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时间和经过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
主讲人: 姜鸣
据8月20日上海图书馆演讲实录整理
晚清是中国社会激烈动荡变迁的时代。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批先行者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提起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李鸿章、左宗棠这些名字,大家耳熟能详,但他们的视觉形象是怎么样的呢?许多人并不熟悉。随着大批老照片被发掘,我们开始对他们的音容笑貌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那个远去的年代有了更加深刻而亲切的印象。
为什么研究老照片?我的体会,一是观相貌,看看那是一张怎样的面容;第二晓民俗,当年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细节;三是知变迁,让我们知道曾有一段怎样的发展过程。
我今天主要是围绕着1850-1900年这段时间,西方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并逐渐为官方和社会各界接受,清朝上层统治者几次重要的摄影活动为线索,介绍一些官员们的形象,介绍总理衙门大臣的形象,介绍醇亲王巡阅北洋海军、李鸿章访问欧美等等故事,加深大家对中国近代历史在曲折中蹒跚前行的认识。
null
2015年华辰春拍上,1879年,李鸿章会见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访华的原照出现了,估价1.5到2万,成交价40250元人民币。这是一张当年的原照,品质非常好,保存得也很好,是天津摄影师梁时泰拍的。照片左下角有梁时泰的签名,还有一位美国收藏家弗兰克·乔治·卡朋特的签名,他用原底印制这张照片,把名字做在印片上,可谓传承有序。
null
这张照片也出现在2015年华辰春拍。1912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唐绍仪组建了第一届内阁,这是内阁部分成员,包括蔡元培、宋教仁、唐绍仪、段祺瑞、王宠惠,原底洗印。成交价14950元。
早期的摄影简史
1887年5月8日翁同龢在日记里记载,这天他和孙家鼐、徐郙等五人在孙家鼐家里拍照,自谓“余生平未照相,至此破格矣”。……很多人以为翁同龢是一个改革开放人士,其实翁很保守,拍照都是破格了,显然此前他坚守过不拍照的信念。遗憾的是,这次拍的照片迄今尚未获见。
照相术是1839年由法国人达盖尔发明的,当时采用银板照相法,用一块镀有薄银的铜板,洗净抛光,放入有碘溶液或者碘晶体的箱子,让碘蒸汽与银发生变化,产生碘化银,然后装入暗盒,进行拍摄。拍这样一张照片需要30分钟曝光,再用水银蒸汽显影,最后放在热的浓食盐溶液中完成定影。这是最早的照片,那种照片每张都是单版照片。
下面这张照片是达盖尔银法制成的清代满清女子的照片,做完后是一张铜版画,镶在镜框里,是化学的方式把影像保留下来。
▼
null
再看下面这张,1844年10月24日中国和法国双方代表在广州阿基米德号军舰上签署《中法黄埔条约》时,法国人于勒·埃迪尔拍的耆英和法国大臣拉萼尼的合影,现在看上去非常暗淡,品质较差。
▼
null
当时拍照的成本很高,一个人要保持30分钟不动,也比较困难。1850年英国人阿切尔发明了湿版火棉胶摄影法,把火棉胶溶于乙醚或酒精,再把碘化钠和少量的溴化钾与火胶棉均匀混合,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再将玻璃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具有感光作用的碘化银和溴化银晶体。趁湿装在照相机的暗合里,然后去拍照。这种方式,摄影师要带着帐篷作为暗房,在帐篷里将火棉胶涂在玻璃板上,涂罢即拍,曝光时间大大缩短,并且形成了底片,可以再印制出若干份照片来。副片和正片开始分离。
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湿版火棉胶的技术在摄影界独领风骚。但还是很麻烦,所以到了80年代就被工业化生产的溴化银干片取代。后来又用胶片,不再用玻璃底板。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上海、广州、天津出现了很多专业的照相馆。
这张照片是1867年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上的景观,画面里有四家照相馆。此时的香港,拍照已变成商业活动,同时有一些非职业摄影师人群,比如外交官、传教士、军人,首先成为相机的使用者。华人中也出现了职业摄影师。官员、商人业余时间也玩起了摄影。
于是俺们厂里买了好多跟废品差不多的浙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