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学什么 五代南汉国历史的“考古拼图”
南汉国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南方的一个封建地方割据政权。南汉国疆域东至今广东福建之交,北抵湖南郴州,西控广西大部,南逾海南岛,周边与闽、南唐、楚国和少数民族政权大理等地方政权相邻。自刘岩以降,南汉历三世四主,凡五十五年。资治通鉴学什么宋开宝四年(971)被北宋所灭。有关南汉的记载,见于北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清代学者梁廷楠的《南汉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五代南汉国的历史。20世纪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学界通过历史文献,对南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兴王府建设、海外交通贸易等开展了广泛研究。
近日,记者就五代南汉国的考古发现、南汉时期广州城的发展变迁等问题,采访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
岭南地区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有关南汉国的考古发现主要有哪些?
易西兵:南汉国历史不长,但在五代十国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也是广州以至岭南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关于南汉国的文献记载不多,因此考古发现对研究南汉国历史尤为重要。广州曾作为南汉国的都城,留下的遗存比较丰富。清末民初时期,广州的小北一带发现南汉国的砖室墓,出土了买地券。1954年,南汉中宗刘晟昭陵的发掘,是南汉考古的第一个重要发现。近年来,我们在配合广州城市建设开展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发现了一批南汉时期的考古遗存,包括王宫御苑、城墙、王陵、臣民墓葬和其他建筑遗存。
早在20世纪90年代,广州就曾发掘南汉的水关遗址。2000年以来,陆续发掘了南汉王宫一、二、三号宫殿和池苑遗址,这些发现揭开了南汉王宫的神秘面纱。2002年,我们在北京路发现了南汉道路遗址;2007年发现了南汉城墙遗址;2012年和2015年在东风中路和中山四路分别发现了南汉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此外,在芳村发现了南汉宝光寺遗址,在环市路以北发现了五代南汉时期的建筑基址。
南汉王陵的考古工作始于广州石马村的昭陵,1954年发掘,出土了10多件青釉瓷罐和100多件灰陶罐,更为重要的是,发掘出“乾和十六年四囗兴宁军囗”字样的砖。考古学家麦英豪先生结合相关文献,确认了该陵墓是南汉中宗刘晟的昭陵。2003—2004年,我们在广州大学城发现了南汉德、康二陵,出土了康陵哀册文碑,是南汉考古的最重要发现之一,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在广州古城周边还发掘了一批南汉臣民的墓葬,特别发现了三件买地券,加上原来留存于博物馆的两件买地券,对于南汉时期的民间信仰及城市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广东阳春,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南汉时期的铸币遗址,为研究南汉铅钱的铸造史提供了明确信息。在广西桂林、贺州、梧州等地,还留存有南汉时期的石刻造像、铜钟等史迹。
买地券体现当地民间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这些考古发掘来看,您所认知的南汉时期广州城格局是怎样的?
易西兵:从目前发现的考古材料分析,南汉时期广州城仍然是以唐代广州城为基础,南汉王宫的核心区域位于今天的南越国宫署遗址范围内,这里一直是广州官府所在地。如今的北京路就是当时的城市中轴线和“御道”所在处。在广州城西,早在唐代已有大量外来人口居住,是广州重要的商业区,南汉时期这一区域依然是繁华的商业区。
南汉广州城的重要发展是“新南城”,既与珠江的北岸向南变迁有关,也与广州的海外贸易有重要关系。资治通鉴学什么南汉时期,广州城周边建设了许多离宫别馆,史称“宫城左右,离宫数十”。目前已知的金石等文献出现的宫署有十余处。此外,南汉崇信佛教,在广州城周边建28寺。同时,还开凿了兰湖、西湖、玉液池、明月峡,并堑东濠防御宋师。在康、德二陵附近还发掘了可能是“昌华苑”的建筑基址。
动画电影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