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 2018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

2018-01-28 17: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什么_小学教师证考试科目_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

2018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与能力当中的一个常考点。其中的出题方式多以单选题和简答题的方式呈现,考查对于每条规律的理解,要求同学们正确把握每条规律的具体表现以及对应的启示。

一、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就比如,小孩子一定是先会爬再会走再会跑,不可能连走都不会就直接跑。也就是发展的过程有一定的顺序性,发展过程是不可跨越不可逆的。

因此,顺序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能“陵节而施”。学记当中的“学不躐等”也是顺序性的体现。

二、阶段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_教师资格证考试考什么_小学教师证考试科目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的是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简而言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内容和方法,教育者采用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对应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不能搞“一刀切”,即不能对所有的阶段用一套内容一套方法。

三、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即,同一机能不同速。比如就身体的成长而言会经过两个快速生长期,青春期和婴儿期,而其他阶段的成长速度相对缓慢。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即不同机能不同步(有早晚、先后),比如身体和心理并非同步发展,身体的各个方面,心理的各个方面也不是同步发展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

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都有一个最适宜形成的时间即“关键期”。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四、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比如,盲人的眼睛看不到了,但是听觉触觉都异常灵敏。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比如,像霍金、史铁生、张海迪等人的身残志坚。

小学教师证考试科目_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_教师资格证考试考什么

因此,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指的是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比如,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都不同

因此。教育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扩展阅读>>>【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介绍】【非师范生怎么报考广东教师证考试?】

大牛教育,有的不仅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