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2020-07-13 16: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写雨的古诗_写雪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让、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含义。

2.有情感地诵读诗歌,并抄写背诵古文《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含义,再清楚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观念,理解诗中所含的哲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

1.借助当时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谚语的含义,体会诗人的观念。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观念,理解诗中所含的哲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含义,有情感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知诗人 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哪个情况下会想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起什么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现在学习著名咏史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2)

2.读诗题《出塞》。“塞”是哪个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觉得?(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4)“塞、秦、征、还”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

“塞”的后边第三横长;

“秦”上大下小;

“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习著名咏史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3)提问“但让,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诗歌:根据声韵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征来读。

写雨的古诗_写雪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

师:到底诗人吟了哪些诗,我们来看看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7)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需要读出诗的意韵,读出诗的情感,这就是要理解诗的含义。我们来看看学习古诗有哪些好的方式?

3.师:现在请老师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诗歌)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哪些不懂的词语能提起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在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含义。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使突厥的部队翻越阴山。(课件出示8)

6.指导第一句的通感手法“互文”。像这种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那样的通感手法叫“互文”,古代文学中常见的通感手法。(教师板书:互文 秦汉)

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含义。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情感,还应有节奏,我们按照画好停顿有情感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三、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已还”。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含义,现在我们来感受诗中的感情。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场景?

(板书:明月 关 人已还)这样的场景给了你什么样的觉得?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散文,大都要提到明月跟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驻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视角反思。

“人”指哪个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驻守边塞的军人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攻打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 亲人)

(2)补诗句:(课件出示9李颀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悦耳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故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哪些?

(望至的仍然是明月跟边关。)他们哪些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沉醉心头上的梦啊!却没法化为一句——(引读)

课件出示1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已还。

2.从亲人的视角反思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它们的家人在做哪些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轮椅,倚在旁边,对远方的女儿说__________。勤劳贤惠的丈夫,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妻子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小孩,对远方的母亲喊:_________。(课件出示11)

指名反馈

(3)师:多么动情的渴盼,多么强烈的盼望,但它们等来的盼来的仍一直是“人已还”引读。此时月圆人仍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态?(悲伤)(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期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那里看起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时常,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更迭:我们看到从秦代至清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

写雨的古诗_写雪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

师:至魏到汉至宋,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课件出示1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已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母亲望穿眼睛,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体会诗人爱情:一句“人已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他们带给的悲哀。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痛苦的眼泪更是安慰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伤感,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父母的伤心。让我们带着展现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来?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也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他们带给的伤痛。

课件出示14“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刺史为郡县,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到两年、六年,终于变成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让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剧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哪个?所以诗人这样写道:“但让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哪个意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期望?(板书:渴求良将古诗教案怎么写,渴望和平。)

2.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抒发了王昌龄殷切的期望,我们来抒发下诗人的期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期望吗?还表达了谁的期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期望,他们盼望(引读)这只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期望,他们盼望。(引读)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四、布置作业

将你现在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像,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五、总结

1.“人已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英勇。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词人?(板书:忧国忧民)

2.写法:这首诗的题旨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豪壮,既写了征人的慨叹,又说出了渴望良将的心愿和报效国家的抱负。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却不太平,世界上战争早已停止。但历史仍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感受齐诵这首诗。有素养的朋友可以不吃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知道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教师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3.背诵古文。默写古诗《夏日绝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明白,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古老的中华文化遗韵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

2.出示并理解课题。

(课件出示16:沙漠图片)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陇右重镇,凉州当地民歌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作家都偏爱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代著名作家王翰写的《凉州词》。(教师板书:《凉州词》)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音节,读出节奏感。

(课件出示17)“琵、琶”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读音。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18)“催、醉”

指导书写:“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催”是左窄右宽;“醉”左右结构匀称。

写雪的古诗_古诗教案怎么写_写雨的古诗

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哪些。

5.小组交流读懂了哪个。

三、学习古诗《凉州词》

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诗初步认识了诗歌的内容,你今天说到那盛宴摆满了樱桃美酒啊,让我们读读这一句(出示诗句第一行)。(课件出示19)

1.展开想象,你看见了哪些?

醉人的葡萄酒、那甜美的夜光酒杯闪着光亮盛满了浓郁的美酒。

师: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库尔勒,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课件出示20)很多朋友发出了惊叹声,谁来读出这样惊喜的觉得?

这样的樱桃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似乎发生了如何的画面?你想想起些什么?

碰杯声、欢笑声古诗教案怎么写,劝酒声,多么抒情的氛围啊。这场景使人异常紧张——读:

盛大的宴会上有众多夜光酒杯盛满了浓郁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庆祝,真是豪华的大餐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谁可把这种盛大的画面读起来。

指名读,女生读。

2.将士们刚要举杯畅饮时,你们唱,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

边唱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逼迫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体会吗?西域人有骑在很快乐曲他们特有的琵琶以助兴的习俗。

——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

(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吃,喝完了要奔赴战场。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边读边想,从这个“催” 字中读出了不同的情怀。

3.小结:这场聚会真是非常盛大,有抒情的琵琶声,有浓烈的佳酿,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画面。指名读、分组读。

4.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诸位同僚,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我说哪个?这样难得的大餐就必须一醉方休。

展开想象:“怕哪个,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只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大家莫笑,引入下一句。(板书:醉)

指名读,从“醉卧沙场”中我唱出了他们哪份潇洒从容,小组读,醉了躺着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可活着回去。

5.是啊,你抓住“几人回”读出了将士的独白,大家再好好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哪些?小组探讨汇报。

自古以来边关烽火难息,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女儿失去自己的弟弟,多悲伤啊,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使我想起王昌龄《出塞》的一句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已还”,多少将士就这样到了戍边再也没回家啊,谁再读。女生配乐读,我唱出了母亲们的心声。

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如此惨烈啊。——读全句没有几个人活着回去啊,这里运用反问的句子说出将士们的独白,在质问这场惨烈的战役啊。

小组读。

尽管有这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一直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疆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惨的,更是豪迈的。(板书:悲壮 豪迈)

——男生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