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两德统一的历史意义 罗骞:中国强起来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2)

2018-02-11 23: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两德统一的历史意义_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_隋统一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看到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之处。恩格斯曾经引用费尔巴哈的话说明,费尔巴哈也知道不能用自然物质世界的逻辑来理解人类历史,人类历史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特殊性。但是,意识到这种差异的费尔巴哈却用爱、宗教情感来解释历史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像费尔巴哈那样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用自然物质世界的逻辑理解历史导致的庸俗唯物主义,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从内在的精神因素理解历史陷入的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践的观点理解历史,强调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的统一,批判割裂自然与历史导致的抽象对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立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既不是按照自然的必然性展开的过程,更不是按照人的主观意志展开的唯意志论过程,而是实践中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辩证过程。在这一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恩格斯曾经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重要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同时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批判旧唯物主义看不到历史的特殊性,用物质世界的眼光理解历史;批判历史唯心主义从观念和精神出发解释历史,陷入了主观主义。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打破这种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的抽象对立,形成了一系列理解历史的方法论原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指导,就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这些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辩证的客观性立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看来,历史研究是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阐释历史的过程,因此要坚持客观事实描述和主体价值评价的辩证统一。这是一种辩证的历史的客观性立场,而不是抽象的客观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德国唯心主义的历史编撰学是在“纯粹精神”的范围内兜圈子,历史变成了纯粹思想的过程,思想一个吞噬一个,最终都消失在“自我意识”之中。与此同时,他们也批判脱离实践关系的抽象客观主义。马克思指出,所谓客观的历史编撰学正是脱离活动来考察历史关系,具有反动的性质。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既反对离开现实历史过程和具体事实任意剪裁和编织历史的主观主义,同时也反对脱离现实的实践关系,将历史研究看成事实的简单收集和罗列的客观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客观性不是脱离历史实践和历史主体的抽象客观主义,而是指在把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实践关系,在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中对事实和事件进行辩证的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历史研究是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客观陈述与主体解释之间的辩证统一。

发展的历史性眼光。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历史的发展就是旧事物的消亡和新事物的诞生过程。因此,我们要将历史事物放置到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中进行把握,研究事物之间、以及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与联系,而不是以静止的、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理解发展了的现实,就像习近平同志批评的那样,“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当然,也不能用今天的观点来苛求古人,不能指望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是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而不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主义不仅以这种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还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是用这种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马克思主义本身才能不断与时俱进,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