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语文学科的现代性及当代要求
一个学科的发展必然要由传承与改善来发展。所以我们先要确定“语文的现代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现在在谈及语文学科史时一般会追溯到1902年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然后是国语国文时期语文学科教案范文,再往后才是语文学科。这三个阶段各有各的显著特征:
第一阶段是清政府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采取的应激性改变,这个改变在内容上依然残留着科举教育的痕迹——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古代教育形式最后的一丝倔强。
第二个阶段的民国时期的国语国文教育,才是这个学科真正现代性的开始。因为,在教育对象和服务对象上,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家观念的转变下,随着新式学堂的推广,国文国语教育跳出了过去少数精英以取仕为目的窠臼,转向大众文化的提高——这是最为突出的现代性的体现。而且国语国文在教学内容上确定了以现代文作为主要教学的内容,也决定了这一学科是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立姿态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所以我个人认为语文学科的现代性,首先要强调国语国文时期已经完成的这一独立性。另外说一句,现在在学界似乎流行着一讲语文学科发展史,就从春秋开始,我个人认为这种追溯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语文学科的现代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是前所未有的一门学科。严格地说,并不存在学科概念上的古代语文教育,古代只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因为从语文学科的现代性(普及性、全国性和标准性)上来看古代传统文化教育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简单地说,语文学科的现代性是古代没有的,既然没有就不应该混淆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育之间的界限。打个比方来说的话,“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这个说法其实和“中国古代西装制作史”类似。
第三个阶段就解放后的当代语文时期了。新中国成立后,民国时期的国语国文教育合并为语教育。可以说这种合并本身是一种学科发展的产物,合并后的语文学科在教学上的最突出的就是规范性。逐步完善起来的简体字和汉语拼音即是这种规范性的体现,而随着推广普通话工作进入宪法和教师普通话考核制度的建立,语文学科有了更突出的指向性——通用,规范,标准。
以上的分期虽然还很粗略,但大致上可以呈现出语文学科发展的一个简单脉络。但基本上可以确立为语文学科现代性和当代要求结合下的共识基础。
知道上述内容之后,我们能知道对语文教学研究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而且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哪一个也不能丢掉。如果无视语文学科的现代性, 就容易出现领着学生读古书,写古文,写古诗词的偏差。如果我们忽视语文学科的当代要求,就容易出现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方言吟唱,语文教师带头写繁体字的不规范现象。
在教学研究上国语国文时期的研究者们也在教学上筚路蓝缕有着开创之功。通过近些年对民国时期研究著作的阅读,我发现目前在语文教学中的很多难题,在黎锦熙、夏丏尊、蒋伯潜、胡怀琛、吴研因、高语罕、阮真、章瑞初、何仲英、袁哲等诸多民国学人的著作里都有着相应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些宝贵的遗产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当然,在当代的语文要求下,我们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探索者,为我们所熟知的张志公、庄文中、张寿康、章熊,刘国正等先生就不说了,像潘开沛(《国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程达(《语文学论》)、徐强(《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等等都是语文教师学习的榜样。但我们在肯定和接受这些前人的努力和经验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更高效地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我个人的想法是,必须要在熟知前人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借助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借鉴对外汉语、港台地区和周边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成功经验语文学科教案范文,来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而完成当代要求赋予我们的使命。
对比大豆的收购价我真不知道食用油售价低于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