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您可能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计划解决学业成绩问题的过程。如何专注于教学设计?为了让你的写作过程更简单方便,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写吧!跟大家分享一下地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优秀地理教学设计1
指导思想:
新课标下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主动探究,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索思路,收集相关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思路。”基于此理念,本课将通过学习“欧盟”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建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欧的范围和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国家和首都,了解该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
2.学院使用地图和统计图表来说明欧盟在该地区的作用及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在了解欧盟的基础上了解经济联盟的优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教学要点:
欧盟在西欧的作用及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欧盟的学习,学生可以从西欧共同开发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口袋国家”和欧盟的信息。
教学设计:
【创建场景,导入新课】
2004 年是“中法文化年”。一系列活动于2004年10月10日在中国拉开帷幕,2005年7月结束,历时近一年。展示一组幻灯片:紫禁城中午门前音乐会的辉煌舞台,法国巡逻队的飞行表演,阿尔弗雷德·西斯莱法国印象派画展“莫里桥”,法国艺术,烟花汇演和其他精美图片,让同学们认识中法两国的亲密关系。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今天我们将了解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西欧。
课堂活动一:走进西欧
老师:展示幻灯片“西欧在世界上的地位”,突出西欧。
学生:查找图片并分析西欧的陆地和海洋位置以及纬度位置。
西欧位于欧亚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相望的非洲。
纬度位置:中纬度
老师:展示幻灯片“西欧”,了解西欧曲折的海岸线,破碎的大陆轮廓,众多的半岛、岛屿、内海和边缘海。
学生:查阅《西欧地形图》;分组寻找西欧的主要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和海峡。
学生:派代表点击课件,师生共同点评。
点击“English Channel”位置,
老师:展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图片,播放预先录制的录音。
“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连接北海和大西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被誉为“世纪工程”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该隧道于1994年5月6日正式建成通车。从此,天空成为了一条通道,极大地方便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从伦敦到巴黎的火车从原先的 5 小时(渡轮)已缩短为 3 小时。”
(过渡)西欧总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约占欧洲的一半,也相当于我国面积的1/2,但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这里,是世界各国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老师:展示幻灯片“西欧政治区域”,了解西欧国家。
学生:找出四个国家的名称及其首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老师:点击课件,明确4个国家的位置和首都名称。
简介: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法国,与我国四川省的面积差不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德国,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最大的岛国英国与我国陕西等地面积差不多。
总结:西欧大部分国家都是小国,出现了一些神奇的“口袋国家”。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口袋国”图片和资料,相互交流。回忆一下我们之前研究过的世界上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和发达国家。
总结:西欧具有人口密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等突出的地理特征。
(Transition) 西欧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使得西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人员流动十分频繁,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联盟在所难免。在长期的竞争与联盟中,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欧盟(EU)逐渐形成。
课堂活动 2:了解欧盟。
老师:出示幻灯片“欧盟成员国”地图
学生:在地图集中查找欧盟成员国的名称。
老师:点击欧盟旗帜。释义:它是由12颗金星在蓝色背景上排列成一个圆圈组成。 12颗金星代表欧盟成立之初的12个成员国。
从 1993 年最初的 12 个成员国开始,欧盟在 2004 年达到了 25 个成员国。
为什么欧盟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
老师:播放录音材料《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的地方吗?在这里,司机开车过境,无需任何证件,无需检查,人们可以自由过境购买、出行、工作和休息。您可以旅行时享受医疗保健服务;人们在买东西时使用统一货币,减少了货币兑换的麻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果您想在成员国的其他国家学习,则无需申请办理签证(少数国家除外))就像我们跨省学习一样简单,允许任何成员国公民在地方政府和欧洲议会选举中投票。商品、人员、资金和服务的自由流通是基本实现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老师:这是欧盟成立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难怪有法律学者认为欧盟不应被视为一个国际组织,而应被视为一个独特的实体。它们具有一致的对外关税和一致的对外贸易地位。同时,他们用同一个声音在世界舞台上发声,形成同一个力量,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课堂活动3:探索欧盟——供我使用
1.Explore:从地理角度分析欧盟成立的基础?
地理位置相似,经济基础相似,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2.请阅读课本图片8.16《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1998)》,分析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1)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百分比排名(第一)
(2)欧盟进出口的关系(export>import)
(3)美国进出口关系(进口>出口)
(4)“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1998)”数字,为什么这个地区的进出口比重用船舶图形表示?
(指导学生分析陆海区位和交通条件对区内贸易的影响)
3.圆桌讨论:如果欧盟不成立,欧盟各国经济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强大的实力?
4.试探:如果我们想在亚洲建立一个亚洲联盟,与欧盟相比有哪些劣势? (提示: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
5.从“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1998)”图表可知,我们的进出口贸易占世界的比重很小。
师:2005年“两会”期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4年,我们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65万亿元。 ,比2003年增加9.5%;2005年GDP增长目标是8%,这说明我国正在贯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因此,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为“中国早日腾飞而读书”。
我的收获:
(1)西欧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您有什么启示?(集团式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减少繁琐程序,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加强各国在世界政治和外交中的实力。)
(2)如果你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你会说什么?
老师:
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亚洲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为了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求同存异,消除各种不利因素,走向统一。这也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的大趋势。
评语:本课以“中法文化年”为导入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时事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真实感强的欧洲发达国家;随着欧盟的变化随着知识的扩展,时代感清晰;以温总理的报告和同学们的收获为结语,贴近生活,体现了“学习生活有用的知识”的新教学理念。本课略有欠缺的是,课前材料的准备偏离了主题,但应反映欧洲发达国家的东西和图片,如英法海底隧道、法国埃菲尔铁塔、荷兰海坝。
优秀地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经纬度划分。
2.学习使用经纬度网络来确定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3.通过学习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地理教案模板范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要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经纬度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说话方法和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学生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小地球仪、自制幻灯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新课介绍】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有多大?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些知识。
[黑板]地球和地球的第一部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Read it》,思考人类对地球经历了多少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椭圆球体,两极略扁平,赤道略有凸起。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小多少公里?如果我们把地球缩小到地球那么大,差别有多大?
学生活动:经计算,极地半径比赤道半径小21米。如果把它缩小到一个地球仪那么大,差别几乎是看不出来的。由于差异很小,人们通常仍然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黑板] 1 地球是一个非常接近圆形的不规则球体
利用课本中的“地球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使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大约为 40,000 公里。
【黑板】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看地球。地球仪是人们模仿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 .
[黑板]二、地球仪----地球模型
【提问与讨论】(1)地球仪由几部分组成?
(2)地球仪 球体上有地理的东西吗?
(3)找到地球上的北点和南点。
(4)北极点是怎么确定的?
学生活动和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转轴和球面组成。
(2)在球体表面绘制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两极、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两点。
(4)北极星附近(即北边)的点是北极;北极对面的点是南极。
[Blackboard] 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展示】把地球仪从西向东转动,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地球仪,让学生理解“一轴两点”,了解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黑板]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并提出问题:
(1)地球仪地球仪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是什么线?(经度)地球上东西方向绕地球一周的圆线是什么线?(纬度线)
(2)看地球,经纬度,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吗?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吗?
(4)纬线自成纬圈,那么经线是怎么形成经圈的?
(5)经纬度表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板书】五、长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有几条经络?学生说有无数。人们为了区分每条经线,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找出0度和180度经线。 0 度经线从东向西划分 180 度。它们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观察由0度和180度经度组成的子午线环和由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子午线环。哪一个环穿过陆地区域?哪个更小?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导线穿过线圈的陆地面积很小)。
【教师讲解】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子午圈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将赤道向南向北除以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中“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地图,并说明它们所占据的纬度。根据你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是哪个半球?亚洲主要是哪个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最大?东半球和西半球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很大?
优秀地理教学设计3
一、课本分析
本节内容是城市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一节课本以城市为点,从宏观角度解释城市的区位因素,而本节以城市为区域,从微观角度分析城市的内部结构。重点分析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城市功能区的类型,能够说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功能区的影响。
(2)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看图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该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地理教案模板范文,避免把学到的知识公式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我们就应该是没有敌对情绪亲密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