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背影(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天津市静海区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背影(第2 课时)教案新人教 背影总课时 30 课时 备课人课堂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质朴自然的语言。 2.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特色美德,父亲对女儿的一片深情。教学重点 朴实语言、平凡细节的真切内涵。 教学难点 父子间的深挚情感。 反馈调整导入 这节课要注重体会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怎么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平凡的细小的事情来讽喻抒情。 下面,沿着课文的排序,挑出一些重点段落或语段, 细细体会作者语言的传统,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怎样富有 着温情。 学习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每次写法各有哪些不同, 各自在哪个情况下,表达了什么样的观念感情? 文中作者三次流泪,都是在三个部分的更紧要时刻。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状况下,见着母亲, 面对家破人亡的景况,“不禁凄然地流下眼泪”。这次 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心寒。这一次掉泪语文背影教案范文,引出奶奶的 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极其,不必自责,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的情感是最丰富的,很细腻 的。这里有父母对父亲的细心和安慰,也体现了母亲在 逆境中的淡淡的落寞,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 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 复杂情绪。
天津市静海区2017-2018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背影(第2 课时)教案新人教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母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出来了”。这次掉泪 是情不自禁,为母亲的背影所打动。这一次掉泪,因为 是在车站上,又是在临别之前,特定的状况决定了作者 的举止,“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到,也怕对方听到”。 又是一次复杂的态度显示。怕妻子看见了要悲伤,应是 赶紧拭泪的主要理由;怕对方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变得 不雅,而且也怕要帮母亲带给难堪。 第三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回信中那样悲伤之词时, 出现了“晶莹的泪花”。这一次闪出“泪光”,应是别 父两年多的如今,即执笔为文的之后,想象两年多前离 别时的场景,不禁黯然长叹。这种在“泪光”中展现“背 影”时,戛然而止,与开头不忘背影相呼应,其震撼读 者灵魂的力量有如撞钟,余音不绝。 本文 段的描写,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集中体现了作者“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背影。 我们要仔细阅读、体会。 (1)指定学生朗读4、5、6 三个自然段。 段主要是写女儿送别时的体贴照顾,朗读时要求教师划出写女儿言行的句子。 段主要写作者心中的母亲的形象跟言行,朗读时要求教师划出重点段落。
(2)引导学生分析4、5 段写女儿浦口送别时对父亲的到处关心,都是通过父亲的观察和体验来体现的,着重写了妻子的动作 行为跟语言。作者的表述,毫不修饰,唯其朴实,始觉 真切。表面看来,作者显然是在那里向友人述说那次父 亲送别的情境,事无巨细,原原本本;实际上,作者的 述说仍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父亲年 天津市静海区2017-2018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背影(第2 课时)教案新人教 老颓唐、境遇不佳而对父母仍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现。首先是送不送,这就颇费踌躇。 作者更严谨地描述了母亲在送与不送上的犹疑不 决。这一过程表面看似乎是多余之笔,其实刚好相当生 动自然地体现了母亲在中年光景惨淡力不从心的状况 下,爱子的特殊态度。“说定不送”则“再三叮嘱茶房”; “终于不安心”,踌躇之后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我 再三劝”也无济于事。“我”已经二十岁了,其实用不着 送。正是在这些可以不送、应该不送而又终于送了的反 复过程中显示了母亲对父亲关心的周到入微。 其次是如何送。父亲年龄大了,本能一切使孩子自 己去做。但他不,却事必躬亲。先是“照看行李”,后是 “忙着讲价钱”,再是“嘱咐路上小心”“不要受凉”等。
做这种看来对于一个成人儿子的多余的事,已经足以让 人感受到爱子情切;而“我”之不安心,暗里笑他“迂”、 事后既自责等一系列的表述,就很反衬出儿子爱子之“执 着”。作者两处责怪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语言朴 实真切,感人至深,写得也真是太高明了。 (3)引导学生分析第6 段集中描写了母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场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 永记不忘的“背影”。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写了父 亲的相貌特征(胖、穿戴黑帽褂)、动作特征(“蹒跚”、 “慢”、“探身”、“手攀”、“上缩”、“努力”),极力勾绘 出儿子行动艰难时的背影。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 亲家境败落的颓状;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母亲送子 远行的困境;也正是这个“背影”,激起了作者未曾有过 的愧疚、怜爱之情。 橘子买回家了,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太轻 天津市静海区2017-2018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背影(第2 课时)教案新人教 松似的”,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淡淡的描写,却非常逼真地发掘出儿子完成自己的愿望后的某些心理上的满足。 两句简单的言语,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我跑了,到 那边来信!”这正是一个父亲临别前更重要的嘱咐;而跑 了几步又回头,叫女儿“进去吧,里边没人”,更显得老 人温暖留恋之情。
儿子望着母亲的“背影”,这时的情感 已超过了最深的境界。 教师随讲随问随答,按段落内部的层次来探讨,力 求让学生对原文的叙写有完整的印象和理解,要导致东 摘一个词、西摘一句话,支离破碎地讲解,将文章迁就 教师的常识系统,这是不可取的。 分析结束后,按照板书提示,让学员再读一遍第 段短文。由一人朗读、教师范读或大家朗读均无不可,应视学校学习跟纪律状态而定。 2.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表达的观念感情。 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观念感情? 教师能先使学员口头提问。前面梳理了文章的构架 层次、情节线索和重点段落,处处都呈现了人物的观念 感情,学生必须是有感受的。现在的练习主要是语言的 概括,不要求讲得很多,要求简单、准确。 文章表达的观念感情是两方面的。一是母亲对父亲 的一片深情。这种亲子之爱,不同于《这不是一颗流星》 中父亲对女儿的爱,也不同于阿婆对儿子的爱,而是一 种特定条件下的特有的关爱。这种亲子之爱,带有那种 时代特有的印迹语文背影教案范文,带有当时父亲特有的境遇所带给的情 调,还带有年老的母亲送子远行所特有的心情。因此, 这种情感,既有惨淡,哀伤的一画,又有关爱、体贴的 一面,具有非常复杂的涵义,不能作简单的理解。
1.完成课后训练二、三写成简短文字,可以列条说明,天津市静海区2017-2018 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背影(第2 课时)教案新人教 训练必须观点确立、层次清楚。 2.抄写第6 段部分词语: 从“我看这边月台的栏杆外”到“我的泪很快流下 来了”。 从“我再向外看时”到“心里最轻松似的”。 总结 巩固 课文中的另一种思想情感,是女儿对母亲的怀恋、怜惜 和悲伤之情。这是父亲的这些复杂的情感,才展现了父 亲的这种复杂情绪。这两种情感在文中是相互依存、互 相辉映的。 背影思想情感 惨淡、哀伤 关怀、体贴 儿子的思父之情 怀念、理解 怜惜、感伤
就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