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2019届高中化学高三实验选择题汇编(2)

2019-06-01 20:1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制法用氧化砷一份,和碳酸钾二份,再加水三十份煮之,氧化砷即溶解而成为亚砷酸钾,然后再于此温液内加入硫酸铜溶液二份,立即有沉淀发生,将此沉淀滤出干燥之,即成砷绿,其反应式如下:。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容电解质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有关离子重新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溶解 ~ 沉淀溶解 >沉淀,未饱和溶液溶解 <沉淀,过饱和溶液1. 溶度积常数kspksp称为溶度积常数,它是难溶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

下层是碳酸钠溶液,由于碳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加入石蕊显蓝色.当振荡时,两层液体混合,na2co3 + 2ch3cooh = 2ch3coona + co2 + h2o,上层的醋酸被除掉,生成的醋酸钠溶于水,上层液体不再显酸性,石蕊恢复紫色.答案选d.。a、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假设能反应的话,生成物为氢氧化钡和硝酸钠,没有沉淀生成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所以不能反应,故a错误。(6)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化学喷泉实验加热视频_高中化学喷泉实验_化学小实验化学小实验

6.D【解析】A. 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化学平衡不移动,故溶液颜色不变,A不正确;B. 用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不能说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因为挥发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B不正确;C. 向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浓NaOH溶液,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X溶液中无NH4+,因为试纸没有用水润湿(还应适当加热),C不正确;D. 常温下,向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各滴加1滴酚酞,溶液均变红,前者红色更深,说明水解程度CO32- > HCO3-,即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 > HCO3-,D正确。本题选D。点睛:从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来分析,该化学平衡与KCl无关,故加入少量KCl固体不影响该化学平衡的状态。7.B【解析】A. 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硫化铜和硫酸,不能说明H2SO4的酸性比H2S强(当然也不能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只能说明硫化铜不溶于硫酸,A不正确;B. 若G中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硫化氢可以被Fe3+氧化,则说明H2S的还原性比Fe2+强,B正确;C. 若H中溶液变红色,则说明H2S的水溶液呈酸性,但是不能说明氢硫酸是几元酸,C不正确;D. 若E中FeS换成Na2S,由于硫化钠可溶于水,无法达到该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目的,D不正确。

本题选B。点睛:在复分解反应中,通常都是强酸制弱酸,但是不能因此而误认为弱酸不能制强酸。本题中氢硫酸与硫酸铜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弱酸制强酸的例子,该反应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硫化铜的溶解度特别小,难溶于水、难溶于酸。8.D【解析】A. 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A错误;B. 产生蒸气进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时不能将导管伸入溶液中,防止倒吸,B错误;C.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烧瓶支管口略下方,冷却水应低进高出,C错误;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D。9.B【解析】A、硫酸镁溶液中:Mg2++2H2OMg(OH)2+2H+,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但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MgSO4,氯化镁溶液:MgCl2+2H2OMg(OH)2+2HCl,加热促进水解,HCl易挥发,加热促进HCl的挥发,更加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Mg(OH)2或MgO,解释合理,故A说法正确;B、根据电解原理,电解CuCl2溶液,阴极上发生Cu2++2e-=Cu,说明Cu2+得电子能力大于H+,电解NaCl溶液,阴极发生2H++2e-=H2↑,说明H+得电子能力强于Na+,得电子能力强弱是Cu2+>H+>Na+,因此解释合理,故B说法错误;C、浓硝酸能氧化NO,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即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解释合理,故C说法正确;D、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说明水中H+的浓度大于乙醇中c(H+),即羟基中氢的活性:CH3CH2OHCl2,故D正确;故选C。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或者是解答与之相关问题的能力等.命题方式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推断其ph值大小,或者是根据溶液的ph值大小来推断其酸碱性强弱,有时对给出的有关表达进行判断或评价,有时还要求进行误差分析,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特别是,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当然,也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1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c.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解析:选ba项,钾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错误。下列不能用于鉴别淀粉和纤维素的方法是() a.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 b.分别加稀硫酸煮沸,再加足量naoh溶液调至碱性,加银氨溶液加热观察有无银镜生成 c.分别加热水溶解,观察溶解性 d.放在嘴里咀嚼,有无甜味产生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检验(难度系数☆☆) 解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遇纤维素则无明显现象,a项能鉴别。

A,装置F中盛放水除去NO中的HNO3(g),根据题意用FeSO4溶液检验NO,装置I中盛放FeSO4溶液,A项正确;B,检验NO的反应为FeSO4+NO[Fe(NO)]SO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NO不能被完全吸收,NO难溶于水,装置J的气体中含有NO,B项错误;C,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倒吸,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停止通入NO,C项正确;D,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说明NO与Cu作用产生了黑色固体,说明NO与Cu发生了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NO的制备、NO的性质和NO的检验,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各装置的作用是解题的基础。15.D【解析】制备收集C2H4,没有控制温度的温度计, A错误;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硫酸吸收多余的NH3,易产生倒吸,C错误;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碱石灰吸收多余的氯气,D正确;正确答案选D。点睛: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反应制备乙烯气体,需要反应温度为170℃,也就是需要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高中化学喷泉实验。16.D【解析】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Q气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量筒Ⅱ中排水测氧气的量,进而计算过氧化钠的量,选项A、选项B都正确。

化学小实验化学小实验_化学喷泉实验加热视频_高中化学喷泉实验

测定气体的总体积是利用Q气球的膨胀将瓶中的空气挤入右边进行排水量气,所以必须关闭K1、K2,打开K3。选项C正确。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还要再打开K2,才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原因是不打开K2体系是密闭的,气球体积无法减小,选项D错误。17.D【解析】A、石蜡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化合物,高温下发生裂解和裂化,生成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所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生成物中的烯烃不一定为乙烯,A错误;B、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表面被氧化为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发生了化学反应,B错误;C、硝酸易挥发, 也能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HNO3+Na2SiO3=2NaNO3 +H2SiO3↓,所以出现的白色沉淀可能是CO2引起的,也可能是HNO3引起的,故无法说明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C错误;D、蔗糖变黑,说明蔗糖脱水生成碳单质,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生成了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碳氧化为CO2,本身还原为SO2等,D正确。正确答案为D。18.C【解析】A、要将CO和CO2分离,关闭b,打开a,混合气体进入左边广口瓶装置,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分离出被右边广口瓶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装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用来吸收CO2,此时广口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再关闭a,打开b,利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通过浓硫酸干燥得纯净的CO2,选项A正确;B、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好,选项B正确;C、蒸发浓缩结晶所用的仪器为蒸发皿,坩埚用于灼烧固体,选项C错误;D、利用分液将水层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选项D正确。

答案选C。19.C【解析】A. 图甲装置是电解池,铁钉作为电解池的阴极,相当于把铁钉保护起来,可以防止铁钉生锈,A正确;B.实验室制备乙烯,用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70℃,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到液体中,B正确;C. 加热氯化铵固体会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但是氯化氢和氨气相遇会反应又变回氯化铵固体,C错误;D.Mg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Ca(OH)2有析出,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正确;答案选C.20.D【解析】A.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A错误;B.常温下铝遇浓硫酸钝化而无法制取二氧化氮,B错误;C. 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熔点为101℃,170℃分解,熔化温度低于分解温度,试管口应向上倾斜,C错误;D.苯与溴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D正确。答案选D。21.D【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则图中氨气的收集方法不合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A错误;B.NO不溶于水,则不能演示NO的喷泉实验,B错误;C.Fe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不能失去电子,则不能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应Fe与电源正极相连,C错误;D.苯与溴水、高锰酸钾均不反应,则图中实验可验证苯中是否有独立的碳碳双键,D正确;答案选D。

固体2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液3,且需要无氧条件,溶液3中加入碱在无氧条件下生成白色沉淀2,白色沉淀2被空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则白色沉淀2是fe(oh)2,溶液3为fecl2,x仅含4种元素,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能溶于水,结合地壳的成分猜测固体1中成分为cao、feo,对应地,x应为cafe(co3)2,结合题中信息:10.80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固体1,经计算,确认x为cafe(co3)2,那么,溶液1是ca(oh)2,白色沉淀1是caco3,溶液2是ca(hco3)2,。固体2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液3,且需要无氧条件,溶液3中加入碱在无氧条件下生成白色沉淀2,白色沉淀2被空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则白色沉淀2是fe(oh)2,溶液3为fecl2,x仅含4种元素,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能溶于水,结合地壳的成分猜测固体1中成分为cao、feo,对应地,x应为cafe(co3)2,结合题中信息:10.80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固体1,经计算,确认x为cafe(co3)2,那么,溶液1是ca(oh)2,白色沉淀1是caco3,溶液2是ca(hco3)2,再结合题目分析解答.。溶解性口诀五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生成沉淀记心间氢硫酸盐和碱类碳酸磷酸硝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溶解性口诀六钾钠铵硝溶强溶弱不溶溶解性口诀七:碱溶钾钠钡钙钾钠铵硝全溶碳酸盐溶钾钠铵盐酸盐除银不溶硫酸盐除钡银不溶特例:1.高氯酸的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