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中日开战是什么结果 投诉:淞沪会战80周年|中国媒体报道中的淞沪会战 国家公务员

2018-01-29 18: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日再次开战结果怎样_日本网友解放军_中日开战是什么结果

山东便民网: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各界同仇敌忾,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抗战。文教、新闻和出版界更是责无旁贷,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申报》、《大公报》等各大报纸均不辱使命,鼎力声援抗战、劳军、劝募国债、捐款、收容遣送难民等;杂志方面,除《良友》、中华图画杂志社的号外《战时画报》等大型画报成为抗日救亡的舆论高地外,专门以战事为题材的十几种摄影画报,如《抗敌画报》、《抗战画报》等雨后春笋般出现。

《科学画报》

中国科学社主办的半月刊《科学画报》于1933年创刊,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综合性科普期刊之一。社址在原法租界内的亚尔培路533号(今陕西南路),由位于福煦路(今延安中路、金陵西路)的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负责印刷和发行。

《科学画报》封面

自平津沦陷,沪战突发,我国两大文化中心区的科学事业遂在敌机炮火之下,遭受绝大的威胁和破坏。科学人的头脑是冷静的,而意志是勇敢的,到此民族的生死关头,哪一个不是热血奔腾,哪一个不愿牺牲到底,然而因为平时在国防方面缺少密切的联系,临时遂不能发挥其集体的力量。

科学是建设的工具,也是国防的利器。飞机大炮固然是科学的国防,但化学工业与其他重工业均可立刻改成兵工厂;科学化的农业足以改良品种,增进粮食,巩固后方;地质与生物调查所以开发天产,增加国富;医药卫生赖以救护将士,维持民族健康;甚至气象天算物理等纯粹科学亦为军事动作及运用兵器之不可或缺的助力。现代的国防必须有科学为后盾,才能持久。

杨孝述《在民族抗战中的科学工作》

著名动物学家秉志在随后一期《科学画报》上发表了社论《如何利用国内之科学家》:

吾国今日之抗战,具誓死靡他之决心。战胜不喜,战败不惧,以期长久坚持,而收最后之胜利。国内之科学专家,各本所长,可以效力于国家之处者甚多。愿政府利用此种专才,以增加战斗之实力也。

从《科学画报》在 九一八 六周年纪念日所做的开战首月回顾中,可以看到上海战事的惨烈:

日军迭次增援,军舰达百余艘,陆军五师团,海军万余人,飞机二百余架,倾全国精锐,大举侵略。日本海军更炮轰我沿海要塞,封锁我全国海岸,大队飞机不时袭击我各省重要都市,对于非战斗之妇孺难民、红十字会及文化机关亦滥施轰炸,以遂其征服大陆的迷梦。我淞沪守土之忠勇将士,在沿江海狭窄之地带,暴露于敌舰炮火敌机弹雨之下,前仆后继,浴血抗战,迄今扼住阵线,且迭予敌人以重大之打击,其牺牲精神之壮烈,实堪彪炳日月,垂万古而不朽。

《科学画报》中关于淞沪会战的报道

中国科学社克服了战时的种种困难,虽然自1937年11月1日起被迫由半月刊改为月刊,但仍坚持出版,尽量保持杂志的原有特色和风格,内容上还是以机械电工、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知识,以及世界各地最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为主导。

《科学画报》报道的科技知识

淞沪会战爆发后,《科学画报》仍延续开战之前有关钱塘江大桥建造工程的系列科普报道,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笔,自10月1日起连载六期直至大桥被日军炸毁,体现了国人抗战不误建国的坚韧意志,实属难能可贵。

《钱塘江大桥的炸坏情形》

《战时特刊》的内容涉及与战争相关的各方面知识,诸如战略与战术、矿产资源、枪炮的原理与应用、空军与防空、军舰与坦克、化学战与防毒、战时卫生与常识等等,对提高战时国民的军事素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画报 战时特刊》

中日再次开战结果怎样_中日开战是什么结果_日本网友解放军

分类目录

在淞沪会战的过程中,《科学画报》在普及武器装备和战术知识的同时,也通过照片和图画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坦克部队、炮兵阵地和中日战机空战的情景。如《未来之空战》一文的首段写道: 我国空军成立未久,战斗员人数也不甚多,但自抗战以来,迭奏肤功,时有击落敌机之捷报,推其原因,一由于我军之忠勇善战,一由于我机之速度高出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