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课,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教学目的及要求]
大学第一课,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教学目的及规定]: 了解学校学习生活的特质和怎样适应大学生活 [教学内容] : 1. 认识大学的内涵;2. 大学生不适应表现 3. 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教学重点] : 1. 大学学习、 生活的特征; 2.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教学难点] : 如何适应学校阶段。 [教学方法] : 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 [参考资料]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版。 从大学聊起 一 何谓大学: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孔子) 大学者, 囊括大典、 网罗百家之学府者, ……大学的地位和声誉取决于学术跟思想的变革。 (蔡元培 ) 惟此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观念, 历千万祀, 与天壤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 1. 大学内涵: 从以上我们美国古代, 包括当代的一些国学大师们观念中的学校, 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是不断发展差异的。 我们美国近代最伟大的儒家学派人物----孔子所体现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他强调“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
意为《大学》 的机理在于让他们的美德能以显明, 在于让天下的人革旧升级, 在于让他们超过美好的境界。 (前一段时间视频魏老师讲经济的缘由在于经济社会文明的演进、 、 、 展开) 。 主要侧重的是人的修为, 即每个人的修养。 我国古代的国学大师们所提起来的学校精神就主要就表现在讲求真理, 崇尚独立, 追求科学文化常识上。 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生在美国文艺复兴运动后, 是以科学文化为主的教育内容。如 1638 年英国的伦敦大学和 1694 年德国的哈雷大学。仅仅从中文 University一词就可以看出, 大学是有着无所不包、 广博之意。 从历史跟现实看“大学” 包含着丰富的涵义, 即使人追寻理想境界, 掌握广博的常识。 不同的人, 由于所处在的历史环境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对大学的理解也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似的, 大学阶段都是培养一个人如何变成有修养, 有学识的人。 其中修养始终是摆在首要位置的 【案例】 修养的作用 耶鲁大学有一批毕业生共 22 个人, 实习时被导师带到休斯顿的白宫某实验室里探访。全体师生坐在会议室里等候该实验室主任胡里奥的到来, 这时秘书帮你们倒水, 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到她忙活, 其中一个还问了句: “有黑咖啡吗? 天太热了。
” 秘书回答说:“抱歉, 刚刚用完了 。 ” 有一个名叫比尔的学生看到有点别扭, 心里嘀咕: “人家帮你倒水还挑三拣四的。 ? 轮到他时, 他大声说: “谢谢, 大热天的, 辛苦了 ! ” 秘书抬头看了他一眼, 满含着惊奇。 虽然这是最普通的客气话,却是她现在唯一看到的一句。然而大学教案下载, 随后仍出现了 一件很无奈的事。 当胡里奥主任走进来跟你们打招呼时, 不知怎么回事, 静悄悄的, 没有一个人回应。 比尔左右看了 看, 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 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手, 由于不齐, 越发显得杂乱起来。 胡里奥主任挥了 挥手: “欢迎同学们到此处来参观。 平时这些事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接待, 因为我跟大家的导师是老同学, 非常要好, 所以此次我亲自来帮你们讲一些有关情况。 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 这样吧, 王秘书, 请你去拿一些我们实验室印的留念手册送给同学们作庆祝。 ”接下来, 更无奈的事情出现了。 大家都坐在那里, 很轻易地用一只手接过胡里奥主任双手递回来的手册。 胡里奥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走到比尔面前时尚未快要没有耐心了。就在此时, 比尔礼貌地站起来, 身体微微上翘, 双手紧握手并恭敬地说了一声: “谢谢您! ” 胡里奥闻听此言, 不觉眼前一亮, 伸手拍了拍比尔的手臂: “你叫什么名字? ”比尔照实作答。
胡里奥微笑着点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早已汗颜的导师看见此景, 微微松了 一口气。两个月后, 毕业去向表上, 比尔的去向栏里赫然写着该军事实验室。 有几位颇感不满的同事找到导师: “比尔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的, 凭什么选他而没选我们? ” 导师望了 望这几张尚显单薄的嘴, 笑道: “是别人点名来要的。 其实大家的机会是完全一样的,你们的成绩并且比比尔还要好, 但是不仅学习之外, 你们应该学的东西很多了 , 修养是第一课。 ”——摘自【美】 托马斯· 奥特曼: 《让心灵透透气》 大学阶段, 我们首先应重视自己的修养。 此修养不是我们年老之后的休养, 那时享乐主义。 大学最大的内涵不是我们怎么去获取多么丰富的专业知识, 更多的是自己的品行,个人的修为。 2、 现阶段大学的特点 从我国的教育状况来看, 可以说中学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而学校教育则是以专业能力教育为主。 为此, 中学教育以严格著称, 大学教育相对宽松自由。 中学教育包办一切,而学校教育则放开手脚, 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跟选择。 这反映在教育活动及相关的各个方面。 首先,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场所, 培养高层次的各种人才是高校的核心功能。
其次, 大学学科覆盖面广、 门类齐全。 再次, 大学教育有更高、 更准确的标准。 大学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宽松、 自由、 自主。 目前许多大学都建立学分制管理, 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在学校里, 各个专业虽都有自己的课程设定模式, 但这也是要求了 学生需要学习跟掌握的基础专业知识及必备的素养知识。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 可以自主选修课程、 安排学习进程。 每个大学生须按照自己的兴趣、 爱好与演进目标、 知识结构、能力机制, 选修不同的其它课程。 课堂的学习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要把握更多更广更深的常识. 学生需要课下自己去钻研、 拓展。 老师留的作业也不再有简单的答案, 若应完成它,需学会自己去思考、 判断、 寻找资料、 运用知识进行论证、 锻炼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还要注意本专业、 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动态与前沿问题。 大学生要尽力改变“应试教育” 所“训练” 出来的依赖学生、 遵循课本、 “躺着” 接受现成结论性常识的习惯, 积极推动“知识迁移” 的素养, 养成自觉、 自主的学习方法。 二. 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表现 【案例】 世界变大了 自己变小了——大学新生自画像 小青是某重点大学的高一新生, 来校报到的第一天, 她就遭遇了问题——从小就有属于自己独立空间的小青不习惯四个人同住一个宿舍的集体生活, 尤其是当晚深夜起床的时侯,有人说梦话, 有人磨牙, 使她受不了, 当晚她就在集体的怀抱中失眠了。
那也是一个开始, 问题接踵而来: 上大学时, 小青成绩非常好, 老师跟朋友对她总是另眼相看, 她心理上有巨大的优越感, 在家、 在大学、 在跟朋友的交往中, 总是别人尊重她, 以至于她觉得自己总是对的, 在同学中, 她一直是圈子的核心。 但开学没几天, 从小伴随她的这种优越感就得到打击, 宿舍里几个室友互问成绩时, 小青发现有一个同学的分数达到自己, 心里最不是滋味。 还令小青心里感觉有反差的是: 以前跟同学们谈起什么事,即使有争议, 一般都以她的结论画上句号, 而目前谁也不服谁, 这常让小青在面红耳赤的争辩中认为丢失了自尊。让小青更感苦恼的窘境是怎样与同事交往。 小青是一个不偏爱雕琢自己、 追求潮流的女生, 那些复古的玩意并且诸多名牌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无法涉足的领域。 正由于这么, 她在跟朋友交谈中常常听不明白室友们所说的一些名词, 她想附他们, 却既违背了稍具备一点个性的方法。 渐渐地, 她对室友们经常谈到的话题产生了 厌恶的心情, 但想起还要跟室友们生活四年又认为不能把关系搞得很僵, 自己就不得不按下骨子里天生的一点点清高,以至于她担心待在室友里, 害怕跟男友聊天。 那么, 在你的印象中, 闯过“高考独木桥” 的大学新生, 会是一种什么态度? 在学校这个新的人生起点上, 他们会有什么体会? 前不久, 有人对北京一些学校数百位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 请你们描述一下自己入学两个月来的心态, 于是, 这样一些单词和短语汇集到研究者手中——自我展现和评价。
有少数朋友用“兴奋” 、 “新奇” 、 “愉快” 、 “快乐” 等词汇表述自己入学后的心态,但多数朋友使用了这种一些字眼和语句: 紧张; 苦闷; 困惑; 烦恼; 抑郁; 郁闷; 自卑;无聊; 空虚; 害怕; 冷漠; 痛苦; 孤独; 寂寞; 沮丧; 迷茫; 茫然; 无地自容; 自我封闭;失去梦想; 没有动力; 找不到位置; 对自己恐怕过高了 ; 世界变大了, 自己变小了 ; 心情沮丧不痛快; 经济困难, 影响学习跟生活的自信心; 因不会讲普通话而害怕; 因不再是同学的宠儿而有失落感。 学生通常会在下面方面有很多的不适应感 1、 学校方面。 有朋友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 的,感觉“新鲜”大学教案下载, 并因学校“不像高中管得这么严了” 而觉得“轻松” , 但更多的人感觉的貌似是无奈, 对生活条件、 学校管理、 教学品质等方面的无奈。 他们这么表述: 与想象的不符; 学校不梦想; 枯燥; 单调; 对大学希望过高; 大学不是想象中的天堂; 理想与现实差异很大; 对大学环境失望;学校的学术气息很差; 饮食不习惯; 环境不好; 饭菜贵; 体育活动缺失; 因为环境乱而有不安全感; 宿舍条件差; 吃饭排大队; 对有人偷东西感觉兴奋; 老师上课与想像中差得很远, 影响学习积极性; 希望与领导接近, 但可望不可及; 无法向上级反应问题。
2、 关于学习。 大学的课堂与学校有巨大差别, 因此许多新生都在学习上觉得不适应,他们是这种表述的: 学习中疑问无处问; 学习压力大; 学习无目标; 对高速度、 大容量的教学方法不适应; 不适应老师的讲课模式跟课程设定; 缺乏自学能力; 想学不知学什么;记笔记不知记什么; 惧怕掌握不好功课; 可选择的东西很多, 无法选择; 学习上没什么收获; 缺乏自觉性; 琐事太多, 不能安心学习; 学习上希望有人指点; 学习进度快, 不适应;不知如何上自习; 学习目标不准确, 缺乏近期目标; 学习无办法。 3、 人际关系。 离开自己的亲朋好友,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 大多数人就会觉得孤独,因此许多人说: 想家; 离家痛苦; 思念家人; 另一方面, 面对现实的人际相处, 似乎既困难重重。 他们这么表述: 同学关系不和睦; 与朋友交往困难; 同学之间缺少真情; 和朋友的看法不一致时不知如何处理冲突; 竞争激烈; 交友困难; 陌生; 冷淡; 缺少朋友; 无法沟通; 想谈恋爱, 经济上不允许; 不想参与集体活动; 没有明确的恋爱观; 交往能力差。 4、 关于今后。 尽管今天跨进大学校门, 可是有一些新生已开始对将来感到担忧: 对就业市场化的迈向忧心忡忡; 对未来的职业有点茫然。
虽然对大学新生心态和适应状况的调查已经深入, 还缺少量化研究的结果, 但从以上的自我表述中, 我们不难看出, 在这种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上, 大学新生们还有许多障碍必须跨越。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将来, 民族的期望, 人才的资源。 大学阶段是他们一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紧紧抓住战略机遇, 在社会系统工程图上理性地找到自己成才的一生座标。 那怎么去找到坐标呢, 就需要要求我们去适应大学生活。 也就是我们后面所要讲的, 如何去适应大学生活。 三.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1、 热爱平职学院 了解平职学院的历史; 对大学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学习要求的差异 学习上秉持宽松与自律。 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增加, 有确认的专业方向,需要大学生发挥主动性, 在课外时间广泛涉猎相关常识,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跟独立构想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难题的能力。 同时, 学习环境的弹性也很高。 首先, 大学建立的是学分制, 除了 公共科目、 专业基础知识属于必修之外, 各专业都开设选修课, 大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兴趣跟能力选择选修课程; 其次, 在学校周课表上, 有教师讲授的正课仅占去一部分时间, 其余的自修时间, 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 第三, 大学教授所讲内容信息量大, 不局限于书本, 还经常涉及本学科探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并且许多疑问尚无结论, 这就规定大学生上课时除了应仔细听课、 做好笔记, 还要开动脑筋,主动参与, 积极思索; 四, 图书馆和网络的作用体现出来, 如何运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索资料跟掌握信息成了现代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说不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