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真题解析】2021年河南省中招地理试题(选择题1-20)

2022-04-21 22:1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王金婷(1、2) 万钰超(3、4) 张珍珍(5、6)卢昌寿(7-9)肖瑜(10-11)张晓艳(12-14)袁梦迪(15、16)谢鑫婧(17、18)杨艳丽(19、20)

【原题】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宋代翁卷《乡村四月》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诗中描述的场景出现时,地球位于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2.诗中描述的劳动景象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甲 B.乙C.丙D.丁

【命题立意】该题组以中国古典诗词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创设情境查地理知识。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述的劳动景象,将劳动教育渗入其中,体现了生活离不开地理的观点。

【课程标准】1.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题目】1.诗中描述的场景出现时,地球位于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第1题结合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判断时间考查地球公转运动“二分二至”的时间点,“乡村四月”应为公历的五月,地球的运动轨迹在春分(3.21前后)之后夏至(6.22前后)之前。结合地球公转地图上节气的提示,应该选择①段。

【题目】2.诗中描述的劳动景象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第2题结合诗句“才了桑蚕又插田”,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区域。根据诗句中蕴含的农耕时间,当地从事的农业活动有种桑养蚕,种植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春季农忙时节。图中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因此答案选择D。

【备考建议】该题组在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如果学生对诗词蕴含的时节判断不准确,此题答错的概率应该很大。建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在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应通过图表类试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引导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他学科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进行结合,达到跨学科学习,进行学科融合,同时引导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关注与地理相关的各学科素材。例如:关注传统诗词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从地理视角解读古建筑结构、古村落布局等;形成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原题】邮轮是国家工业和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被誉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图3为世界主要邮轮建造国家和邮轮运营公司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世界主要邮轮运营公司集中分布在

A.亚洲B.北美洲 C.欧洲D.大洋洲

4.欧洲发展邮轮建造业的优势是

①工业基础好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廉价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命题立意】第3-4题考查《地球与地图》中海陆分布的知识和《世界地理》中认识区域中的知识。

【课程标准】第3题考查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第4题考查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简要分析总结该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

3.世界主要邮轮运营公司集中分布在A.亚洲B.北美洲 C.欧洲D.大洋洲【试题解析】第3题,全球共有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本题考查世界七大洲的分布,掌握其名称和位置。通过图中游轮营运中心的【△】图例标志,发现集中分布在北美洲地区。故B正确4.欧洲发展邮轮建造业的优势是①工业基础好 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劳动力廉价 ④技术力量雄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试题解析】第4题,欧洲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比较早的地区,欧洲西部拥有德国、法国、英国等工业大国,工业基础好,综合实力雄厚;工业优势是基础好和科学技术发达,而且欧洲的劳动力价格昂贵。故B正确。

5. 2013-2017年加勒比海地区邮轮客运量约占全球的40%,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温带 景色优美

②邻近发达地区客源地

③热带海岛 风光秀丽

④邻近亚洲地区客源地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命题立意】

第5题考查灵活运用七大洲和五带划分的相关知识。

【课程标准】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试题解析】加勒比海位于美洲地区,地处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也可用排除法,排除①④,故选C。

图4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简图。读图,完成6-8题。

6.两国的共同点是

A.位于北温带

B.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

C.黄种人为主

D.经济发达城市多在内陆

7.加拿大铁路线多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B.北冰洋沿岸

C.南部地区D.内陆地区

8.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分布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湿润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命题立意】该题组重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地理位置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分布的特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试题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知加拿大主要位于50°N—66.5°N(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澳南回归线穿过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与南温带,故A错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以白种人为主,故C错误;

读图析图,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五大湖沿岸地区,故D错误。正确答案为B。

第7题,从图可读出,加拿大的铁路线多分布在南部地区。因为该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北纬50°以北,气候寒冷,所以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和的南部地区,再加上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C选项正确。

第8题,从图中可知,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故D正确。

【原题】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出口国。图5为法国地形图,图6为2018年法国电力能源结构图。读图,完成9-11题。

9.法国电力能源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

A.天然气B.核能

C.太阳能D.水能

10.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最适宜水能开发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11.核电站大多建在沿海沿河、地基稳定的地方。法国没有在地中海沿岸建核电站,原因可能是

A.过往船只过多B.保护旅游资源

C.地壳运动活跃D.远离消费市场

【命题立意】第9—11题,该题组考查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典型的不需要“死记硬背”能解答的题目,正确答案基本上全在题干中通过图、表进行解读。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

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试题解析】第9题,从图6饼状图再对照被选答案,可以直接判断出占比例最大的是“核能”,故B正确。考查从资料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0题,“适宜水能开发”地区,需要具备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水量丰富基本条件。这两个条件要求能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此图为黑白地图,从左下角图例中可以判读出法国地形“东南高,西北地”,或“南高北低”,再找到“甲、乙、丙、丁”的位置,甲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并且地势起伏大,故正确答案为A。

第11题,要结合题干“核电站大多建在地基稳定的地方”和被选答案进行判断,法国之所以没有在地中海沿岸见核电站,因为地中海沿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不稳定。故C正确。

【原题】古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图7为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和陕州地坑院景观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陕州地坑院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古村落,被称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的特点是

A.通风良好 B.防潮防湿 C.利于散热D.冬暖夏凉

13.下列关于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多沿干支流分布 ②银川至河口段降水多,古村落少

③多分布在甘肃省 ④历史时期下游多洪涝,古村落少

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4.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合理保护 有序开发 ②增加投入 维护修缮

③整村搬迁 翻新重建 ④加大宣传 提高认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命题立意】12-14题组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情境来源于真实生活,从乡土地理——陕州地坑院的“点”到黄河流域古村落的分布及其开发与保护的“面”,突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生活性、思想性的学科特点。体现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理念。

【课程标准】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试题解析】第12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题目给出了“地坑院的景观图”和图7“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图文结合,学生可由景观图判断该“民居”是“窑洞”,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道题对于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故D正确。

第13题,通过图7,黄河流域古村落的分布状况,能从图中判断“①多沿干支流分布 ”是正确的,“②银川至河口段降水少,古村落少”,甘肃(兰州)古村落少。历史上由于黄河含沙量大,在下游(桃花峪-入海口)形成“地上河”,多洪涝灾害,古村落保留较少。该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故C正确。

第14题,考查“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展现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村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是合理保护、有序开发,增加投入、维护修缮,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故B正确。

【原题】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如图是1949~2016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与总产量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产量随单产提高而增加

B.总产量基本保持不变

C.播种面积明显下降

D.播种面积不断上升

16.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命题立意】第15-16题组,通过选择真实情境:1949-2016 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与总产量的变化统计图和四幅关于农业方面的漫画,考查与土地资源有关的地理知识。同时,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蕴含了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解题思路】第15题,学生通过阅读图8,读可知,我国粮食总产量随单产提高而增加,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先下降初中地理教案范文,后上升。该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能力。故选A。

第16题,“为确保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定了两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漫画可以判断A是土地污染,B是占用耕地,C是农民进城,劳动力减少,土地撂荒现象,D是杂交水稻,属于科技兴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选D。

【原题】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9)。北京冬奥组委始终践行低碳办会,组委会入驻地是由大型钢铁企业“首钢"外迁后改造而成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力争“碳中和”。读图,完成17-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