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语文教案汇总范文模板.doc

2020-08-01 18: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大学教案模板范文_医学教案模板范文_地理教案模板范文

语文教案汇总范文模板写讲稿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 创造力,所以同学的教案应结合自己的特征,因材施教。下面就 是帮你们带给的数学教案汇总,希望可帮助到你们!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2.能恰当、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 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本,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 的写景和作者抒发的观念感情。 德育目标: 激发师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难点: 结合诗词句展开想象,并可表述起来。 课前打算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或者三位诗人的生平跟作画情况。 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体会。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作家,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 二、反复吟诵,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认知诵读的节奏跟诗的场景。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音节,读通段落,把握节奏,注意 “蚕”“桑”都是平舌音。

医学教案模板范文_地理教案模板范文_大学教案模板范文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借助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文学展现的场景。 2.逐句品评,交流体验。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秋景。第二句主要写了 劳动人民紧张忙碌的辛劳,也同时展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安慰 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忙碌。 3.想象场景,有情感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式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 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情感地诵读《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 想:它跟我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有哪些区别? 2.你明白哪些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歌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 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地理教案模板范文,还被当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知道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二、反复吟诵,理解字词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帮你们唱?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诸多景物。

医学教案模板范文_地理教案模板范文_大学教案模板范文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跟句,先按照学习 古诗的方式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难题和同学交流探讨。 5.全班交流: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 想回家?词中出现了这些色彩? 三、指导朗读,想象场景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 色泽鲜明但既显出柔和,气氛幽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场景。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情感地背诵《渔歌子》。 默写两首古诗。桂林山水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成因,初步知道桂林山 水产生的缘由。 2、初步展现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促进当地社会发 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教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 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征,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 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 无限热爱,对探寻大自然的独特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老师规定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照片、文字 资料。

医学教案模板范文_地理教案模板范文_大学教案模板范文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幅员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 景胜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征,还有天下第一山 ——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倍感流连忘返;再看看水, 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乌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 人心,秀美的南湖,明镜般的竹海又使人心旷神怡。正是这样的 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非常美好。(课件展示1) 在祖国众多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 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风姿,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 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扬她,讴歌她。 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你们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 翠竖云端。群峰倒映山浮水,无河无水不入神。在同学的表述中 你们明白这是我国那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感受哪 儿的奇特景象。 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政治位置、历史、名称起源。1、既然我们应去桂林游玩,首先将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 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前校长发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上的这段 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先请你们: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地理教案模板范文_医学教案模板范文_大学教案模板范文

2001+214-1=2214 (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起源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相互讨论。 2、学生提问,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帮你们看看桂林在那个 自治区,在哪个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虽然是驰名中外的景色 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引来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既有 “文化城”的美誉。早在1982 年就变成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地理教案模板范文,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桂林,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味,真是令人心碎呀! 3、过渡:同学们桂林的名字美,她的景色最美!所以古往 今来,人们都指责“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这句话是哪个意思 吗?(评价)那么到底是哪个让桂林山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觉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美景(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15 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 林山水甲天下。 2、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怎样秀美?水是如何清澈?洞又有 多神秘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老师早已分 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教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 阅了长期的资料进行了学习。

现在还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帮你们 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最好。 (1)我们就根据排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 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意思了。桂林的山真 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帮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掌声感谢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 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却离不开讲桂林的山,是 吗?其实这正是桂林山水的别致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 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能够产生“百里漓江, 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感受它 的涵义“群峰倒映山浮水,无河无水不入神。” 五、课后活动。 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好,为演进旅游业提供了宝贵 的资源。桂林人民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年都要盛大举行 “山水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 个生字,会写13 个字词。正确读写“浙江、油桐、 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 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能默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 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描述的口语方式,积累语言。 德育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教学的重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利用恰当的词语 描绘事物跟表达观念感情。 教学方法: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理清作者游览 的顺序。在深入研读时,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各处的特征写明白的, 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段落反复推敲、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 准确与真心。课后可进行一些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后面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色是如何的? 给同学们介绍 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 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还有着众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 谜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音节,对其中 笔画较多的字词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按照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他们 的一般含义。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相互询问,也能向老师提出不 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本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 各自进行, 也能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互相补充 或改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语句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色 思考:作者看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 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 艳丽的花开。)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征。(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排比手法, 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词语中的因果关系, 音韵节奏感,和作者曾经的心 反复朗读上述语句。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征,以及作者是如何 把这种特性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成语或者可用正确的词 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哪个方法把这种特性写下来。 (让学生感受这种句式的含义或者运用的打比方,说觉得等 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语句: 1.我既感到要是把头稍稍松开一点儿……擦伤肩膀。 体验由于孔隙的狭小而产生“挤压”的觉得。 2.这些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更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指出作用。 以上词语能先使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作适度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运用导游 介绍等方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探讨学了*后的收获,在互相交流访谈中增进对 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练习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以下两个句子表达的含义分别写具体。 (1)那株树木的枝干十分茂盛。 (2)登上山顶,我觉得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