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_八国联军侵华教案_八国联军侵华教学案例

2016-12-10 14: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八国联军侵华教学案例_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_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教案精选:高中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以下是第二资源教育网()小编精心搜集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通过评价义和团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抵挡不住的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通过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通过学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点分析

“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19世纪末,在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来“扶清灭洋”口号,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华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向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放松警惕,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为清的太上皇;清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所以,“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从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尤其在农民头脑中仍占统治地位,而容易丧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警觉加以分析,认识其盲目排外性。从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斗争的总体高度、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来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实质是与中华激化的结果。

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体会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难点分析

清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清对义和团政策是随着清、义和团、列强三方面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教材并未写清与列强的矛盾这一关键环节。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会有偏差。所以清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难点突破方案

分析清对义和团政策变化及原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其一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及威力,其二是清、义和团与列强三者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