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特点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18年01月05日-418)(8)
23:答案C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前后两分句存在着反义对应关系。所填词与“让人摸不着边际”应为反义关系。醍醐灌顶: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由此可知。“醍醐灌顶”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C。
24:答案D
解析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面无血色: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文中讲“蚀骨的冷”,接着又讲“这种冷与温度无关”,“不寒而粟”表达的意思与之一致,其余选项 虽然也表达了恐惧之意,但都不能表达出“蚀骨的冷”的那种感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5:答案B
解析 本文段的主旨句是第一句,第一句的重心在“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文段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旨进行论述的。
26:答案D
解析 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彷徨:徘徊,走来走去,不知往哪走好。犹疑:迟疑不决。奔跑:快速地跑。游走:本指医学名词,指某一脏器或病痛位置不固定。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往频繁。这道题应选D。A项踟躇较突出“犹豫”的色彩,D项徘徊可以是无意识地走动,不一定有犹豫,更适合题意;“穿梭”比“游走”更适合,“游走”有“不安分、不安稳”的语意。
27:答案A
解析 文段说的是虽然人的天赋、知识、智慧、能力等等有差异,但是只要努力,找准定位都会发出光芒,无论这光芒是像太阳那样金光闪闪,还是像月亮一样柔和皎洁。“坚持”和“勤奋”不是文段重点.排除 C、D。A项说的是每个人都有价值,B项说的是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被埋没。A项与每个人都会发出光芒意思相近,故本题答案为A。
28:答案C
解析 解析:这段文字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引出“审美”这一话题,并具体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除了直觉的审美外,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与此一致的是C项。A项,审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种态度中的一种,文段着重讲的是审美的两种情形,用什么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B项,文段只说看待事物有三种态度,并没有就三种态度的层级进行比较,属主观臆测。D项“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文中没有论述,属过度引申。
29:答案D
解析 “牟取暴利”为固定搭配,排除A、B。再看第三空,与“任意”相比,“肆意”更能与表现出“侵夺他人权益的缺德行为”相搭配,更契合句意。因此本题选D。
30:答案A
解析 根据“习惯以德报怨”可知,中国人对自己遭灾的同类不会缺乏同情怜悯,故排除C项。第一个空应填入与“以德报怨”意思相近的词语,“大智若愚”不符合语意,可排除D项。B项“温柔敦厚”更多的是指性格,与“美德”关系不大,第一空应选“厚德载物”,表现中国人重视品德的特征,与后文相呼应,故本题选A。
31:答案C
解析 文段通过与儒家的“道”对比,阐释了老庄之“道”的特征。基于此种特征,老庄学说更能从精神上满足人们对于生命的具有宗教意味的渴望,因而在魏晋时期蓬勃兴起。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魏晋时期 老庄学说兴起的原因,即C项。
32:答案C
解析 本文中提到的迫切问题是以何种方式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这所谓的“中国人中之有效性”即“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后面提出要对西方的理论去芜存菁、发展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和理论体系”,所以C项符合文意;文中没有表达A项的意思;B项只是文中的一段,不完全;D项中“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并不代表“去芜存菁”和“发展、创造”。故选C。
33:答案B
解析 由“甚至”可知,第一空应填入表示不认可但程度比“否定”一词轻的词语。“反思”并不具有不认可的意思。排除C;“猜疑”指猜测怀疑,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不需要猜测,排除D。第三空中,用“两个100年”历史背景去验证“30年”的事实,“考察”的客观性更符合句意。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