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那要怎么写好教案?(二)(2)
五、情感升华,珍惜“朋友”的情谊
1、根据这个感人的故事,后人写了一首同样感人的歌曲,叫《山流水》,你想听吗?(播放《山流水》) 伴随着这感人的《山流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2、千百年来,“山川流水”已成为“朋友”的代名词。此时此刻,你是否对灵魂伴侣有了更深的了解?(秀)soulmate是soulmate还是soulmate(可以用自己积累的诗词名言来吟诵soulmate、朋友、深交、名友,向soulmate表达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数量)
3、总结:有道是“最难找的老朋友”。有一天遇到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
五年级成语故事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畅地阅读文本。
2、学习9个生词,绿线4个生词只能读或写。理解由新字符组成的单词。
3、 解释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 借助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学生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会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解释成语故事中的精辟句子,揭示其隐喻意义。
2、加强阅读和复述的训练。
3、理解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投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小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第一时间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新单词和词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新课程并揭示主题
同学们,我们脑子里已经记住了很多成语。你能告诉我们几个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读几个成语故事。
(黑板:6、三个成语故事)
谁来告诉你什么样的词叫做成语?(简明扼要的陈词滥调或人们长期使用的短句,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片”说话时)
二、初读指南
1、 安排课堂预览。
过渡:文中讲述了哪三个成语故事?请阅读正文。
(1)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词。
(2)拼出词汇表中的新字,想办法记住字的读音和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准语发音,朗读句子,通读课文。
(4) 把文中没看懂的词画出来,准备提问。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参观指导。
3、查看自学情况。
(l) 显示新单词。
楚国,穿衣,表演,脸颊,薪水,满满的数字,南郭先生
(2)请告诉我哪些词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楚”和“戳”是舌音;“左”、“鳃”为平舌音;“澜”、“禄”为副音;“竽”为二声,不能发三声。
(3) 启发学生提问:课文中哪些单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单词的意思。
夸:说大话。
穿孔:穿孔。(实物演示)
脸颊:脸颊。(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脸颊,然后鼓起脸颊)
薪金: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
(4) 按名字读文,注意语气正确。
三、指导写作
“楚”的上下结构,上有“林”,下有“”。
写“戳”的时候注意左宽右窄。四笔一、都是“横折”,不是“横折勾”。
“过度使用”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周”的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费”左窄右宽。注意与右边“邹”的对比。
“禄”左边为“字旁”,右下不能写“水”。
四、 布置作业
1、 用笔描红写字。
2、 复制词汇和词汇(字书)。
二等舱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理解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成语故事中精辟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隐喻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
1、填写字符组成单词。
自报()盾拉龙穴()()()填满嘴()舌头
二、《矛盾》精读
1、 自由地轻声阅读文本,思考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写到古时候,有一个人卖盾牌和枪。他先夸盾好,但没有什么可以刺穿的;夸矛好,可以刺穿一切。别人问他:刺破你的盾牌怎么样?你的枪?那人是哑巴。无语)
2、 请学生用“吹嘘”的语气朗读。要求的语气很夸张,大吼大叫、自吹自擂、当众吹嘘的语气要读得活灵活现。
3、结合插图,通过替换单词和句子来理解和感受“张开嘴巴和舌头”。把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我答不上来了。” 请学生填空。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比如“楚国人满头大汗,看着自己的枪和盾,傻眼了,最后也答不上来。”字。他们会把“目瞪口呆”、“惊慌失措”、“哑巴”、“沉重”等词放到原句中去理解!就这样,楚人的尴尬一幕被充分的表现出来了!“矛盾”的寓意也浮出水面!
4、联系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你是否和这个人犯了同样的错误,你身边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看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
三、《超载》精读
1、请查字典,找出“忙”、“竽”、“充电”、“号码”这4个字是什么意思?
(“虐”是别无选择,“竽”是古代乐器,“假”是装,“数”是数字)
2、 点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玩竽,为什么他得到的和别人一样的戴路?
明白一句话:“战国时期,齐宣王爱听极馍,常请人吹之。”
显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期故事怎么写教案,齐宣王喜欢听馍馍,求许多人送给他。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馍馍,常请人送。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馍馍,时常请人送。
①比较这三个句子的意思。谁能说“永远”两个字?
②大声朗读这句话:“他一打球就鼓起脸颊,压着眼睛假装吹,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戴路。”
③我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读南郭先生矫揉造作的语气)
3、他为什么不能事后假装?
展示这句话:“但他不想让很多人一起吹,而是一个人一个人吹。”
用“不要……但是……”来按名字造一个句子。
4、朗读课文,说说你在生活中是否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看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
四、 精读《画龙点睛》
1、 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为什么张僧友画的龙没有“完蛋”?
(2)为什么龙后来又画了眼睛?
(3)“点睛”效果如何?
2、 逐个问题讨论并指导阅读。
(l) 龙在眼睛前看起来像什么?(牙齿舞爪,形象栩栩如生,但缺乏魅力)那人们怎么看?(人们觉得奇怪和可惜)
(2)为什么张僧友不给龙画龙点睛?(画眼睛,龙会飞走)后来为什么把眼睛画在龙身上?(应游客反复要求)
(3)“打点”的结果是什么?(打点后天气骤变,龙飞走了)此刻的人是什么态度?(请见谅)
(4)读这个故事,你应该读什么语气?(读人的语气从陌生到疑惑最后惊叹)
3、激发想象力,理解意义。
游客们看到眼睛飞天的龙会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分类作业:
(一)基本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
2、在一个句子中使用“总是”和“不要……但是……”。
(二)挑战
1、故事情节生动,人物丰富。提示:可以补充以下几点:
(1)南郭老师是怎么进入吹瓶队的?
(2)第一次拿到工资后,你做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3)当齐明王要求一个人玩的时候,他是怎么着急然后偷偷逃跑的?
2、创造故事并挑战自我。暗示:
(1) 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就完了。
(2) 把人物刻画得细致具体。
(3)标题如:《南郭先生的“失业”》、《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五年级成语故事教案5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感性地阅读文章。
2.学习生词,绿线中的生词只能认不能写。理解由新字符组成的单词。
3、 对文字内容的初步认知。4、 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沉重而艰难
1、 阐明成语故事中精辟的句子,揭示其隐喻意义。
2、强大的阅读和复述训练。
3、理解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 引导学生:自读与自我理解,合作探索,结合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流程设计一、 介绍新课,揭示话题。同学们,我们脑子里已经有很多成语了,能不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换答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几个成语故事。(黑板:8、成语故事)谁来告诉你,什么样的词叫成语?(人们长期使用的简明扼要的陈词滥调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二、初读指南。
1、 文中讲述了哪三个成语故事?请一起阅读课文。(小黑板显示初读要求)
(1)轻读课文故事怎么写教案,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生词。
(2)拼出词汇表中的新字,尽量记住字的音形。
(3)注意读准字音,流畅地读句子,通读课文。
(4) 把文中看不懂的词画出来,准备提问。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参观指导。
3、查看自学情况。
(1) 显示生词。楚国刺脸颊帮的薪水表现补了南郭先生的号
(2)请告诉我哪些词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楚”和“戳”是舌音;“左”和“吉尔”是平舌音;” “谗”、“禄”为副音;“竽”为二声,不能发三声。
(3) 启发学生提问:课文中哪些单词不明白?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理解单词的意思。吹嘘:说大话。穿刺:刺穿。(用实物)cheek:脸颊。(让学生指着脸颊,然后鼓起脸颊)salary:封建时代官员的工资。(4)按姓名看正文,注意正确的语气.
三、指导写作。
丰富: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卢:左边是“字旁”,同时提醒右下不是“水”。
四、《矛盾》精读
1. 轻柔自如地阅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写到古代有一个人卖盾牌和枪。他先夸说盾好,什么都刺不破;枪好,什么都能刺。别人问他:刺盾怎么样?用你的枪?那人是哑巴。无语)
2. 讨论:“自夸”是什么意思?(大话)文中谁大话?他在说什么大话?学生点名并大声朗读,发表评论。
3.“张开嘴巴和舌头”是什么意思?(张嘴不能说话)为什么张嘴不能说话?4. 你能说“矛盾”吗?联系现实,告诉我你是否和这个人犯过同样的错误。你身边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吗?看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
课堂实践设计
1、妙红新角色。
2、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教学后修改
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写几个你知道的成语故事名称。
【五年级成语故事教案】相关文章:
1.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文明礼仪五年级教学计划
3.五年级文明礼仪教学计划
4.五年级中文公开课教学计划
5.五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6.五年级文明礼仪班会议教学计划
7.五年级第三单元中文教学计划
8.五年级数学6单元教学计划
俺们那厂子就垮掉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