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概述——继续教育《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和微格训练》学习材料(一)
微格教学概述
——继续教育《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跟微格训练》学习材料
(一)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是由中文Micro teaching 直译而来的。依据Micro的多种译法,这个概念还能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而按照其特殊的技术方法,有人将其意译为“录像反馈教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微格教学”这一提法。那么,何谓微格教学呢?其创建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DwightAllen)教授给微格教学下了这种一个定义:“一个有控制的实习平台,它让师范生有也许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我国专家结合中国的微格教学开展情况,将其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平台。它让师范生和学生有也许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跟科技基础上,系统训练课堂技能的方式。”仅依靠以上两种权威的表述微格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技能要素怎么写,我们针对哪个是“微格教学”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为了最明白地掌握其实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其形成时的初始状况。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中国朝野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震动,由此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人痛定思痛,认为要颠覆科技“落后”的窘境必须借助教育,而应发展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于是,美国学校的教育大学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对师范生的辅导方式。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跟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传统上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像正式在岗教师一样到教学上讲课,由指导教授授课并强调评价看法,以此帮助师范生不断改善教学、提升素质。然而,即使是一下课指导教授就立刻向实习的师范生提出反馈指导意见,这样的反馈还是提前了,师范生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而无论是成为当事者的师范生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指导同学,不管怎样努力,都能够仅凭记忆跟笔记再现师范生上课的全部细节。另一方面,他们既从运动员的摄像培训方法中受到启示:“教学研究的全盘宏观方法未受到失败,教育家应采取科学家剖析微分子的方式来成为理解复杂现象的方式。”于是,爱伦教授跟他的同事们经反复实验,提出了师范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并用摄像机记录教学过程,以便集中地练习学生素质又可更全面地体现其教学情况的实习方式。1963年,爱伦及其它学者起初用这些方式向师范生传授教学技能。“微格教学”这种练习方式就这样产生了。
通过考察其权威解释及造成的状况推测,所谓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出细分,并通过现代化的视听科技设施,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练习,帮助在校师范生和在职学生掌握有关的课堂技能,提高人们的教育教学素质的一种训练方式。微格教学这种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方式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因而它在斯坦福大学产生后,在中国各国逐渐受到推广使用;20世纪60年代传入英、德等日本国家,20世纪70年代又传入台湾、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日本内地、印度、泰国并且欧洲的一些国家。微格教学在最短的时间内便步入了世界,实践证明微格教学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2.微格教学的特点
跟传统的课堂实习相比,微格教学有几个重要的特征:
(1)技能的单一性。传统的培养师范生教学素质的试教及实习上课都是按常规整节课来进行的,涉及的自然是多种技能。微格教学则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有限的若干项技能,每次教学只重点训练其中的一项技能,此项技能过关才接着训练另一项。这样集中地逐项训练微格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技能要素怎么写,使学生相对易于也非常认真地把握各种教学技能,为最后产生现实的教学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反馈的直观性。传统的试教、实习上课是靠听课者来反馈意见的,虽然听课者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听课意见反馈给授课者,但是向授课者反馈上课过程原本是间接的,也是较为抽象的。在微格教学中,由于对课堂过程录像作全程回放,授课者可以直接观察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所受到的反馈是直观的,也是全面的,任何细节都不会遗漏(除非中途机器发生故障)。这样的反馈对于授课者来说自然具体可感,印象深刻,使授课者对自己存在的弊端又有感性认识,也有感性认识,改进出来针对性就强,效果也显著。
(3)角色的多元性。传统的师徒传带式的“上课-评课”过程中,师范生是在模仿及思考中领悟一些教学技能的利用,在专门的理论学习中和临时的课后评议中接受一些教学方法技巧的指导,总的是在以学生的身份扮演着老师的角色。而在微格教学中,师范生除了再次扮演传统的“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以外,还在观看及评判自己的教学录像时以“旁观者”、“第三者”的身份介入。并且,他这种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逆转的。针对某一技能训练的微格教学不过关,就需要重来,甚至同一个教学锻炼内容,不够满意者也可以重来,这时“旁观者”又再次作为“执教者”、“当事人”。这种多元的角色转化,为受训者提供了多重感受,其收获自然也有多方面的。
(4)目的的训练性。微格教学是用以训练课堂技能的,这一点似乎是不言自明的,然而他们有时还是将其与其它方式的教学混为一谈。我们应非常将微格教学与“实习教学”(即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实习”)区分开来。如果说在岗教师的课堂教学纯粹出于实用目的(完成有关教学任务),教育实习中师范生的“实习教学”是又有实用目的——必须完成实际的教学任务,又有练习目的——师范生要借助真实的课堂活动来练习自己的课堂技能,那么,微格教学就是纯粹出于锻炼目的,它不讲求实际的教学功效。
(5)操作的简练性。职业的课堂教学及实习的课堂教学时间长(40分钟),学生人数通常有几十号,教学过程真实而复杂。为教育实习作打算的试教也是按正规的课堂教学要求去做,并力求逼真模仿正规课堂教学,而微格教学则大大简化了特色课堂教学的程序。微格教学的经典体系是成为微格教学起源地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模式,该体系一次教学就练习一种技能,教学时间为5分钟,小组成员4~5名,“学生”由成员扮演,反馈评价采用“2+2”方式,即小组组员听完课期间每人要对上课者提出2条表扬性看法及2条改进性意见,指导老师总评时也采取同样方法。由此可见,微格教学的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可操作性很强。
3.微格教学的价值
从以上对微格教学特点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带有很多特点,而从实践心得和实际效果上观察,也能看出微格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1)训练技能。微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练习师范生或新校长的课堂技能。实践表明,这种目标单一、针对性强的技能训练方式效果显著,其训练价值不容置疑。
(2)促进教研。微格教学除了用以训练课堂新手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可以帮助专家型教师开展课堂研究。借助录像反馈,可以将这些教学问题加剧出来,研究者可以反复研讨教学情境借以作深入探究,这和当时凭笼统、模糊的印象开展教学研究的方式相比,有其非常的便利性与准确性。“微格教学放弃了以思辨性、经验性和个体性为特点的特色研究方式,将以客观性、系统性、具体性为特点的科学方法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技能的探究开发跟训练实践中。微格教学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探究方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并推动了对复杂教学活动变量的控制跟训练过程的平台控制,使基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超过了能操作的水准。”李颖主编:《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13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可见,微格教学虽然为教研提供了一个平台,还提供了一种方法。
(二)微格教学实施步骤
1.理论组织准备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教学锻炼活动自然也需要有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这样的活动才是理性的跟有效的。微格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活动,自有其特殊的理论基础。学习跟掌握其理论,对成功地实践微格教学非常重要。有关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通常以学校甚至年级为单位,由学生专门讲授,还能在推进微格教学的小结评价环节中附带进一步的讲解。微格教学另一项重要的打算工作是分好教学小组,每小组以5人左右为宜。为便于组织管理,每小组要选出一名队长,具体的教学实践应以小组为单位来加强。
2.技能分析示范
微格教学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若干单一的技能并逐个培训,每次培训一项。在即将实践之前,首先应确认训练的技能,进而探讨这项技能的涵义、功能、构成要素、主要类别、应用技巧及评判指标等。示范就是展示包括所要练习技能的实例,让受训者不仅从理论上了解到某项技能的有关特点,而且可以从详细案例中看其是怎样利用的。案例能放教学录像展现,也能由老师现场演示,还可以是使受训者阅读文字案例,切忌只有空洞的讲析而缺少详细案例的展现。
3.微格教学设计
微格教学与普通课堂教学的设计一样,要确立教学目的,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不同之处在于微格教学除了有对于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外,还有一个针对受训者本人的“教学目标”(即“培训目的”),两个目标应该同时推动。另外,微格教学在教案设计上也与普通教案有巨大的不同。微格教学要对老师的讲课行为及教师的学习行为作详细的想像描述,还要特别将学生授课行为中所涵盖的技能要素分别标注出来。一份优秀的微格教学教案可以使其使用者明了要练习什么技能,并知道为练习此技能具体应做哪些。
4.角色扮演实录
设计好教学方案后,接下来无疑就是要实施教学方案,也就是教师凭借教案向师生施教。由于微格教学只是片断的课堂,且其目的单纯出于锻炼,所以它不在正规的学校中进行,“老师”及“学生”都是由接受微格教学训练的一组师范生来扮演的。为了展现尽可能逼真的教学环境,每位成员都需要有极力的角色观念,“忘我”地投入到整个教学情境之中。另外,为了更好地提供反馈,教学过程规定作忠实记录,除了摄像机全程录像外,每位听课者也应在第一时间内仔细作记录,不仅记教学内容,还要记执教者的行为体现。
5.回放观摩录像
教学结束后,可稍事休息,紧接着就回放整节微格课的录像,全组组员包括执教者本人一起观摩教学录像。执教者通过研讨从执教时的“内观”感受到此时的“局外旁观”,力求对自己的教学表现有个立体的了解,尤其应留意观察自己的实际体现与自己以前的想法有出入之处。而听课者的二度观摩也绝非多余,首先能加深印象,经再现一些被忽视的细节也许再度引起注意;而摄像角度与自己观察视角的不同(学员也会被摄入录像中),所提供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
6.评议反馈教学
通过观摩录像,每个人都对本节微格教学有更多的了解,接下来大家便交流相互的技巧,对此次教学活动强调反馈意见。一般由上课者本人先讲自己的课堂设计基本模式或者观看录像后看到的得失,然后由组员参照“2+2”的方法帮上课者提出赞成性意见及改进性意见,最后由指导教授发表意见。如果你们觉得没有达到锻炼目标,此项技能已经过关,则需重新设计、实施一轮微格教学,直至过关为止。
7.反思总结经验
一项技能训练结束以后,执教者要进行思考,总结出心得教训,其中更基本的方法是写教后记,在教后记中除了自我总结得失,还要将指导老师及练习伙伴的反馈意见归纳出来。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小结,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问题,强化技能,增长智慧。
(三)微格课堂教学技能分类
微格教学虽然就是针对单一教学技能训练的片断教学,为摆脱传统以常规教学锻炼教学素质的笼统性及低效性,设法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割出一项项教学技能,以对他们进行逐条训练,逐一保证过关。显然,微格教学的一个“技术前提”就是将教学行为分解为各项教学技能。
1.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
在心理学上,技能是指成功完成某些任务的一个行为活动形式或心智活动模式。技能分为动作技能跟心智技能,两者都是通过训练取得的,在许多实际活动中他们常会结合上去,动作技能通常必须心智技能来调节与控制。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活动形式及心智活动模式。课堂教学技能有如下一些特征:
(1)课堂教学技能是与完成某项课堂教学任务相联系的,离开课堂教学活动就能够谈论课堂教学技能。
(2)课堂教学技能是一种行为模式,是可以体现出来的,因而也有能被观察记录到的。
(3)课堂教学技能无论是行为技能还是心智技能以及它们的结合,均可经由科学的锻炼而获取提升。
这样比较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