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 “空间、图像、思想:壁画研究的维度和方法”学术研讨会
原标题:会议综述|“空间、图像、思想:壁画研究的维度和方法”学术研讨会
2017年12月28日,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协办的“空间、图像、思想——壁画研究的维度和方法”学术研讨会暨《壁上观——细读山西古代壁画》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新书发布会及开幕式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教授首先介绍了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引展、策展、布展历程,阐述了对博物馆设计、展览规划及博物馆社会职能等方面的思考,指出博物馆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院长李星明教授为此次会议致辞,并受葛兆光教授委托,代为陈述了主旨发言。葛兆光教授在思想史与文化史的研究中,关注历史进程中寺观壁画与墓室壁画中图像的主题变化能否折射出社会观念、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变化的问题,从对地上寺观壁画与地下墓葬壁画之间差异、寺观与墓室的空间结构、壁画的“粉本”及摹写之后、普通画匠与天才画家之间关系等问题的观察,提出如何“让图像开口说话”、如何“让图像成为文献”的思考。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春生和北大培文总裁高秀琴也分别致辞。
本次会议共有18位学者在作了主题报告,围绕中国古代壁画研究,从美术史、墓葬考古、宗教与社会等领域展开交流与探讨。
第一场会议
发言人共4位,从“观看”的角度探讨图像的传播与观念的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尹吉男教授从黄易《登岱观摩崖碑图》、《嵩洛访碑廿四图》等图像资料切入,从旅行者的文学、游记写作到20世纪之后考古发掘引起的学术写作等关系进行阐述,逐层解析了“原作”与“复制品”的传播、图像向文本的转化过程以及观看者的视角等问题。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从对汉至宋元时期墓葬壁画主题的观察,展开对“生死观”与葬俗在不同时期变化的探析,并引出关于古代墓葬壁画图像传递出来的思想与观念,被今人认知系统重构及对因果关系的思考。
上海博物馆王樾博士通过对东西方绘画中出现的共同主题——仪仗出行——的观察与比较研究,引出对社会“等级”观念的图像表达起源、发展轨迹等问题的思考,并注意到其表达方式关照着观看者的需要。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黄小峰教授从潘絜兹《石窟艺术的创造者》这一绘画作品带入以壁画为主题、以对壁画的视觉呈现作为叙述核心方式的解读,并回溯古代绘画中特殊的“画中画”题材,通过对明代绘画及文本记载中壁画图像在社会公众空间的视觉呈现的分析,讨论了壁画与城市生活、寺院宗教空间、商业活动场所的关系等问题。
第二场会议
发言人共3位,从墓葬壁画中的“分科”、主题及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岩教授对北朝隋唐时期墓葬壁画及葬具上出现的图像母题如“人物”、“山水”、“台榭”、“花鸟”等进行梳理,探讨了中国早期绘画的“分科”问题。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李星明教授通过对唐代文献史料、佛教经变画及墓葬壁画等材料的梳理,对唐代山水画及其绘画观念与佛教思想的关联问题进行了阐释,认为唐代山水图像与佛教文化空间有着密切的交集,而这一问题的本因正是由于当时重要的山水画家与高僧之间的密切交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以太原金胜村6号唐墓为例,对唐墓壁画中的“渊明嗅菊”与“望云思亲”这两种图像题材进行考辨,通过缜密论证,提出对太原金胜村唐墓墓主身份的新认知。
第三场会议
发言人共6位,分别对寺观、墓葬壁画与社会动态、文化溯源及其绘画表现形式,壁画墓的揭取与保护等问题进行论述。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张庆捷研究员从思考墓葬壁画的制作目的及“为谁而作”这两个问题出发,在北魏平城墓葬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梳理了7座纪年墓、5座无纪年墓及9例木棺板画资料,概述并分析了北魏平城墓葬壁画中常见的佛教图像、“人(兽)面兽身图”、“伏羲女娲图”、墓主图像及牛车出行图等常见题材在墓葬中的位置及特点,指出太和之后,墓葬壁画题材的变化可能与政治改革及汉化制度的推行有关,这些画面反映了鲜卑生活及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宋金
那就让它误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