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_战国春秋_春秋和战国

2019-06-22 16: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春秋和战国_战国春秋_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五个君王,战国七雄却是七个国家。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齐、楚、燕、韩、赵、魏、秦,称“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

关于春秋五霸,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战国春秋_春秋和战国_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缪公、楚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中,晋国在卿大夫韩氏、赵氏、魏氏战胜智氏后,被三家瓜分;齐国被田氏代齐,吴国、越国被楚国兼并,最终韩国、赵国、魏国、田氏齐国、楚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春秋和战国_战国春秋_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末期(东周灭亡前夕)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从数百减少到数十。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诸侯国,分别为燕、秦、楚、齐(田齐)、韩、赵、魏,合称为“战国七雄”。

除战国七雄外,小国尚有宋、卫、东周、中山、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惟中山与他国互王,《战国策》载其国之策(宋襄公一说为春秋五霸之一)。

直到二百多年以后,秦国势力在关中兴起,尽灭战国诸雄,齐国才被秦国灭掉。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号称“人屠”,为秦昭王征战六国,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虽然在此后的邯郸战役中,赵国在魏楚联军的帮助下击败了秦军,但赵国主力被灭,而赵国是战国晚期唯一军事实力能与秦国比肩的国家,自此东方六国已无一国能单独跟秦国对抗,这极大的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战国春秋_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_春秋和战国

战国初期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史记)战国七雄,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 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 乐不思蜀:刘禅 毛遂自荐:毛遂 围魏救赵:孙膑 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 第 6 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西周灭亡 周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 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战国中期

春秋和战国_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_战国春秋

田光认为还有一线生机,就是派刺客刺杀嬴政,造成秦国内乱乃至分裂,再联合齐、楚瓜分秦国。赵、韩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夏朝君(jūn)主(zhǔ),称“后”,史称夏后氏]禹:姒文命启:武则天废唐建周时,被追尊为齐圣皇帝太康仲康相羿:又称后羿[yì],原为有穷部落首领,篡位寒浞:羿的家臣,篡位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姒履癸[商朝君(jūn)主(zhǔ),称“王”]汤:子天乙,又名子履太丁外丙仲壬伊尹:篡位太甲:太宗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宗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王[周朝君(jūn)主(zhǔ),称“王”]*周文王姬昌:武则天废唐建周时,被追尊为周始祖文皇帝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喜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湦周平王姬宜臼周携王姬余臣:与周平王并立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釐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王子姬颓:也称周废王周襄王姬郑周王子姬带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周王子姬朝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囏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附:诸侯国1.楚2.吴3.越越王姒允常越王 菼执越王 姒鹿郢越王 盲姑越王 姒朱勾越王 姒翳越王 姒诸咎越王 姒错枝莽安 姒之侯越王 姒无颛越王 姒无强4.魏5.赵6.韩7.燕8.齐[秦朝:不是秦国。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奉阳君、韩徐为已经同意进攻秦国,主张连横的苏脩,朱婴都已秘密地住在邯郸,我又说服齐王去瓦解苏、朱的连横阴谋,诸侯共同对成攻秦的同盟,于是秦国就派苏脩去说服诸侯,不要他们接受联合攻秦的主张,而把齐国当成牢不可破的友邦,并要求齐国出兵攻魏,我就以死去力争齐国不攻打魏国。前328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秦惠王派张仪和公子华一起攻打并占领魏国蒲阳,机智的张仪立马让秦惠王把到手的蒲阳归还给魏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年代,派公子繇到魏国做人质,并且趁机对对魏王说,秦国对魏国这般优待,魏国必须得以礼相报。

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入侵燕国,燕王死于混乱中,但齐军军纪败坏,不久后就被迫退兵,燕昭王在国人的拥立下成为新国君。从此齐燕成为世仇,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希望振兴燕国,洗雪耻辱。昭王在位时期,重用了乐毅、苏秦等贤才,大大增强了燕国国力,并任用秦开为将,大破东胡和箕子朝鲜,将今辽宁大部地区和鸭绿江下游地区纳入燕国版图,箕子朝鲜被迫从辽东迁徙到鸭绿江以南。

战国晚期

楚怀王贪图小利而违背纵约,与齐断交而与秦结盟,被东方五国孤立,在垂沙之战等战役中受到齐国等国的沉重打击。后秦背盟攻楚,并在两国盟会中俘虏楚怀王,至楚顷襄王时,秦军攻陷楚郢都,占领了楚国最初兴起的荆襄地区,楚国自此一蹶不振。齐国经过威王、宣王两代国君的努力,在齐湣王时,国势达到鼎盛,一度与秦国并立为东西二帝,灭亡了占据淮河流域富饶土地的宋国,并且屡屡背弃承诺,侵略、欺凌诸侯,尤其是灭宋后不信守分割宋地的许诺,导致各国对齐国极为不满。燕昭王采用乐毅的策略,任用苏秦在齐国实施反间,组织五国联军向齐国反击,齐湣王被杀,齐几乎亡国,仅存即墨、莒两城未被攻陷。燕昭王死后,燕惠王猜忌乐毅并用缺乏才能的骑劫取而代之,齐国大将田单用火牛阵收复失地,但齐国国力大衰,之后采取亲秦政策,再也没有积极参与战国晚期的国际事务。赵胡服骑射,灭中山,战国后期为三晋中国力最强盛,但后来在长平之战,赵军被秦军打败,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赵自此无力抗秦。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由于秦国的势力逐渐庞大,秦王统一天下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公元前241年,赵庞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组成了最后一次合纵,以楚国春申君为帅,合兵对付秦国。之后由于秦军洞悉了楚军低下的士气和战斗力,率先进攻楚军,楚军未战先逃,抗秦联军失败,各国也都收回自己的军队。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结局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