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埃及文明展,发现我们都错了,象形文字其实是拼音文字
并非每个国家都是文明古国,博物馆也未必非得“博物”才吸引人、才有价值,敞开大门,突出特色,强调互动,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形成逛博物馆的习惯,使长大后的社区居民对本社区文化了解、有归属感,中国最缺的博物馆,或许不是“高大上”的大型馆,而正是加拿大这些并不“博物”的社区博物馆。前言第一章 尼罗河文明之光第一节 古埃及美术的诞生第二节 埃及美的成长阶段第三节 陶器艺术第四节 神秘的象形文字第二章 埃及土地的主宰者第一节 统一之初的埃及美术第二节 建筑艺术的酝酿第三章 法老掌控下的埃及美术第一节 通向天国的阶梯第二节 金字塔余晖中的艺术第三节 灵魂的寄生之躯第四节 黄金时代的浮雕与壁画第五节 社会经济影响下的产物第四章 中王国时期的艺术成就第一节 艺术在发展中成长第二节 多。在建设意向图上,笔者欣喜地看到,这个博物教育主题园区除了灯文化博物馆外,还有温州塘河文化生活馆、温州石雕造像馆、温州老行当体验馆、温州瓯窑博物馆等5大主题馆和一个青灯书院,以及水上戏台、桂花园、环湖石堤、园林步道等配套设施。
买了票进去,一楼门口竖着一个三角标志,注明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
往里面走,是前言。
进去墙上第一块展板,就展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罗塞塔石碑。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直到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发布敕令,关闭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从此就再也没有建造过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纪念碑或者神殿。最后写下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不久后,在埃及遥远南方的一座神殿里发现的。自此世上再无古埃及象形文字。
转折发生在公元1799年,是年7月15日,拿破仑侵略埃及的军队一名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附近发现该石碑。石碑是公元前196年托勒密王朝时代刻制的,上面有希腊字母、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和通俗文字三种对照雕成的。1822年到1824年法国人商博良投入到对罗塞塔石碑的研究,1824年他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商博良是第一位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结构并破译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从而成为埃及学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埃及学之父”。
比如这块残片上面的图形,对应翻译为Rameses,即拉美西斯。
看到这里,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直以来,书本上告诉俺的古埃及文字是象形文字,而这个翻译居然是字母拼音组合的。看完了展览,回来俺就开始网络搜索研究古埃及文字,终于找到这段话:
但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的“象形”与古西方文字的“象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实上古埃及文字中绝大部分图画符号并非以形表意,而是表音符号。实质上类似于字母文字。举个例子来说,在古埃及文字语法中,看起来像是各种鸟的符号,其实跟鸟无关,而是表示不同的的发音。所以所谓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拼音文字。(按:早年中国学者在翻译“hieroglyph”时错误的放弃了直译法,而是比较形象的根据古埃及文字的图画特征,套用汉字造字法中的象形,翻译为象形文字流传至今。)
好吧。到今天为止,俺终于弄明白了,一直以来都被误导了,这里再次明确一下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古埃及文字是拼音文字!!!
那么再看下去,这些假门柱浮雕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也都不是象形了,而是拼音字母了。
当然,站立的这个人是古埃及的一个神。
当今的甲骨文专家、金文专家不认识[仓颉书]、[夏禹书]、[禹王碑]——被古今视为中国八大神秘文字的三篇天书,已成了他们的软肋,他们对三篇上古文字不屑一顾,让他们失去了多次发现夏朝文字和黄帝文字的机会,而愚翁则在破释[夏禹书]、[禹王碑]、[仓颉书]的过程中,获益匪浅,真正了解了夏朝文字和黄帝时代的文字的一些特征,为发现夏朝的象牙文和黄帝时代的石刻文,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完成了中国文字史上的两次重要发现。这块碑长41米,重1200余吨,为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哈特舍普苏特所建,但只完成了石材切割,没有雕刻图案,至今仍留在采石场中,供人凭吊。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上面这段文字神了,勾勾丫丫的居然是描述几种肉啊。
再看这些石碑就释然了。我们看的象形,其实是拼音字母。
两尊雕像。
未完待续。
密封后无氧是不会生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