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 片读马克思主义(2)
其四,从现实来看,英国都欧洲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包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之中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称为民主社会主义或者社会民主主义)。只有苏东国家才把排除了政治自由的所谓“马克思主义”作为绝对“指导”。
综上所述,楼主立论不妥。英国事实上曾经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是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影响的,否则就没有今天的英国和欧洲。
欧洲那里的工党、社会民主党,都有马克思主义的成份。英国的工党也不例外。他们和列宁牌、搞武装夺权的共产党不同,走了议会斗争的道路。
1950年代,英国工党的秘书长摩根·菲利普斯(MorganPhillips)说:“不列颠社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成分多过马克思主义的成分。”可见,他们是修正、改良过的马克思主义。
其实,现在原教旨的马克思主义根本就没有。列宁牌的共产党,如苏联、中国、朝鲜的,总说自己正宗,其实活见鬼,也都作了巨大的修正,面目全非。这种国家,地球上只留下中国和朝鲜两家。
而工党他们大搞“福利社会”,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火。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精髓
恩格斯《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中,非常精当称赞了马克思的革命斗争和理论贡献。“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从恩格斯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一百多年来各国共产党人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都极其强调了剩余价值学说在发动工人进行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对其它两个方面,则相对地忽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对唯物史观和科学技术的重视。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进行认真的提炼,不难得出以下可以对其进行提纲挈领的精华认识:一个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两个支点——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个特性——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
历史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动力、以个人本身发展为内容,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这段话明确揭示了个人发展在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三大历史阶段的特点:不自由、不得已的全面发展;不自由的片面发展;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中发现,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扩大,是一种不会停止的历史趋势,历史发展必定会出现这一天,无限丰富的物质财富能够满足全社会每个人的需要,过去一直支配人们把追求财富作为唯一目的,已成为多余;人们之间为争夺控制和支配生活资源而展开的竞争,也因为没有必要而终止,这时,人们就会把目标转向人本身的发展。“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句话,应该是人类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般道路,因为社会文明形态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建立在生产进步和道德进步的基础之上的,而“暴力革命”只是阶级矛盾尖锐时期的特殊方法。“积极的扬弃”值得探讨,美国“伟大社会”,欧洲的“一体化”,其他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主义”是不是对私有财产“积极的扬弃”?“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而掌控这些技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