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随于老师一起:教师备课与写教案是活起来的

2022-02-12 13: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备课是课前的准备,教案是老师课前的“备忘录”。然而,许多校长和教师经常将备课等同于编写教案。

开学啦,你是怎样备课的?

备课分为隐式备课和显式备课。如果说显性备课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思想,那么隐性备课就是方法和学生。因此,要想“活”课堂,做好备课是大前提。备课的知识也很棒。

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反正我不准备上课,或者准备不够,我都不敢进班。” 今天,就和余老师一起来看看他的《备课经典》吧。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开学啦,你是怎样备课的?

教案教学后记_教案后记怎么写_教案后记怎么写

备课包括学习教科书、收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编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环——记录你学习教材所学到的知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教案后记怎么写,以及收集到的关于教学的信息。教学,是一份“备忘录”——课前阅读,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观点二:隐式备课最重要

开学啦,你是怎样备课的?

我将备课分为两部分:隐式和显式。如果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学习教科书、查阅材料、收集信息、准备学生和思考教学规则都是隐性的。

教案后记怎么写_教案教学后记_教案后记怎么写

第一步:学习课本。当一个文本放在桌子上时,你首先做什么?先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边读边画出意义深远的生词、生词、句子。随着理解力的提高,一些写得很精彩的关键词,以及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都会很快掌握。如果你抓住它,标记它。

第二步:大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充满感情地读四五遍。这是学习课本和备课的重要环节。朗读是有生命的,跳出纸来,赋予作品生命。在准备课程时,我尝试阅读“现场”文本。比如,当我大声朗读《小稻苗的历险记》时,孩子们都翩翩起舞。大声朗读后,对课本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以上。老师的阅读水平越高,学生就越高,超越老师。一个师生朗读的课堂教案后记怎么写,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灵性、趣味的课堂。

准备“朗读”,一是多读,尽量揣摩课文的心情、想法和感受(包括文中人物的想法和感受)。二是听别人朗读,听录音。平时特别喜欢听电台的小说朗读和诗歌朗读,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艺术修养。

第三步:正确理解作者选词、造句、规划文章布局的意图。教材中的精选文章都非常出色,更不用说语言的准确和生动。作者对文字的推敲和锤炼的巧思,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和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排版方法,应把握好,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和应用。只有老师领悟深刻,学生才能领悟深刻,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表现得异常出色。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教案后记怎么写_教案后记怎么写_教案教学后记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习题的要求,有的先做。例如,我会背诵学生需要背诵的部分;我会尽我所能做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例如,在“水上飞机”这节课中,要求学生用“确切”造句。文字是这样写的:“小海鸥决心问这个问题。” 在这里,“确切”被称为“结果”,即看得清楚,看到结果。但在字典里,“它是什么”也应该用作“疑问”,“因为有疑问,然后再问”。例如:“这种冰箱省电吗?” 想通之后,我的心就亮了,我有了底线,于是我为每个不同的解释做了几句话,我得到了引导句。说。但我这句话的目的,绝对不是让学生抄袭备考,这样做会教孩子“死”。

此外,隐式备课还包括获取材料。当这本书用完时,我就不那么讨厌它了。讲授《海洋——21世纪的希望》,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海洋(如潮汐电站等)的资料,受益匪浅。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的课,很感动。当他问他什么时候准备课时,老师回答说:“我准备了一辈子。” 一个好老师应该随时随地备课。准备。

观点三:思考教学方法

教案后记怎么写_教案后记怎么写_教案教学后记

开学啦,你是怎样备课的?

在思考教学方法时,需要“准备学生”和“准备教学方法”。如前所述,课文一旦学好,教学方法往往也会随之而来。就算老师在教前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只要阅读好,文章的美感和品味都会来,课堂上可以充满韵味和声音。有人问台湾教授怎么教中文,教授说:“跟我一起读。” 这真的是重点。

观点4:必须写教案

开学啦,你是怎样备课的?

教案教学后记_教案后记怎么写_教案后记怎么写

隐身并不是真正的隐身,它是指在编写教案之前的准备工作。当然,这包括无形的思考。但我认为备课最重要的部分是明确的备课。

所谓明确的教案,就是写教案。教案必须写出来,但不要拘泥于形式。我记下的所有东西都很重要,以防我忘记它们。这相当于一个“作战计划”。

我要记住教学目标、过程、关键词的加工和体会,以及老师要说的重点。一个制作;重要的参考文献也被记录下来。我以前写得比较整齐,以便校长的检查能受到好评。现在写的比较随意,底线是一定能看懂。有些课本经过仔细考虑,所以我只写了一个大概的教学过程。对于已经教过几次的课文,我只写新的经验和处理它们的新方法。

总之,备课要立足于自身实际,从教学的方便性出发。

写到这里,备课的话题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我不想写完,就写了一篇《教学后记》(也就是写所谓的“反思”),说了几句:“写教学反思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总结。自己的备课和实施。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未必会成为优秀的老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感悟的人,一定会成为有思想的老师,甚至可能写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