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归纳:17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包含教材分析二次备课与思考_二年级语文_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主题:家乡 课标和课本分析: 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 、 《望庐山瀑布》2 首诗词和《黄山奇 石》 《日月潭》 《葡萄沟》3 篇短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广阔和魅力,激发 学生赞美家乡的情感跟认识家乡的盼望。 “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心得,了解词句的含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 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字词的含义”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高。本单元在《黄山奇石》 《葡 萄沟》中以“陡峭” “五光十色”为例子,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并在数学园地“字词句运用” 第二题中加以运用。 “学习课本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叙事的文章为主, 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教科书在《黄山奇石》 《葡萄沟》等短文中安排了仿写的训练,在《古 诗二首》 《日月潭》等短文中安排了词义的拓展积累,在多篇短文后安排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 习。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通过作文让教师感受写留言条是来自现实生活交流 的应该。通过例文旁的提醒,让学生知道留言条的格式。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 57 个生字(其中必须掌握 3 个多音字) ,会写 38 个生字,会写 37 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含义。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场景,初步展现大自然的奇特、壮丽。 4、能恰当、流利地朗读短文,理解课本内容,背诵古文和指定的课本段落。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6、积累词语,并无法利用。 7、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心得,了解词句的含义。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 课文每篇 2 课时,语文园地 2 课时。 第 8 课 古诗二首 课标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古代作家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前两行写景,营造了风景幽美、气势 雄浑的意韵;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 人生感悟。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黄山时写下的景色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 态美,运用排比、夸张等词句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浑与魅力。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 静,有景有诗,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歌颂之情,充分展现了画家浪漫的情结。 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于古诗还是非常喜爱的,而且有的朋友可能已经背过这两首诗了,所以教学时重点 是使孩子们理解诗人所展现的诗意和从中告诉他们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10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诗歌,背诵古文。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展现的场景,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特、壮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想象场景,背诵古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展现的诗意和诗中告诉他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听视频资料 评价设计: 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10 个字。 2、有情感地诵读诗歌二次备课怎么写,背诵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展现的场景,初步感受大自然的 神奇、壮丽。 (针对目标 2、3 的评价)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了解小朋们友们非常偏爱画画,上课前教师找到了这种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可按照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二备: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大作家,名叫王之涣。一天晚上王之涣来到黄河对岸,他看见 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窗外,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 感到,这里的风景很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见的景色,他想知道远处的景色又是什 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
小朋友,你可想个办法使画家王之涣看到窗外的景色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 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 教师再次讲解: 这座楼它叫鹳雀楼。 板书 “颧雀楼” 。 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 ,怎么读?你如何记 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原则。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了解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尽力让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 楼的名字如何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只是登上这座楼就能看见旁边的风景吗?那我站 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 :登至更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见旁边的景色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二备: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很远就要站 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 《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画画的特质,教师以画的方式展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 “鹳雀楼、高山、夕 阳、诗人、黄河” ,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诗歌包括的道理:站得高,看 得远。
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二次备课怎么写,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文。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它们在一年级就早已背过。 ) 请会背的朋友一起背。 3、哪位小同学可上来教一教你们?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教师平仄读古文。 6、学生齐读(背诵古文) 过渡:刚才老师发现这些小朋友已经可背诵这首诗歌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 段优美的曲子,边唱边想诗展现的场景。 (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钢琴曲中,随老师的提醒 进行想象场景。 )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今天见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自主交流。 ) 2、 (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见了哪个?“白日”是哪个意思?“依”又是哪个意思?换 个句子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 (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见了这么美景,他想起了哪些?(生齐读后两句) “欲”是哪个 意思?“千里
“不喜欢”“我记得你以前不是喜欢易烊千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