非都要听一节,评一节,但针对大多数的课可评则应评,能交换看法就要交换意见。如果有些该评的课而不评,一方面执教者心里没底;二是评课的作用没得以发挥,听课也就丧失了意义。

(二)敷衍了事

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只讲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经常是讲话只有三三人,评议只有三言两语,评课冷冷清清。

(三)平淡肤浅

有的听课者听了一节课后,看不出哪些问题,笔记上没说出什么,只是肤浅地觉得“这节课教得不错”或者“这堂课教得更差”。有的评课者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多半是枝节问题,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教态,拿教鞭的坐姿,图表悬挂的高低等等。总之,评议平淡无趣,泛泛而谈,触及不到问题,难怪有些老师抱怨这种的评议没啥意思。

(四)面面俱到

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预测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必须有所侧重。即依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跟课型,以及学科种类突出重点。但实践中有些评课面面俱到,因而泛泛而谈,难以突破重点。

(五)参评面窄

评议上评的少,看的多。为了避免冷场,组织者只好指名道姓发言,而点的多是正副校长,教导处长,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校长,且大多属于被动发方,因此评课场面冷清,难以形成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的热烈氛围,不讲话不等于没有见解,这种评议就导致一部分人当面不争论,背后乱揣测,还有的会上听赞歌,会后乱“嘀咕”,结果帮执教者弄得无所适从。

(六)以偏概全

还有一种倾向,评课时只评教师的一两节课,不评教师系列课,很难作出全面评价的。这种走马观花的作法,无论是如此有经验的学者,也没法提出客观意见。

(七)评“新弃”“旧”

眼下冠以“新方式”“新结构”“新课型”的课多出来了。对他们确有些吸引力。而针对传统的东西,似乎就是“落后”“过时”的同义语,于是,凡是有“新”东西的地方就门庭若市,评课认认真真,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显然这只是不妥当的。

四、评课心理误区

(一)趋中心理误区

(二)从众心理误区

(三)求全心理误区

(四)成见心理误区

五、评课形式

(一)个别交谈式

这种方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状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这些难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某些交谈的方式。

(二)集中讨论式

这种方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研讨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相当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

(三)书面评议式

面对面的交流或研讨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但也是一定的不足。一是时间紧迫,参加座谈的人集中出来一次较困难,有时因时间短促来不及详细评论。二是对课缺乏充分的咀嚼或者拘于情面,也会妨碍评议效果。如果无法用书面评论的方式,可以消除以上不足。

(四)师生互评式

师生互评法即是教评学的过程。是由学生一同参与评课。

(五)抽签答辩式

这是以抽签方式选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嘉宾,当场打分。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观众强调的即兴题。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这种评课方法是把课堂、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

听课

一、教师角色听课

当老师的应会备课、上课,那么要不要学会听课评课呢?严格说来听课评课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

(一)为什么要听课评课

我们知道,教师亲自带班讲课和坐在对方的宿舍里听别人讲课,其感受跟收获是不一样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自己上课看看书,不容易发现哪些问题,不易突破自身的框框、模式。如果你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对方的课,目睹活生生的教学,你就自然会有“旁观者清”的觉得。这里又可以感受他人成功的好处,又强吸收对方失误的教训。心中时时思考着至少两个人的课堂。应该说,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学生提升课堂能力的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听谁的课

教师听课应该听谁的呢?有的大学硬性要求,凡是教师授课,必须由教导主任或教研组事先安排,统一行动。而执教者可以拒绝非本教研组,本学科老师来授课。这种要求对学生授课弊多利少。应该注重学生之间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不定时间随堂听课为好些。理由有三:

1教师上课非常放松,心理平衡,能表现出真实水准。而集体性听课,执教者总应做些事先特别的打算,这样的课也就不是平常的课了。而对这些没有经验的青年学生来说,这种课最容易紧张,课堂会出现反常现象,这样的课听上去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学科间横向听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常识领域。一个合格的学生,不仅应精通所教学科的常识,而且需要熟悉相邻学科的常识。

3、有助于执教者和听课者融洽地交流看法。集体听课座谈,交换看法有很多好处,但也是众多弊端:一是人多,时间短,限制交流看法;二是碍面子,说真话的多,说真话的少。哪果个别听课,单独交换看法,时间充裕,气氛宽松融洽,容易达到取长被短的目的。

综上分析,教师授课,既有大学统一安排,还应有教师承堂讲课为好,要把两者结合上去。

(三)年轻学生听听自己的课

还有一种听课的方法,即年轻学生不妨看看看书的课。

这种做法是,把录音机或摄像机带进教学,把自己的课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听,自己看,自己剖析,请对方指教,来个教后琢磨,这是年轻教师尽快提升课堂水平的一种好办法。

1、听自己的课,一可以听自己的课堂语言中的问题。

2、听自己的课,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反思,一种自我监督。

3、听自己的课,在设置的基础上再重上,再录出来,反复听,看修改后的效果如何?这样反反复复就会让自己有较大的的提升。

(四)怎样去听课

教师听课应该按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应有一定的打算工作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需要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哪个内容,把书本找来预习一下。

2、听课中应仔细观察和记录

(1)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心态。教师在教学上除了要听,还要看,要认真捕捉讲课者的语言跟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2)教师应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应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课本的研读,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现。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教学表现,看学习参加的心情,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老师主导作用跟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3)有时教师听课也不必定非应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位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征跟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度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对熟悉的学生,由于对其班级情况有所了解,可着重就其教学上对教师学习习惯的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预测;对通常的探究课,就侧重看其在探究方向上的达成度;对于名家的课,宜着重展现其教学风格以及相应的学术观念在教学的凸显。

听课应详细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体验跟零星评析。

3、听课后应反思和整理

(1)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方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怎么写听课评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作番比较,或写一篇“听课心得”,或干脆将对方执教的内容获得自己班上试试等。

(2)在探讨总结他人课时要切记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同学就要善于进行非常,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和长处和弱项,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别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3)在评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课堂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反思对自己也会有巨大帮助。

二、教研员角色听课

(一)明确听课目的

1、研究性听课

2、指导性听课

3、检查性听课

4、总结性听课

5、观摩性听课

(二)求实评课教研员既要坚持每天听课,同时又要敢于跟善于评课。

教研员应注意充分利用听课的机会向执教者或基层中学领导宣传有关教育教学宗旨政策,介绍外地教改信息和优秀学生的课堂经验,并引导人们大胆求索,开拓创新。

(三)加强总结升华增加

三、听课八忌:

1、应付差事:为了完成听课的任务而进行听课,没计划、没目的。一没有指导性;二没有总结性;三没有理论性。

2、百般挑剔: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3、吹毛求疵:对执教者的敬畏是听课者必须持有的心态,老师上课常常有特点也会有劣势,存在疑问在所难免。为此教师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判。并要以显然跟鼓励为主。但有的学生听完课之后看不到优点和长处。

4、不懂装懂

5、偏心偏爱

6、固执已见

7、片面性

8、重优轻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