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 一六四八年莫斯科起义 1648年沙皇
一六四八年莫斯科起义
1648年沙皇俄国莫斯科下层居民和士兵反对官僚、贵族的起义。1648年6月1日,深受封建压迫剥削的大批工商民众包围朝圣返莫斯科途中的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Але-кс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1645—1676年在位),向他递交控诉衙门官员和大贵族的请愿书,被近卫军驱散。次日,愤怒的工商民众、射击军和其他人举行起义,捣毁了某些大贵族、政府官僚、射击军长官、富商的宅邸,冲进克里姆林宫,处死了一些官员,迫使沙皇答应把一些官僚交给起义者处理。但沙皇暗中把一些官僚放走。这些官僚有的途中被起义者擒拿处死。后因沙皇政府收买射击军,答应降低盐税,才把起义平息下去。但这样的城市起义还席卷了北方和南方一些城市。
会议法典
1649年沙皇俄国缙绅会议通过的法典。继1648年莫斯科起义后,各城市先后爆发了起义,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为了巩固其统治,于1648年9月1日召开缙绅会议,会议通过了沙皇按贵族意志而制订的法典,即会议法典。法典包括二十五章,每章若干条。法典首先加强了沙皇权力,规定反对沙皇者处死刑,冒犯沙皇者受严惩;新地主若保证服军役,即可对领地有世袭继承权;地主有权任意处理农民的生命和财产,还可无限期地追捕逃亡农民;禁止教会扩大地产;限定城郊居民的税额。此法典的颁布标志着农奴制在俄国最终确立。
拉辛起义
1667—1671年以斯杰潘·拉辛 (Степан Тнмофее-вич Разин,1630—1671)为领导的俄国农民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大起义。17世纪50、60年代沙皇政府和地主大规模搜捕逃亡农民。为了躲避搜捕,1667年春,拉辛率逃亡农民、贫苦哥萨克、工商平民远征里海,标志起义的开始。1667—1669年起义军活动在里海西岸和南岸一些地区。起义军以已故太子阿列克塞名义发表文告,痛斥大贵族罪行,号召农民反对大贵族,沿伏尔加河向莫斯科进军,起义转入新阶段。1670年6月,起义军占领阿斯特拉罕,建立了农民政权,没收贵族、军官、大商人、国库及官府的财产平分给劳动人民,一些富裕哥萨克和工商业者也参加了起义,起义军基本上控制了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及伏尔加河与奥卡河之间的地区,起义人数发展到两万人。同年9月,起义军开始围攻辛比尔斯克(Сим-бирск)。沙皇政府极为惊恐,调集重兵进行镇压,10初,起义军大部分被歼灭,拉辛率一部分起义军退至顿河一带,起义由高潮转入低潮。1671年4月拉辛被哥萨克上层分子出卖,被解往莫斯科, 6月6日在红场英勇就义。其余部继续战斗。1671年11月,起义中心阿斯特拉罕被官军攻陷,起义失败。拉辛起义沉重打击了俄国封建农奴制。
俄土战争
沙皇俄国和土耳其为抢夺和维护奥斯曼帝国遗产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俄土战争历时二百余年,主要有十二次; ①1637—1641年的战争。1637年沙皇政府允许顿河哥萨克袭击和围困驻守亚速堡(Азов)的土耳其军队,两个月后攻陷亚速堡。1641年土耳其苏丹派强大炮兵夺取亚速堡。沙皇被迫令哥萨克撤出。②1676—1681年的战争。沙俄积极拼凑反土耳其和克里米亚(Кримия)汗国的同盟,1676年双方开战。土耳其政府派十万大军围攻乌克兰要塞奇吉凌(Чги-рин),并企图攻占基辅(Киев)。俄国和乌克兰派兵增援,打败土军。经过长期谈判,于1681年在巴赫奇萨拉依(Вахачисарай)缔结为期二十年的停战协定,土耳其承认俄国对基辅的主权。③1686年俄波签订永久和约后,派军队两次侵入奥斯曼帝国藩属克里米亚汗国,均被土耳其和克里米亚汗国打败。①1695年彼得一世亲率八万俄军围攻亚速堡,因无舰队被土军打败。1696年彼得带领三十艘战船、多艘运输船和快艇组成的舰队再次围攻亚速堡,终于攻陷亚速堡。⑤1709年俄军再次对土进攻,1710年,土对俄宣战。1711年迫使土耳其签订《普鲁特和约》,俄国把亚速堡归还土耳其,以抽出兵力在波罗的海沿岸战场对付主要敌人瑞典。
没见过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