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格 北京医院2013—2014年门诊药房中成药退药情况分析(2)

2018-01-10 12: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退药总人次、金额和涉及品种

2013-2014年中成药退药共343人次,金额为118915.89元,涉及143种中成药。退药人次最多的药物为亮菌口服液,共退药19人次,占总人次的5.54%;退药金额最多的药物也为亮菌口服液,共8286.90元,占总金额的6.97%。退药品种以金额及人次排序前10位见表1。

2.2 退药原因

患者退药原因大致可以分为7种。其中由于患者原因而导致退药的有3种,包括患者拒服(如担心不良反应、认为不对症、疗效不佳、厂家不符、经济原因等)、医保拒报(如超量、收据错误、非定点医院等)和家中有药;由于医生原因而导致退药的有2种,包括医生开错(如笔误、药不对症)和有禁忌症(如宗教信仰、对某成分过敏、糖尿病、肾功不全、不能服用胶囊等);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退药的有2种,包括不良反应(如过敏、腹泻、胃部不适、呕吐、发热等)和病情变化(如死亡、住院、手术、更改治疗方案等)。上述原因中,患者拒服所致退药人次和金额均最多,分别为92人次(26.82%)、31 251.19元(26.28%);不良反应退药也占很大比例,分别为67人次(19.53%)、24 378.03元(20.50%)。详见表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格_药品不良反应填写范例_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模板

3 分析与讨论

3.1 患者拒服

由表2可以看出,患者拒服是造成退药最多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使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阅读说明书后主观认为适应症不对或不良反应严重,担心影响身体健康而不敢服用;②医患缺乏沟通,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降低,依从性差,服用药品感觉好转或疗效不明显而拒绝服用;③认为药开多了,或因经济原因,或因药品生产厂家不符合自己要求而要求退药。

3.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在文献报道中为退药主要原因之一[1-2]。在本院中成药退药原因中同样占有较大比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腹泻、胃部不适、呕吐和发热。很多患者甚至一部分医生认为,与西药相比,中药药性缓和,尤其部分药食同源的药物,不良反应很小。实际上,中药的成分相对复杂,不良反应差别也较大,有些药物毒性较大,故须慎重。有些中药虽毒性轻微,但若使用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也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故使用还应遵循“中病即止”原则。

近年来,本院退药制度逐步完善,规定药品除质量问题和不良反应外一律不予退药。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个别患者为了退药而声称有不良反应,而医生为避免医患矛盾也只好给予退药。这也是导致退药比例较高的一个原因。

3.3 医保拒报

医保拒报是造成退药的另一重要原因。用药超量的问题在本院长期存在,一种情况是医生开大处方,药量超过医保规定;另一种情况是多个科室重复开药,患者遭医保拒报后退药。原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卫医发第53号)明确规定,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 d用量;门诊处方不得超过7 d用量;行动不便者可开2周量;离退休人员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可开1个月用量。为此,医生应严格按照规定用药;另外,药师在收方、发药过程中应严格把关,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增强责任心,尽到告知义务,则可减少因收据错误和非定点医院问题而造成的退药。

3.4 医生开错

因医生原因而造成患者退药,主要有2种情况:①不对症。如诊断为骨质疏松,处方用药是祖师麻片,药物功能主治与诊断不符,造成患者退药。②本院使用电子处方,医生在患者较多时录入错误。如患者选择剂型时要片剂,医生却开成了胶囊;患者要同仁牛黄清心丸,医生则开成了局方牛黄清心丸;另有因药名相似而开错处方,造成患者退药。

3.5 有禁忌症

患者因有禁忌症不能服用药品而要求退药,主要因医生在处方前未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如糖尿病不能服用含糖口服液或颗粒剂,孕妇禁忌,或对中成药中某一组分过敏,及个人原因不能服用胶囊等。因此,医师在用药前应尽量明确诊断,并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及药物不良反应史等,避免不合理药物使用;同时,医生应尽量避免跨科开药,药师发药时对有禁忌症的药物应尽告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