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如何解决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如何解决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
有些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老师,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经验也很丰富幼儿师生关系教案范文,但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学反思,不善于课后反思、练后反思和考后反思。
如何解决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呢?首先要弄明白教育教学中隐存的若干不等关系。那么,教育教学中都有哪些不等关系呢?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
1.教的多不等于学的好
教师传统的课型是以教为主,教师讲的多,课堂水平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执讲能力。
但现在是以学为主,更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况的展现。“学的好就是教的好”基本已经成为新的评价标准。
2.知识容量不等于思维容量
现在不少教师的课知识容量太大,只要与本课有联系的内容就想补充,毕其功于一役。结果,教师是教到了,但学生接受效果并不好。
实际上,突出重点,增加思维活动量,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要求。
3.预设不等于生成
教材分析、备课教案、资源选择是属于备课准备范畴,这是教师教的主动预设,不一定吻合学生的主动生成。
从质疑问题、暴露异想、化解办法、应用问题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各种预设情况,这才具备学生主动生成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把“教为学服务”落到实处。
4.形式不等于内容
教师为了考虑学习过程的展现,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是做到了,但活动内容显得空洞,教学中要注意安排得当,才有益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5.转变不等于改变
课堂教学行为有转变,但更多是在观摩听课时的转变,是为评价者听课评课而转变。
怎样把非常态的转变延续成常态的改变,这是每位教师从现在就要开始完成的事情。
6.听课不等于记录
听课不仅是听知识、看结构、学教法,还要把听课学习过程要变成观察课堂、关注学生、对比教师、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听课就只顾埋头做记录。
7.观摩不等于落实
观摩学习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而加以改进。
把一节课的思想要适当扩展到一类课的教学实践中去幼儿师生关系教案范文,把一次的学习感悟要适当落实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才能真正达到观摩的目的。
8.反复不等于反思
在反复上同一节课时一定要再次优化组合、调整问题,提炼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变化。要把反思工作做在课前温课预测、课中灵活调整、课后小记补救等三个环节中。
实际上在超周备课的前提下,真正有效的反思就是做在课前想、课前记、课前补,课后就属于感悟和自我回味、可悟但不一定可言的事情了。
9.模式不等于艺术
一般而言,教师课堂教学要经历构建框架、形成模式、提炼艺术三个环节,从模式到艺术是优秀教师成长的一道坎儿。
模式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模式的升华。用模式去优化艺术,用艺术去弱化模式应该成为每一位优秀教师追求的课堂境界。
10.热情不等于热爱
一时的要好性准备或功利性准备往往是短期的热情,激情燃烧后可能归于平寂,这对教师的发展很不利。
“人是要长期有点精神的”,长期的热情就是热爱,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责任,也就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原动力。
11.讲过不等于掌握
这是绝大多数新教师容易犯的“常见病”。一方面由于重点不突出,学生似听非听。
同时,教师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很简单,学生肯定会做,脱离实际。
再次,由于教师只注意曾经讲过,而往往很少给学生训练的机会,导致学生因为缺乏体验,知识只是浮于表面。
12.写教案不等于备课
教师写教案的最终目标是上好课,备课应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教法,备课的最高境界是必须对教材、教法和学生了如指掌,驾驭整个教学过程,达到融会贯通。
如果教师对此理解不深,在实际教学中就很难吊住学生的胃口,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3.友善不等于软弱
诚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但对学生友善也不能没有标准和尺度。要知道“亲密无间”必须要建立在教师有威望的基础上,有的教师威望很高,教师即使与学生说说笑笑,课堂上照样能收放自如,学生不会越轨。
因此,教师必须要谨记,对学生既要友善,但又要严格要求,不能一放则乱。要与学生保持适当距离,不能因为要与学生友善而无原则地迁就和纵容学生。
14.批评不等于训斥
“批评”,在教育学中是指对学生不良行为所做的否定性评价。老师在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时,应该非常冷静、沉着机智。
批评不应该是“挑毛病、找错”,不应该采取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批评应讲究批评艺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力争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5.惩戒不等于体罚
“惩”和“戒”有两层含义。“惩”即处罚,是一种手段,“戒”是警告、劝诫人改正错误,是这种行为期望达到的目的。体罚虽不属于处罚的范围,但很大程度上与“处罚”的外形非常相似。
合理的惩戒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掌握好惩戒的“度”,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一位老师用同一种办法教全班50名学生,那他是不称职的;但是,如果一位老师用50种方法教一名学生,那他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以上这些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教师如果未能弄明白,那么就难免在做“低效活”,甚至可能是“无用功”了。希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对这些不等关系引起思考和注意。
那么,如何解开这些不等关系呢?这里提供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如何解开不等关系
1.读懂学生的言语
读懂学生的言语,就是教师能认识到学生言语表象背后的信息,能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从学生无意或是单个的词汇中领会到其赋予的特殊意义。
2.读懂学生的表情
根据学生眼神所传递的信息,教师要学会“解读”,从而适度地调整节奏、声音、板书或讲解的方法。教师在读懂学生表情的同时,也获取了学生的信赖,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因此往往能找回自信,找回自我。
3.读懂学生的错误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在“犯错、识错、知错、改错”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锻炼。读懂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教师宽容心态的体现,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的鼓励。
4.读懂学生的困惑
读懂学生的困惑,教师换来的是对教学的重新认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份“柳暗花明”的欣喜。“困惑的价值,就在于它让人在反思与实践中实现了突破与创新。”而读懂的价值,则在于师生双方在情感上的深化和精神世界上的沟通。
5.读懂学生的心理
读懂学生的心理,教师也就掌握了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钥匙,也只有读懂了学生的心理,教师才会真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表现是“因何而起”,学生的反应是“何以如此”。学生是思想、性格、身心发展特征等差别都很大的一个群体,因而对学生的了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读懂学生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学生需要的,往往是老师最应该要设法提供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泰国语言要素篇怎样让学生轻松记忆生词?案例描述
语言要素篇
怎样让学生轻松记忆生词?案例描述
我在泰国一所普通中学教授初一学生汉语,共有三个班,学生12~14岁,大部分学生汉语水平是初级,极少数华裔汉语水平较高。汉语课作为选修课程,学生平时不太重视,而且泰国学生的课外活动特别多,基本不会花时间在家复习,新学的词汇很快就被遗忘。有篇课文学到“问路”,我在黑板上画了简易地图,并贴上“学校”“宿舍”“医院”“超市”等图片,想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几个简单常用的地点名词和方位名词,但是学生不记得怎么说了,只能老师先领着复习一遍,学生再做对话练习。每次课前二十多分钟必须用来复习旧课,然后才能上新内容。这种做法不仅拖延课程进度,而且重复复习旧知识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学习效果也不好。由于对词汇的掌握不扎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格外被动和无助,虽然学汉语时间很长,但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无法提高,并且很可能逐渐失去自信心和对中文的兴趣。怎么让学生轻松记住生词,一直是萦绕在我心头的困惑。
解决方案
有一次课间休息时,一个学生提出想学唱《老鼠爱大米》。我忽然想到这首歌歌词简单,节奏轻快,又包含很多学过的词语,也许可以把这首歌运用到生词练习中。于是,我打印出歌词,隐去一部分词语,如“开心”“不管”“只要”,要求学生听歌后填出空缺教案范文 对外汉语,平时很枯燥的单词记忆变得容易起来,课堂效果非常好。
在这之后,我注意到泰国学生多才多艺,就在一个班安排了一些音乐教学活动(另外两个班照正常方式进行)。讲到“Food”“Drink”,泰国有首歌大致内容是:“711很方便,这里有咖啡可乐,那里有面包包子,快来!快来!”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新词,我让学生把所学的词编进《711之歌》,录下视频,并准备5分钟presentation。学生做的时候非常用心,还出现了“芒果饭”“沙拉包”等贴近实际生活,但在我们的课文中没有出现的词语。课后学生们还争前恐后地用他们生活中的汉语词跟我交流。
在学习“中国餐馆”时,课程目标之一是学会用汉语点菜。《对不起,我的中文不好》的部分歌词由点菜的常用句组合而成,其中包含了该课主要的语法点和重要生词,简单轻快的几句说唱就可以帮他们迅速记忆并且“终身不忘”!
歌词如下:
欢迎光临,里面坐。先生,你要吃什么?我要睡觉。你很累是不是?我不累,我肚子很饿。我想要吃水饺,请你快点做。
案例描述
如果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段歌词描述的正是一个外国学生进入中餐馆后点菜的经历,“欢迎光临”“你要吃什么”“请你快点做”都是常用句,其中“睡觉”和“水饺”的设计幽默地体现了汉语声调的重要性。练习时再配上rap的强烈节奏,这几句对话就会变得简单又容易上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歌曲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音乐剧、Lip Singing等,同时歌曲内容也可以改编创造,比如“点菜”就可以替换成“买咖啡”。
为什么选择音乐形式?一方面希望学生多读多说,一方面音乐的节奏感会让他们不觉厌烦地重复练习,最后剪辑制作成MV,加上各种炫酷的动作,会把学生的热情推到最高点。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调动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教学活动也因此开展得很顺利很轻松。一个学期下来,这个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班。
教学反思
在没有目的语环境的条件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记忆词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枯燥机械的生词记忆是比较排斥的,这一点在选修课上表现更为明显。案例描述中提到每次上课都要花很长时间复习,是当前泰国汉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改善现状,老师们要不断寻求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音乐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过,老师要注意教学目的是通过歌曲学汉语,歌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汉语水平。
选歌要注意教学对象的特点。如果是小学生教案范文 对外汉语,可以选用儿歌,《生日歌》《幸福拍手歌》不仅歌词简单,还有多语种版本,学生很可能已经会唱母语版本,这样学起来更容易上口,更能增强学生成就感。如果是中学生,可以适度加大歌曲的词汇量,如《过河》《朋友》《一封家书》等常用词较多,句法结构简单,比较适合作教学素材。
选歌还要注意学生的汉语水平。如果是初级水平,可以选择经典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爱》《童年》等,或者网络自创歌曲《对不起,我的中文不好》。这些歌曲简单易懂、初级词汇较多,便于学生识记。如果是中高级水平,可选择的歌曲就更多了,比如《隐形的翅膀》《不说再见》等流行歌曲,京剧、民歌也可以尝试。
目前,教师多是把唱歌作为教学之余活跃气氛的一项活动,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将听歌、唱歌和学汉语三者结合起来,多给学生自由发挥和延伸的空间。比如:(1)学生听歌词,尝试添加拼音和声调,进行语音练习;(2)巧妙用歌词建立类属义场,帮助学生记忆多个相关词语,例如“衣服类”可以选用词缀都是“子”的词语;(3)利用歌词中出现的特殊语言结构,进行相关的语法教学与练习,例如“看月亮爬(上来)”“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可以运用到趋向补语的学习中;(4)利用歌词中包含的文化、交际策略等信息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明月几时有》《一封家书》可以讨论中国人的家庭观。
音乐教学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练习发音、扩展词汇量、了解中国文化,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汉语。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是起辅助作用的教学手段,一切活动要紧紧围绕汉语教学目标,不能喧宾夺主。
思考题
1.案例中老师在打印《老鼠爱大米》歌词的时候,为何要隐去一部分词语?
2.你对案例中老师选用的音乐教学形式有什么看法?
3.你认为使用歌曲教学有哪些好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你认为歌曲教学有哪些局限?是否有妥善的解决方法?
在菲越面前不好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