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门票 [转载]宛平城内 初次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附
多次骑车穿过宛平城,知道城中间有个面积巨大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入内参观。前些时候特意去了一趟,就为了重温一下那段悲哀动荡的历史时刻。
从我家到卢沟桥倒也不远,约莫半小时左右就能到了。不过走着走着还是被周遭的环境弄的有点郁闷,张仪村路走到后来是越来越脏,估计是因为周围有新楼盘的缘故,漫天遍地的黄沙暴土,来阵风,眼睛都睁不开。
宛平城南城墙,初来此地的朋友不妨专门绕个弯去看看,因为城墙上至今还留存有当年日军炮火留下的弹痕。姥爷家原本住在卢沟桥一带,因此原先这附近有不少亲戚。又一次在饭桌字上听三舅说宛平城从前从里到外都破极了,是后来才给修成这样的,想到这崭新到看不出历史年代的城墙,我当然能明白这点。不过具体说到这弹痕,它又是怎么能在翻修的时候做到完完整整的保护呢?不解啊。
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位置大约在宛平城的正中央,参观并不需要门票,不过需要你随身带着身份证。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门票刚去的时候我还想着找窗口,结果向门口的保安GG打听才知道原来票就抓在他的手里。在给对方亮过身份证之后,顺利拿到门票。小保安根本没正眼瞧,痛痛快快的把票递给了我,因此我估计,即便你忘了带证件,想要拿到门票应该也不成问题,不过也就是得多说几句好话吧。
纪念馆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展厅,参观者进大门之后应左转,按顺时针走参观各个展厅。
尽管从小到大一直被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抗日主义”教育,不过大家对那段历史的了解究竟有多少?上中学时我学的是文科,不过兴趣多集中在世界历史,后来学到中国史,就觉得兴味索然。倒不是因为中国历史无聊,只是因为zz原因,书中的中国史多以满清、民国的傻x和党国的牛x为述说主题,实在有悖历史的本源,让人心生抵触。不过为了考试,该背诵的东西还是得硬着头皮背,只不过高考一过,就在2,3各月的时间里将他们忘得一干二净了。
扯远了,说回纪念馆。八年抗战,大小战役无数,叫得上号的将军也不少,若对他们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想来这里参观的兴趣会减弱很多。惭愧的很,虽然背了1年的中国史,我的历史知识却在这些展览和文物面前油尽灯枯。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时官方重点宣传的战场和军官不过寥寥,因此人们熟识的也不过就那么几个。因此如果之前没有做足功课,那么来到这里,看到一个个高级军衔旁边的陌生名字,想必你会跟我一样有些无可适从。另外,作为纪念馆,我觉得这里做的也有欠妥当。大面积图片和说明文字,让我觉得没有太多仔细阅读的兴趣。想看这些,回家翻书就好了,何必非得赶来这里看呢,更何况,我还得站着……
很多东西,看书里的图片还是不够真切。比如下面几张图。
东北抗联和日本关东军所用武器只对比,高下立断。一边是片刀,一边是机枪,夸张点说,在这种武器装备的巨大差异下,抗联军人的对抗简直如同白白送死。即便是火药武器,抗联所使用的手枪也能让人一眼看出其简陋不堪。对武器不甚了解,不过我想如果短兵相接,这小手枪的威力和稳定性甚至要比那把大刀还要弱上不少。
这个我记得是中国护士在战场上用过的手术刀,医护条件可见一斑,731部队用来杀人的东西甚至都比咱救命的家伙精密细致。我想,历史卷走的那批军人当时肯定明白自己身处何等的困境,不过他们大概压根不会了解,当后人读到他们曾经的经历时,心中会是怎样的惊诧和翻腾。
38式步枪,应该就是俗称的三八大盖吧。忘了从哪听来的,说日本人在二战期间变态的强调射击精准度,因此固执的使用非自动步枪,从而一再拖延了自动式步枪的研究计划。后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皇家武士每发射一发子弹美国大兵都能往自己的阵营送来好几发时,仗却已经都快打完了。
三八大盖在日本本土时没有“盖儿”,“加盖”是它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之后的事儿。为什么呢?众所周知,日本是海洋国家,气候湿润,而中国东北毗邻蒙古,时有风沙光顾。日本人起初设计38式步枪时估计根本没想到过将来要去侵略中国,因此并没有针对大陆市场“特别订制”,机件精密,但是很容易故障,进点沙子就不灵,让日本兵吃了不少亏。后来,为了防风沙,才特别在后头设计了这么个“盖子”,38大盖因此得名。
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