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严文法在思维型教学主题培训中的分享)
真正决定课程设置的并不是书中所写的各种概念和规定,而是每天与学生互动的老师。尽管专家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精心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一旦到了学校,一切都由老师一个人决定。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的个性化理解和呈现,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要素。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就像火车头,能使课堂教学走上正轨。那么,在思维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目标,如何避免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误区?
本文整理自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闫文发在思维型教学课题培养中的分享。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全称是教学系统设计。一个系统的教学设计包含多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需要教师系统地考虑。教学设计需要理论基础指导,包括三个理论支撑: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教学设计也需要方法论基础,通过系统科学理论优化所包含的要素。
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即我们期望学生达到的结果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教学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教学任务是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没有教学目标。老师在写下学科名称、课型、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后,立即进入教学流程设计,导致目标缺失。
2、Target 的设计过于笼统和模糊。一是课时教学目标设定过大,与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混淆;二是普遍适用,没有可操作性和方向性。
3、目标不完整。教师不会忘记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也会以设计为重点,但往往不写或不想写程序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导致教学目标片面。
4、目标与教学现实脱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时,教学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与预设目标不一致,属于虚拟目标。
很多老师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写到:如何让学生,培养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如何帮助学生……其实这个表述不规范,就说明演员都变成了老师教学目标是学生达到的期望,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教学目标四要素(ABCD)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行为条件(C)+行为主体(A)+行为动词(B)+表现水平(D)。哪里:
A——Audience:“学生可以……”而不是“让学生……”或“教学生……”;
B——Behavior:一个明确的行为动词;
C——Conditions or conditions(条件):条件或背景;
D——Degree:表现的程度。
思维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要求包括五个主要方面:突出核心素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防止目标碎片化、关注整体和阶段性目标实现、无法将目标设计形式化。 :
1、杰出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研究为贯穿各学科的顶层设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实现。因此,核心素养需要体现在各个学科中。
虽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出台,但教师要自觉地了解学生在本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应反映主体能够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要素质。
(1)语文: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2)英语:语言能力;思维素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
(3)Mathematics: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模型构建;计算能力;直觉想象;数据分析。
2、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认知发展水平包括知识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设计的目标符合学生的水平,基于我们的学术条件,基于最近开发区的目标。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就是达到学生水平的目标。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非要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都归结为一个原则,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所知道的。明确这一点后,再做相应的教学。”
有一个德国寓言:在一口不深的井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他们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青蛙除了坐在井里看天,还经常跳井外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鱼很羡慕,就请青蛙说说井外的新鲜事。
青蛙在外面游荡回来了。它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鲜有趣的东西。比如一头牛。它的身体很大,头上有两个弯曲的角。它吃青草。以黑白斑块为生。他的身体,肚皮下长出了四条粗腿……”小鱼听了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脑海中浮现出“鱼和牛”的画面。
其实,鱼听了青蛙的话后,鸟的形象和人的形象是在自己的基础上建构的,这也说明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水平。是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同一个班级有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大不相同。
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但学生赋予它个性化的心理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教师将知识输出给学生后,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处理会有差异,学习的结果自然也会不同。
教学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为基础,但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在学生学习知识和概念之前,他们的大脑不是白板,让老师涂鸦,而是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构建知识。学生所依据的经验和知识可能是错误的(这种知识被称为神话概念或异类思维)。教师教学的任务还需要实现学生心目中不科学的错误知识的转化,即经历一个观念的转变,或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
3、防止目标碎片化
教师设计知识和技能点,但他们通常不写程序目标和体验目标。
有人发现蝴蝶在裂开的茧里痛苦地挣扎着。他实在受不了了,就拿剪刀剪了茧,帮蝴蝶破茧。然而,这只蝴蝶却因为臃肿的身体和干燥的翅膀根本飞不起来,很快就死了。
蝴蝶必须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翅膀变强,然后才能破茧而出,才能飞翔。省略了这个过程,看似减轻了痛苦,结果却适得其反。
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学习静态的、结果性的知识,而应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怎样的
生成。
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探索获得的知识非常扎实,因为不是老师强加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产生的,所以过程很重要。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体现这种程序性目标。
4、关注整体和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整体化,实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整体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要关注主题和单元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要分阶段进行。教师应根据阶段特点确定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师也需要知道如何及时调整目标,因为目标是预设好的,需要根据教学实施进行调整。
例如,在小学的每个阶段,学生提问的能力是不同的。
能够提出低年级(1-2年级)感兴趣的问题;
中期(3-4年级),可以提出可以探索的科学问题;
在高级水平(5-6 年级),能够在学科领域提出具有科学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因此,即使在一所学校,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教案教学目标怎么写,我们对一定的素养水平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年级。年级学生的能力或识字水平如何?
每门学科核心素养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在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时,不应有固执己见的想法,而应充分考虑学校阶段的特点,分层次进行。绩效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了进阶学习的理念。
5、Target 设计无法形式化
教学反思中提到的一位老师:有一次我讲碳酸钠的时候,知识、技能、过程、方法都掌握得很好,但下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发现忘了讲这方面的思想教育。
所以我问当时的学生,我说:“我教育你了吗?”
学生说:“没有。”
我说:“那我们来进行思想教育。打开书看看侯德邦在改变纯碱生产方式方面对国家的贡献。”然后这节课就结束了。
不难看出,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非常生硬,是典型的标签式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避免将教学目标的制定形式化。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目标。不要直截了当地复制目标的维度,防止教学目标的肤浅和肤浅的设定。正式化。
教案网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