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

2018-02-22 07: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_柏拉图的政治思想_柏拉图政治思想的解读

原标题: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

我们正在迈入“大政治时代”,大政治时代需要“政治的”智识和思维。政治的核心动力是权力,它涉及统治与被治、与服从;政治的目标在于一国之内树立秩序,靠前之间缔造和平。修昔底德“政治史”与柏拉图“政治哲学”双峰并立,高山仰止;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精神上一脉相承,希罗多德笔下的波斯帝国与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帝国有着深切的思想关联。雅典帝国盛极而衰,将成败之理、兴衰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它给21世纪的中国人留下了怎样的教诲和启迪?从希罗多德的“故事流”到修昔底德的“悲剧诗”,就让我们跟随《帝国的兴衰》作者饱蘸激情的文笔,洞察帝国元气的兴衰继替,人类生命的生死轮回,感受历史深处理性之力的阳刚与命运之歌的悲凉。

《帝国的兴衰》

书号:9787108059840

作者:任军锋

柏拉图政治思想的解读_柏拉图的政治思想_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简介

任军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2001),哈佛大学中美富布赖特(Fulbright)研究学者(2009-2010),牛津大学"太古"(JohnSwire&Sons)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4)。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美国政治、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开设课程:西学经典:论美国的民主、西学经典:战争志、美国宪政经典、西方政治史等;主要著作:《民德与民治》、《超越左与右》、《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主要译著:《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政治科学要义》、《寡头统治铁律》、《半主权的人民》等;主编:《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

Q:您在书中似乎没有直接涉及修昔底德与现实社会的关联?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强烈感觉到我的现实关怀,这种关切可以说渗透在字里行间,贯穿整部书的始终。我这本书考察对象当然首先是古希腊和古代雅典,核心围绕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以及霍布斯相关文本展开,旨在揭示他们的文本旨趣,究竟他们是如何思考政治世界、政治事务的。而这几位伟大政治理论家关于政治世界的深沉思考和精神教诲,恰恰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那些领导社会的人所急需的。中国人经历了几十年和平发展和经济建设,整个思维都是经济思维,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的决策者也习惯于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甚至在国际政治领域也满满的经济头脑,经济思维,有时一厢情愿地以为可以通过加强贸易往来化解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权力角逐。所以我在书的一开篇就强调,我们正在迈入“大政治时代”,大政治时代需要“政治的”智识和思维。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政治”不再经济、社会的附属品或衍生物。政治的动力是权力,不是道德。而权力关系往往不是双赢的,而是零和的,它强调的是统治和被治的关系,在国内树立秩序,国际之间缔造和平。这无疑是针对的中国人的“非政治”“去政治”思维的。我认为修昔底德是一位极具政治头脑的政治理论家,所以对当今中国人来说,读修昔底德无疑是“对症下药”。为什么这些年修昔底德在政界商界以及学界这么热?总归有原因的嘛!我认为中国学人责无旁贷,把握热点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焦虑,并通过精深的研究把这种焦虑背后牵涉的问题的丰富性和多重面相呈现出来。例如前些年托克维尔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热?肯定源于托克维尔的问题意识,他的历史视野,理论洞见与中国当代问题有着高度的契合嘛。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_柏拉图的政治思想_柏拉图政治思想的解读

Q:修昔底德的名字近几年成为媒体报导中热词之一,我们经常能听到所谓 “修昔底德陷阱”,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您觉得这个热词出现的原因和您书中的核心关切有怎样的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与美国学界尤其是国际关系学界的讨论有关。修昔底德一开篇在谈到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爆发大战的根本原因时指出:“导致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一位哈佛教授把这一论断概念化为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括。当然他直接指涉的是中国和美国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格局中面临的处境。中国的崛起引起美国的恐惧,这是不争的事实。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国受到政界学界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原因是明摆着的,它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安全焦虑,对战争可能性的忧虑,美国面对中国势力的增长,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威胁感,面对西方人的“中国威胁论”,中国人也不能不感到某种无形的压迫感,甚至产生“威胁中国论”。这与公元前五世纪曾经弥漫在希腊世界的普遍焦虑是有某种共通性的。虽然空间时间不同,但是中美面临的基本问题还是政治世界的权力关系,以及在权势转移过程中投射在双方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我的书中有一节对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有回应,但很节制,主要是将其拉回修昔底德文本语境,揭示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如下悖谬:即战争往往并非发生在偏好战争的一方与偏好和平的一方之间,而是经常发生在渴望维持现状并想方设法防止战争的两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