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对中国乒乓球评价 口述|徐寅生:上海何以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摇篮”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它是从网球演变过来的,故有“桌上的网球”之称。 1926年,在英国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并开始举办世界锦标赛,规模由小到大,逐渐成为受人欢迎的竞技体育项目。
乒乓球是从哪里传到中国来的?有的说是从欧洲,最初是在上海的教会学校等洋人的圈子里玩起来的;有的说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上海人打乒乓,直握球拍,和日本人相似,很少有像欧洲横握球拍打球的人。从这点分析,从日本传过来的说法比较靠谱。
民国初年上海市民在打乒乓球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青年也踊跃参加乒乓球运动
上海获得了先机,乒乓球很自然开展得比其他城市要好。上海人打乒乓球照理说受日本的影响较大,但从以后的发展情况来看,上海人跟日本人走的不是一个路子。同样是直握球拍,日本人使用长方形球拍,握拍方法僵硬,限制了手腕用力,反手击球比较困难,只能依靠正手进攻,所以被称为“独角龙”。日本人打球的动作大,速度较慢,从小孩到世界冠军,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多少年不变。
上海人打乒乓球,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演变成为用圆形球拍,握拍方法顺其自然,手腕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打法各种各样,各显神通。中国人聪明、智慧,接受新鲜事物快,引进、学习外来的东西,不单纯模仿照搬,跟在人家后面转,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同样反映在上海人打乒乓球上。解放前,上海已有薛绪初、傅其芳等直拍进攻打法的好手自成一派。他们在全国以及远东、亚洲的比赛中初露锋芒,并影响着后人的技术风格。
我是在小学读书时对小小的乒乓球发生兴趣的。那时学校设在弄堂里,没有体育设施,只能在地上用粉笔画个长方形的框当作乒乓球台,有时蹲着有时站着打。直到上中学时,才见到一张没上油漆的球台,条件算有了改善。随着水平的提高,我就到处去找打球的地方。外国对中国乒乓球评价
少年徐寅生
上海有个精武体育会,我第一次在那里看到永安百货公司队和邮电局队的乒乓球比赛。上海名将刘国璋的直拍快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上海还有不少私人经营的乒乓球馆,里面放上几张球台,出租给人打球。还有教练和陪打,不过请他们打球需要付费。球馆也会举行一些比赛,延安路上的太湖乒乓球馆曾举办过民间高手乒乓球比赛,在不大的馆内临时搭起看台,观众需买票进场。
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上海群众性乒乓球活动广泛地开展了起来。上海工人文化宫那里摆着六张球台,很多职工和球迷到那里活动,打球的人排着队打擂台,三分球决定胜负。我也想方设法拿着“会员证”待发证明函,混进去打擂台,接触到了五花八门的打法。上海市的乒乓球赛特别多,尤其是体委组织的全市性的赛事,各行各业都组队参加。我曾代表学生队参加过比赛,还获得过上海市第三名。
1953年,中国乒协成为国际乒联的正式会员,中国队参加了世界锦标赛。听到了这个消息,我开始做起了“乒乓梦”。1956年,上海市体委决定在上海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设立乒乓球专业,开始向国外职业化俱乐部的形式靠拢。我与杨瑞华(上海汽轮机厂职工,曾获全国锦标赛第三名,参加过1956年东京世乒赛)成了第一批学员,开始了强化训练。那时我们常用“红队”的名义,与上海高手组成的“蓝队”对抗,水平相当,相互促进,类似男子排球队与复旦大学队的比赛,成了吸人眼球的赛事。
等到我进国家集训队,准备参加1959年德国世乒赛时,中国男女队已经从乙级队上升到甲级队第三名,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第一代国手有来自上海的王传耀、孙梅英,以及后来参加世乒赛的杨瑞华。他们的直拍快攻打法让人耳目一新,为后人攀登世界高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59年4月,来自广东的容国团一举夺得了德国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打开了中国运动员通向世界冠军的大门。
巴菲特好像是靠炒股发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