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怎样备课(2)
A、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教学设计的软件和过程,也提供了教学设计中诸多相关的动因的整体教育模式。
B、传播理论:提供了选用媒体的理论基础。
C、学习理论:一直在研究人类是如何学习的,促使教学设计最符合学习规律。
D、教学理论:则为营造有利于学习出现的学习环境提供根据。教学设计过程必须综合、合理地运用这种理论,只有这么,才能让教学设计最科学、有效、引人入胜。
(三)教学设计理论基础集中表现在课堂设计上的方法论特点
1、系统理论与技巧。(一切事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总量关系构成的。具有一定功用的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即是一个“系统”。)系统设计方式有两个基本意义:一是指着眼整体、统揽全局,也就是教师在安排每一个教学活动时,胸中有全局,兼顾各方面,而不是片面强调突显某一点;二是指循序造作,精细落实,这说明教学的效果来自于环环相扣、扎实有效、连贯一致的教学推动行为。
2、“为学习设计教学”。体现以学习者为本。
3、最优化的思想。
4、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观念
(1)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追求,那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他应对全体、发展个性。
(2)新课程的课堂设计是以“课程目标”为中心的设计,它的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纬度。
(3)新课程的课堂设计是加强“双基”,重视培养教师搜集与处理信息的素养、获取新常识能力、分析解决难题的素养以及交流合作的素质。
(4)新课程的课堂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长的过程。
(5)新课程的课堂设计倡导师生主动参加、乐与研究、勤于动手,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目前面对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要按哪个程序进行?
(1)您想到那里去?------确立目标。
(2)你怎么到哪里去?------导向目标。
(3)你能否至了哪里?------评价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在提到“备课”时所讲的“备教材”通常应经历“懂”,“透”,“化”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后必须超过的结果是:
A、抓住知识关键点,即精确掌握教材更本质的具有规律性的常识关节点;
B、找准最佳结合点,即理清前后知识跟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衔接;
C、确定教学新起点,即摸清学生已有知识状态,确定教学起点和教学目标终点;
D、考虑教学切入点,即是从哪个角度,通过什麽联系,采用何种形式导入课题;
E、把握课堂兴奋点,即如何促使学生兴趣跟智力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F、凸现教学着重点,即是教学的主线分明,重点突显,抓住主要冲突;
G、突破教学疑难点,即预见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有针对性地消除跟鼓励突破;
H、精心组织训练点,即是组织好讲,导,练的有机结构,促进知识转换为技能;
J、设计教学收尾点,即设计好讲授收尾,埋下“伏笔”,以便日后新旧衔接,同时也帮学生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和无穷余味;
K、预留课外延伸点,即帮学生留下课后研究内容,激发师生课外继续研究新知。
总之,钻研教材要做到可钻下去,又能钻下来。钻出来,就是要领会教材的精华,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常识内容。走出来,就是讲课时才会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左右逢源,灵活运用。
(六)科学课课堂设计的主要环节
1、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老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判、选择跟使用教学思路、提示学生如何学习,对课堂活动具备导向、指引、调控与表征等功用。因此,教学目标必须包括希望在学生身上的全部变化(即全面发展的目标),其陈述也必须是确立的、具体的,尽量能观察和可测度的。那么需要如何来确认跟陈述教学目标呢?
A、正确掌握目标的构成
新课程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建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的目标。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按照所教学科内容的特征,将三维为目标具体化并推进在教学活动中。
B、分清两类陈述方法
课程目标陈述方法能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结果似的目标模式,直接告诉学生我们学习哪些,苏应采取的行为动词要求确立、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法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二是:采用体验性或体现目标模式,既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展现、体验,或确立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取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用于“过程与技巧”、“情感与价值观”领域等。
C、明确目标行为的主体
课程标准的陈述必许从教师的视角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点,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员,而不能以学生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D、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
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是: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跟表现程度。
2、教学策略的选择
(1)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与方式的总称。它又包含学生的教法、也比如教师的学法,是老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
A、按教学方法的形态分:
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以直观为主的方式(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以欣赏为主的方式(包括感受法、鉴赏法等);以引导研究为主的方式(包括尝试法、发现法、研究法等);这是我国通常采取的方式分类法。
B、按教学活动的方法分:
可分为提示型教学方法(包括示范、呈示、展示、口述等)、自主型学习方法、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及课堂讨论等)。这是中国专家佐藤正负的分类法。
按照学习刺激的类别分,可分为呈现法、实践法、发现法、强化法等。这是中国专家拉卡斯的方式分类法。
按照教学方法的功能分:可分为组织跟实施学习了解活动的方式、激发学习跟形成学习动机的方式、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式。这是苏联专家巴班斯基的分类方式。
无论选取和利用这种教学方法,都应按照教学的目的跟任务,本门学科的内容跟特征、教学活动的规律及教与学的实际状况,重视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综合利用跟优势互补,坚持启发式的指导观念,注意灵活措施地利用教学方法,处理好细节的变化。
(2)教学媒体的选择
有效的教学媒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学目标成功超过,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因此,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对媒体课堂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是指在必定的教学规定和各种原因条件下,选出一组或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媒体。可为一节课、一个教学单元、一门课程的课堂选择教学媒体。
(3)教学组织方式的确认
组织教学的方式是指用何种手段以及较为稳定的关系将教师组织出来从事教育学的活动。它涵盖学生的互动模式、特殊的时空安排或者其它的教学要素的组合。
从新课程的课堂实践看:各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活动课堂、现场教学、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正在变成课堂集体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型也发生一系列新的特征,概括出来既是:课堂教学同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相匹配;集体教学同个体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相整合;同步教学同分层递进、分类指导相兼顾;常规教学同个性化学习、开放性学习相统筹。
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教学设计的程序化、公式化、单一化最容易导致学生造成厌倦的心态。所以改进教学设计要注意超凡脱俗,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让学员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多样的教学方法应考量以下这种几个问题:
(1)整体设计要表现戏剧性
教学设计要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未绝,这有一定的道理。另外、要让教学设计有戏剧性、教学设计应该有悬念和冲突。有的校长开会就怕学生错误,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细致、教学过程流畅,把教师的观念限制在预先准备的框架内,生怕学生越雷池一步,结果导致学生教学毫无生气。其实殊不知,教学中即使没有矛盾争执,就没有激烈鹏床的思维的火花,没有铁砚起伏的悬念,当然就换不气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学生不该怕出错。应在改正错误中学习。
(2)教学方法设计的多样性(略)
(3)加强人情味与幽默感(略)
(4)尽可能多的推进学习竞赛。如竞赛的内容可以是计算、朗读、背诵、动手操作实验等。
教学设计要切记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设计应以学员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留意几个问题。
第一,从学生的视角来想问题。
新课程面前,教师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只是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看法跟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跟时尚来设计课堂教学。
比如少年儿童的心理普遍有急躁、好奇、好胜、好群的心理。他们在学习中通常都求新、求奇、求趣。那么学生在课堂设计时就要充分考量很多原因,设计出符合学生必须的教学设计。
第二,关注学生的常识背景跟经验。
分析学生的常识背景跟经验,要以学生的常识和心得来设计教学,开发课程资源。
第三,研究学生的个性变化。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同的沙粒;绿叶入云,寻不见完全相似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找到合适所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无全才、人外有人,因材施教,人人成才。所以教学设计中应重视教师的差别,根据学员的学习基础、性格等进行差异性教学。
第四,设计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是封闭的,教师设计的课堂往往是以开会、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新课程设计需要突破这一旧框框,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它的基本框架是“课前参加------课中研究----课后扩展”。教学过程开放包括:
课堂向课前开放(课前发布教学内容,学生可查询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
课堂向课后开放(将教学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延伸至社会)。
课堂向户外开放(可以至图书馆、阅览室、车间码头、田间地头等上课)。
学校向家庭开放(家长可以参与课堂,家校合一,齐抓共管)。
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目标、备任务、备过程、备材料、备教法、备检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学校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
2011版解读-怎样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课堂评价标准科学课堂-教学组织
不容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