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_现阶段的国体_法律的特点是什么(4)

2017-01-28 15: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基本思路

在认真总结国际主义运动历史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教训,全面审视世界历史进程和透彻分析国情的基础上,既吸收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成果,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中国自己的特色,就巩固和加强人民专政提出了基本思路,并成功地付诸了实践。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巩固和加强人民专政的坚实基础。指出:“在任何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的任务解决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他门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中国的制度是在—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里建立起来的,由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发展,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太慢了,人民专政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所以,认为:“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今后还要继续打击下去,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翻两番、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发展速度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最终说服不相信的人要靠的发展”,“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导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的压力,坚持的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发展战略。”

(二)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是巩固和加强人民专政的可靠保证。始终认为,改革是动力,中国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出路;发展是目的,中国必须发展,不发展就没有希望;稳定是前提,中国必须稳定,不稳定将—事无成。在论及改革同发展、稳定的关系时,他认为,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要取得长期稳定,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论及发展同改革、稳定的关系时,他认为,保持比较好的发展速度,深化改革的风险就会小得多。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了,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途径。在论及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时,他认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为了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统一,提出了“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原则。他倡导不要搞抽象的争论,拿事实来说话,在实践中统一人们的思想,对一些暂时有争议的事情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以保证每项改革措施稳妥落实。每一项改革措施,都要十分注意把握好人民群众总体受益原则和总体承受能力原则,以便把改革可能引起的社会震动缩小到最低程度。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巩固和加强人民专政的基本方针。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侧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两手抓”。比如: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等等。他多次要求全党改变一手比较软、一手比较硬的情况,把“两手抓”充分结合起来,促进人民专政的全面加强和巩固,保证建设中国特色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时期的阶级斗争,是巩固和加强人民专政的重要前提。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长时间里,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中国曾犯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结果造成了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一些人又走到另—极端。他们忽视阶级斗争,只讲,讳言专政。其后有些同志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不恰当的估计,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动摇,甚至认为反“和平演变”也应该成为中心,“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改革开放就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

及时发现纠正了这种错误认识。指出:条件下阶级斗争,“不同于过去历史上的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他们不可能形成—个公开的完整的阶级)”,而是—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或者说是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在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的遗留。”这个论断是对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一个新贡献,它说明了阶级斗争的对象、范围、地位、作用、规模、形式已不同于过去了。从阶级斗争的对象和范围看,尽管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必须对敌视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和进行有效的斗争,但是,这种阶级斗争已经是一种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主要是广大人民同已经不构成完整阶级的各种敌视和破坏分子的斗争,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缓和。从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上看,阶级斗争在中国社会中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再不应—切都要求“以阶级斗争为纲”了,这种阶级斗争也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阶级斗争的规模和形式上看,不能采用过去那种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办法,而应运用法律的武器,遵循的法制原则来进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