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美国国家元首前言今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第一年,也是中共举(4)

2018-01-14 07: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二,破除地缘政治博弈的惯性。中美关系每逢重大外交安排,美方必有私下的配套动作,这已成规律。特朗普11月初访华也不例外,出现了重提“印太战略”聚焦对华竞争以及邀请台湾方面蔡英文对美国“过境访问”等一系列干扰因素。这表明,美方仍有强大的地缘政治认知和行为惯性,在地区议程特别是政治和安全议题上,竞争的倾向强于合作。由于中美在地缘政治和安全议题上立场差距大,政策协调难度大,而两国做出任何重大决策和行动都会触动地区乃至国际格局,形成新的互动方式,确立新的规则,进而奠定各自在新秩序下的地位与作用,因此,中美在地缘政治层面呈现的胶着状态恐将持续相当长时间。这期间,两国进行相关政策评估和抉择都需极其审慎,避免被冷战思维绑架,应拿出正视现实的基本态度,为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负责,让中美关系往前走,和平本身就是中美关系发展能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公益。

第三,在意识形态竞争中走向互鉴、融合。特朗普访华前夕,白宫幕僚长凯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说,“中国不是美国敌人”,“中国政府的体制看来适用于中国人民。”这种相对客观、理性的观点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美国舆论中。近年来,美、欧等受结构性问题困扰,经济发展失速,社会矛盾尖锐,民粹主义和分裂主义崛起,国家陷于内部纷争和分化。事实表明,西方民主并非能解决问题、建构共识和培育政治共同体的天然美好制度;而中国政治和文化所包含的民主思想能否被世界所接纳,仍然要看中国能否跟上时代发展,在表达对本国本民族发展和利益关怀的同时,也体现出对世界和人类共同发展利益的、充分的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意识形态之争不至于演化为像冷战时期美苏之间那种压倒一切的对抗性质,避免那种毁灭性的“相互埋葬理想”,那么,中美在意识形态碰撞、交流中走向互鉴、融合不失为探索未来国际秩序的一条可行道路。

结语

总的看,伴随中美之间利益深度交融,关系出现摩擦也在所难免。甚至可以说,两国之间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越多,暴露的分歧就会越多。而中美关系的长期发展轨迹表明,它始终在曲折和困难中前行,有时是逆水行舟,但依然建立起双边关系的扎实基础。中美构建新型关系毕竟不同于历史上的大国兴衰轮替,中国需要加大对美国接触的主动性,从战略高度引导,从实际利益中夯实合作。归根结底,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将在相当程度上依靠两国的实践来界定,实践先行,成果检验,理论跟进。引领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将是中国以自身发展惠及世界的一项重大举措。

注释

①Erin McPike, "Transcript: Independent Journal Review's Sit-Down Interview with Secretary of State Rex Tillerson," March 18, 2017, 。(上网时间:2017年11月15日)

②Press Availability, Rex W. Tillerson, Secretary of State, Washington, DC, June 21, 2017, 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7/06/272103.htm。(上网时间:2017年11月15日)

③Robert Kuttner, "Steve Bannon, Unrepentant," August 16, 2017, 。(上网时间:2017年11月15日)

④GDP per capita (current US$), All Countries and Economies,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CD。(上网时间:2017年11月15日)

⑤Understanding the US-China Trade Relationship, Prepared for 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by Oxford Economics, January 2017,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