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悟:怎样写教学反思、案例探讨跟教育叙事
怎样写教学反思、案例探讨跟教育叙事
一位学者以前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必定成为名师,如果反思则有也许作为名师。”可见教案分析怎么写,“课后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学生改进教学思路,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准的好方法。反思自己的课堂行为,能使教师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顺利与不足,完善教学艺术。教学反思是一个从看到问题到缓解问题的过程。它被广泛地视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更是学生成长跟老师发展的动力。
一、教学反思的动因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学生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探讨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动、决策或者因而形成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跟总结。美国专家波斯纳十分简单地强调了学生成长的规律:“经验 + 反思 = 成长”,从中可见,教学反思也就是指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了解对象进行全面地、深入地、冷静地探讨跟总结,以开启最优化的教学状况,使教师受到最充分地发展。
二、教师到底应怎样进行“课后反思”?教学反思的重点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教学反思应当怎样去拓展思路,这正是教师在推进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时感觉难堪和问题的地方。针对这种,通过整理,我觉得课后反思要做到“七应”和“五记”。
“七要”就是:
一应思考教学行为能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非常注意培养教师的科学能力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率极快,只要具有获得知识的素养,就或许通过许多渠道获得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课堂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课堂过程的灵魂。
二要思考教学活动能否“沟通”和“合作”
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产生多种多样地、多层面、多维度地沟通情境跟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相处、积极互动、共同演进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与教师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互相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成功的课堂过程,是学生心灵的交谈与精神的融合。
三应思考能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成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模式下,教材的首要功能也是成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发生,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跟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除了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变革中的一些改革模式却带有试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论断,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跟深化。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成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看法,使老师、教材和教师作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应思考教学过程中否存在着“内伤”
要思考自己能否在故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学生探讨热热闹闹,回答疑问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教师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能否富有实效?有没有关注学生心灵、态度、价值观的差异?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种“内伤”必须严肃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省、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能否展现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去历程、去感受、去体会、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上迅速将这种微妙之处散发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融合,并借此引起师生举行探讨,给教学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要运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能拓展学生的课堂思路,提高教学水准。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研究跟共享。
六应思考教学过程能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依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景的营造还是内容的展现,无论是难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答教案分析怎么写,均须“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举办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营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师的认知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应思考教学过程能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体现在问题的探讨上,只要老师抛出一难题,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能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争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它教师,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能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需要学会的技巧、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
五个记就是:
一、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超过预先设计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要更加当的举措;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观念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机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变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顺利的课堂教学也常常有疏忽失误之处,对他们进行解读、梳理,并对其作深切的反省、探究和分析,使之作为日后再教时要吸取的教训。
三、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认知发展及感情交流的和睦,往往会由于一些偶发事件而形成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来,若不立即运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抱憾不已。
四、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就会有“创新的火花”在耀眼,教师必须充分肯定学员在教学上强调的一些独特的看法,这样除了让学生的好办法、好策略得以推广,而且对她们只是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看法也有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建立,可打通教师的课堂思路,提高教学水准。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现在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五、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这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什么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众多弊端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取舍,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抉择,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怎样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寻。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累积,必有收获。
这是在写教学反思上归纳出的“七应”和“五记”。下面说说
如何撰写教学实例预测
一个医生总是伴着对一个又一个病例的研究渐渐成长,一个律师只是在一个
又一个案例的解读中不断成熟,我们学生也需要在学习、研究、写作教学案例中
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改善。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实例就是对一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事件或情景的表述再加上作者的
看法。一般由实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探讨三个部分构成。教学实例是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典型的教学例子的处理过程、以
及对该实例记录的解读、反思、总结。因此,教学实例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真实发
生的某些具体教学情境的记叙,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叙伴随行为而形成的思
想、情感及灵感,反映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遭遇的难题、矛盾、困惑,以及因而而
产生的观念、思路、对策等。
教学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师教案、教师个案。如果对课堂事件做静
态的,缺少过程性的表述,没有以客观真实为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教学事件,都不能称为教学案例。
二、教学实例的通常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缘由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表明"故事"的出现是否有哪些特别的缘由和条件。
2、主题 每篇案例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实例要表明的某个难题,是体现对某个新理念的了解、理解跟实践,还是表明学生角色怎么转变,教的方法、学的形式如何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取更可体现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明白。要非常留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演进的内在根据。面对同一情景,不同的学生或许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哪个?执教者是如何想的?揭示那些可使读者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结果 案例不仅应表明教学的模式,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包括师生的反应跟学生的体验等。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探讨,表明对案例所体现的主题跟内容的见解和预测,以进一步阐述事件的涵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能请学者点评、深化。
三、一个成功的实例应有下列内涵 (一)描述一个真实的独白(教学情境事件)
1、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表述(少一点主观色彩)
2、故事又应生动感人,又要能引人深思(富有启发性)
(二)事件通过精选,有典型的观念、行为、感情的矛盾
1、故事应可引发问题情景
2、与常理和公认的逻辑吊诡,与权威的猜测和结论相悖
3、充满内部,存在相互矛盾,看来无法解决的事情
(三)紧扣事件的主题,突出事件的重点
1、在撰写时,不能面面俱到 2、突出重点的环节要准确、详实
(四)通过思考应揭露出事件背后的含义和价值
1、合情合理的思考 2、精练精到的分析
(五)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
当前应充分展现新课改的观念跟实践
四、教学实例的通常格式
(一)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
2、用主题定标题
(二)背景(案例的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三)展示(案例的表述)
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通常事例最大的特征在于确立的弊端意识
2、解决难题。这是实例的主题,对难题的缓解过程要细致描述。
(四)反思和预测(案例反思)
1、对难题解决弊端得失的剖析
2、自身启示与感受
3、解决难题的想法
怎样写教育叙事
一、教育叙事的概念
“叙”是描述,“事”即故事。合言之,叙事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出现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育记叙文”,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它是以抒情、讲故事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出现的各类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跟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自经历、内心感受跟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教育叙事研究既称“教育故事研究”,是由研究者以第一人称的方法描述自己探究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其实它是自己对自己的研究,“是一种平民的认知和话语模式”。除了描述之外,还要进行思考、评析,是“讲教育故事+反思或分析”。它是研究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即“以叙事的形式反思并改变自己的生活”。 因此有人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叙事化的课堂反思。由于教育叙事研究是为优化学生的日常课堂生活而进行的“行动研究”,因此也是人将它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我们通常写的是德育叙事和教学叙事。
二、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内容由“教育叙事 + 教学反思”两个别构成,结构
由“标题 + 正文 + 结尾”三部分组成。
1、标题部分:由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等构成。
1)标题:不求严谨、规范,但指出独特、生动、吸引人,能突出中心。可以是单标题的方式,如《关于××的叙事研究》、《××的故事》等;也可以是由“主副式”构成的双标题,主标题用形象化的语言呈现主旨,副标题则表明研究的对象、方法,如《班级趣事:一位小学班主任的笔记》。
2)署名:注明作者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如是××学科小组等研究的集体则要按照研究贡献大小按先后次序将所有参加人员逐一列出。
3)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即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主要内容的课文,让观众看后一目了然。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跟结论。
4)关键词:从论文中精选出来的用以表示主题的词组或名词,能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鲜明直观地表达主题。
2、正文部分:通常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故事背景、情境描述、问题解决结果及效果的表述、反思或分析。
1)故事背景:交代故事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表明故事出现有何特别理由跟条件。如正文之前有题记或引言,则本内容能略。
2)情境描述:选择真实故事情节,凸现焦点,能体现一个鲜明的弊端或冲突。要有细节描写,力求生动、引人入胜。先叙述后评述,可叙议结合,或夹叙夹议。
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表述: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描述问题解决的结果或效果,以突显、强调,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感悟其典型的教育含义。
4)反思或分析:反思、评析是对课堂教育行为的成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的剖析。反思是指学生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原本成为探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探讨、深思、探究与评判;评析是从观察者的视角对对方的教学叙事进行的剖析和探讨。
正文部分是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论文品质的高低与品味。郑金州教授将这一部分浓缩为“三要素”,即: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气氛的现场情景)、问题叙事(有关与困惑的形成、解决办法与结果)和思考(对教育事件的理智思考,以探讨某中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思路)。
3、结尾部分:由参考文献或注解、参考书目、附录等构成。
当然,简单的教育叙事结尾部分可以忽视。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始作俑者”华东师大教科院院长丁刚教授曾对教育叙事给出过最高标准,其公式是:“好的叙事 = 生动的故事 + 精彩的内心活动”。优秀的教育叙事要注:内容真、理念新、情节精、感悟深、主题明。
迟早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