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南宋怎么灭亡的 生活趣事2027/清朝皇帝为何诋毁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

2018-01-19 20: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南宋怎么灭亡的_南宋为什么会灭亡_元朝

关于抗金英雄岳飞本来是没有争议的英雄人物,然而,近来却出现否定和诋毁岳飞的思潮。其实,这种思潮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三百多年前这种思潮就甚嚣尘上,尤其是清朝皇帝,更是极力否定和诋毁岳飞,并把否定和诋毁岳飞作为当时大清王朝入主中原的理论基础。这个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那么,这位被人称为开创康乾盛世的一代大清天子是如何否定和诋毁岳飞的?而他为什么如此不遗余力地否定和诋毁岳飞呢?

若问康熙是如何否定和诋毁岳飞的,就请看康熙的是怎么说的。康熙曾经写有一部《御制文集》,这部文集中有一篇名叫《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文章,其中说道:“金兵破辽之后,兵已满万,人强将猛,非宋之所敌,明矣。备责不能卧薪尝胆,以雪父兄母后之仇,则高宗何辞?若论李纲之忠言不听,岳飞之丹诚不用,设使谏行言听,则必胜金兵于朱仙,生还二帝于汴京,朕实不信也。何也?根本已久不固,人心已久不一,上无惯战之良将,下无用命之士卒,天下虽有勤王之名,真伪莫测,虚实难分。高宗久在金营,孰强孰弱,自有切见,若使复仇雪耻,再整江山,实不能也,势使之也。孟子曰:“寡众弱强不敌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说,北宋亡于金兵,并不是宋高宗赵构的过错。有人说宋高宗如果听从宰相李纲的忠言,信任岳飞的忠诚,就能大胜金兵于朱仙镇,迎接徽、钦二帝返还汴京,但是,我实在是不能相信这些话。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北宋的帝王基业早已就不稳固了,天下人心也不能统一,朝廷上没有能征惯战的良将,军营里缺乏冲锋陷阵的士卒,而天下虽有人大张旗鼓地说来勤王,但却是真的假的不能预料,虚的实的难以分辨。宋高宗长期身在金营,究竟是谁强谁弱,他必然自有主见,如果说要复仇雪耻,再整江山,实在是不可能,这是当时形势致使的结果,正如孟子所说的:“寡众弱强不敌也。”

难道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像康熙这样所说的吗?难道宋朝真的“上无惯战之良将,下无用命之士卒”吗?其实不然,康熙对宋金战争的历史没有深入了解,只是怀着民族偏见,以胜利者的口吻,用明清对峙的历史为由头,发了一通议论。时至今日,有些人还是步康熙之后尘,否定和诋毁岳飞,为宋高宗和秦桧的降金乞和政策做辩护,他们的理论和康熙这篇文章实在是如出一辙。

其实,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当时金兵初入中原时,就曾遭遇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太守王禀指挥的太原保卫战,则是当时最悲壮的一幕。宋军两次救援太原的失败,其实已决定了开封失陷和北宋灭亡的命运。这其实不过是金兵初入中原而北宋军队措手不及的乱象。

后来,南宋初立,宗泽以东京留守的身份,事实上主持前沿军事,情况就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建炎元年,即公元1127年初冬到翌年春天,金兵在灭辽破宋之后,正值兵威强盛,又在善于野战的完颜宗翰等人指挥下,对开封发动了最凌厉的攻势,但遭受严重挫败。这与北宋末年的开封失守形成鲜明对照。

宗泽原是根本不懂军事的文臣,并且已至七十高龄,行将致仕,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负起救国重任,并且迅速地从军事外行转变为内行,成为宋朝最优秀的统兵文臣,难道就不认为可敬和可贵?后来宗泽准备乘胜大举北伐,却不幸因心力交瘁而病终。但即使他死后,金军仍不敢进攻开封,这也同样证明了宗泽重整的军威。

宗泽的逝世,南宋抗金战局发生逆转。宋高宗兵败数千里,出现了自黄河退到大江的悲惨局面。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金兵渡江作战,又遇到宋军的顽强阻击。韩世忠指挥的黄天荡之战,大败金兀术的十万金兵。此时,岳飞指挥下的岳家军一举克复建康,将金军全部赶出江南。南宋怎么灭亡的但张浚不听曲端、吴玠等将的忠告,轻率地在富平举行大规模会战,又使宋朝丧失陕西的大片土地。

南宋怎么灭亡的_南宋为什么会灭亡_元朝

但在绍兴元年,即公元1131年,张荣率领抗金义军在缩头湖一战,大获全胜,迫使金兵退到淮水以北。于是,金兵倾注全力攻打四川,吴玠指挥宋军在当年的和尚原之战和仙人关之战,使金军蒙受自灭辽破宋以来的两次惨败。岳家军此时又收复襄汉六郡,两年后又再次北伐。而金兵在绍兴四年冬进犯淮南遭到失败,这一切都标志着金兵的威势的进一步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