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西方哲学史(罗素) 上卷》.pdf

2019-07-25 20: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pdf_西方哲学史 罗素pdf_西方行政学说史 pdf

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 的政治社会情况 的联系上卷〔英 〕罗 素 著何兆武李约瑟译本书是供 內部参考用的,写文章引用 时务请核对原文,并在注明出处时用原著版本。商务印书馆1976年 ·北京目录 美 国版序言…………………………………………………………5 英 国版序 言 ………………………………………………………8 绪论…………………………………………………………………11卷一古 代 哲 学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希腊文 明的兴起…………………………………24 第二章米利都学派 ……………………………………49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55 第四 章赫拉克利特………………………………………65 第五章巴门尼德…………………………………………77 第六章恩培 多克勒………………………………………83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 的关系…………………………………89 第八章阿那 克萨哥拉……………………………………93 第九章 原子论者……………………………………………96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107第二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 十一 章苏格拉底 …………………………………………117 第 十二 章斯 巴达 的影 响…………………………………131 第 十三 章柏拉 图见解 的来源 ………………………………143 第 十 四 章柏拉 图的乌托邦…………………………………147 第 十五 章理念论……………………………………………160 第 十 六 章柏 拉 图 的不 朽 论 ………………………………… 176 第 十 七 章柏 拉 图 的宇 宙生成论 …………………………… 189 第 十 八 章柏 拉 图哲 学 中的知识 与知觉 …………………… 196 第 十 九 章亚 里 士 多 德 的形而上 学 …………………………208 第 二 十 章亚 里 士 多 德 的伦 理 学 ……………………………224 第 二 十 一 章亚 里 士 多 德 的政 治学 ……………………………239 第 二 十 二 章亚 里 士 多 德 的逻辑 ………………………………252 第 二 十 三 章亚 里 士 多 德 的物 理 学 ……………………………261 第 二 十 四 章希 腊 早 期 的数 学 与 天 文 学 … … … … … … … …267第三 篇亚里士 多德 以后 的古代 哲 学 第 二 十 五 章希 腊 化 世 界 ………………………………………279 第 二 十 六 章犬 儒 学 派 与 怀 疑派 ………………………………291 第 二 十 七 章伊 壁 鸠 鲁 派 ………………………………………305 第 二 十 八 章斯 多 葛 主 义 … … … … … … … … … … … … … … 319 第 二 十 九 章罗 马 帝 国与 文化 的关系 …………………………342 第 三 十 章普 罗 提 诺 … … … … … … … … … … … … … … … 358卷二天主教哲学 导 言 … … … … … … … … … … ……………………………………376第一篇教 父 第一章 犹 太 人 的宗 教 发展 ………………………………383 第二章 基 督 教 最 初 的 四个世 纪 …………………………401 第三章 教 会 的三 位 博 士 …………………………………412 第四章 圣 奥 古 斯 丁 的哲学与神 学 ………………………433 第五章 公 元 五 世 纪 和 六世 纪 ……………………………450 第六章 圣 边 奈 狄 克 特 与大格 雷 高里 ……………………461第二篇经院哲学家 第七 章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476 第八 章约翰 ·司各脱……………………………………490 第九 章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498 第十 章回教文化及其哲学………………………………512 第 十一 章公元十二世纪……………………………………522 第 十二 章公元十三世纪……………………………………537 第 十三 章圣托马斯 ·阿奎那………………………………549 第 十四 章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562 第 十五 章教皇制的衰落……………………………………577美国版序言目前已经有不少部哲学史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仅仅在它们 之中再加上一部。

第三种叙述方式较为通行而普遍,却常常流于简单化,缺乏对于“哲学之所以为哲学”和“哲学”与“非哲学”之关系问题的自觉意识。而今天还有种普遍的大众声音还在置疑“哲学”的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就因为他们弱智地认为自己和哲学永远不会打噶,而实际他们平日的言行都完完全全和哲学被动性捆绑在一起,哲学实际上是一门超级重要的课程,是其他学科不可缺少的必要基础。肖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技术哲学元问题研究的价值》一文,深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技术哲学元问题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坚持从揭示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发现和阐明生活及人的存在,反对“生存就是生活、生活高于生产”的哲学推论。

芬兰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著名学者erik stenius教授曾认为,如果说康德以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的批判》构筑了其哲学恢弘千古的框架,那么,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以及后来的《哲学研究》),则可被称作《纯粹语言批判》。2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从兴起背景与研究旨趣上看,以“应用哲学”面目出场的部门哲学,是中国哲学研究超越传统哲学教科书体系而向生活实践回归的必然结果,最终指向对生活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反思。

根据这些理由,我要求发现我对于 自 己题 目中某些部分 的知识显得不足的读者们鉴谅,如果不需要记 住 “时间如飞车”的话,我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本来是会比较充分的。本书得以问世要归功于巴恩斯 (Albert C.Barnes)博士,原稿① 即景教.——译者 是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巴恩斯基金讲座而写的,其中有一部分曾 讲授过。正如在最近十三年以来我的大部分工作一样,我的妻子巴特 雷西亚 ·罗素在研究方面以及在许多其他方面都曾大大地帮助过 我。伯特兰 ·罗素英国版序言如果要使本书免于受到多于其所应得的严厉的批评 (毫无疑 问,严厉的批评是它所应得的)的话,作一些辩解和说明就是必要 的。向研究不 同学派和个别哲学家们的专家们,应当说几句辩解 的话。对于我所论述的每一个哲学家,莱布尼兹可能例外,都有人 比我知道得更多。然而,如果要写一部涉及广泛范围的著作,这种 情况就是难 以避免的:既然我们并不是不死的神仙,则凡写这样书 的人,其对于书中任何一部分所花费的时间,势必比一个集中精力 于一个作者或一个短时代 的人所能花费的时间要少。有些对学术 要求严格而毫不宽贷 的人们会断言:涉及广泛范围的书根本就不 应当写,或者,如果写的话,也应当由许多作者的专题论文所组成。

这本书有关哲学史的叙述与传统学院的叙述方法大相径庭,它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之演变搭上线,哲学因而能够不被架空成学究的观念游戏,无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学至少因此而变得比较可读起来。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第三种叙述方式较为通行而普遍,却常常流于简单化,缺乏对于“哲学之所以为哲学”和“哲学”与“非哲学”之关系问题的自觉意识。

这就需要插入一些纯粹社会史性质的篇章。如果没有关于希 腊化时代的一些知识,就没有人能够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 如果不具备一些从第五世纪到第十五世纪基督教发展的知识,就 不可能理解经院哲学。因此,我简单扼要地叙述了在我看来对哲 学思想最有影响的主要历史梗概;对于某些读者可能不很熟习的 历史,我还作了极为详尽的叙述——例如,在初期中世史方面。但 在这些历史性的篇章里,我已严格地摒除了任何看来对当时和后 代哲学没有、或很少有关系的情节。在象本书这样一部著作里,材料的选择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如果没有细节,则作品就会空洞而乏味;如果有细节,又有过分冗 长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我寻求了一个折衷办法,这就是只叙述 那些在我看来具有相当重要性的哲学家;关于他们所提到的则是 这样一些细节,即使其本身不具有基本重要性,却有着阐明或使描 绘显得生动的性质,因而是有价值的。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 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就是试图这 样来考虑它的。如果本书有任何贡献的话,它就是从这样一种观 点得来的。本书的问世,应归功于巴恩斯博士;它原是为宾夕法尼亚大学 巴 恩 斯 基 金 讲 座 撰 写 的 , 并 曾部 分 地 在 该 处 讲 授 过 。

正如在最近13年以来我的大多数著作一样,在研究工作和其 他许多方面,我 曾受到我的妻子巴特雷西亚 ·罗素的大力协助。绪论我们所说的 “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 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 “科学的”那 种研究,这是就科学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的。至于这两种 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 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 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哲学这个词 曾经被人以各种方式使用过,有的比较广泛,有的 则 比较狭隘。我是在一种很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现在就 把这一点解释一下。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 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 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 类 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 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 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 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思辩 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 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 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

答案c 4.(2016·课标全国Ⅱ,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b.8种 c.9种d.10种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c4h8cl2实际为丁烷的二氯代物,因此可以以丁烷为思维模型,丁烷的结构有ch3ch2ch2ch3和(ch3)3ch。14.(2017·咸阳三模)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是,能用该结构简式表示的m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12种 b.16种c.20种 d.24种答案c解析丁基(—c4h9)有四种,—c3h6br,除了br原子外,其实就是亚丙基,而亚丙基(—c3h6—)有五种,4×5=20种,答案选c。4.(2017·宁德质检三)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苯的一氯代物只有5种b.2-甲基丁烷也称为新戊烷c.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d.丙烯与cl2生成ch2===ch—ch2cl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乙苯分子内等效氢种类为5种,则乙苯的一氯代物只有5种,a项正确。

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其实,人们在讨论“宇宙”问题的时候,往往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物理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完全不同于哲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哲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又完全不同于神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如果 罗 丹 所 说的“自 然”指 的 是 客 观 对 象 及 其规律 性,他雕塑 作 品 中的 作 家 巴 尔 扎 克 的 性 格 特 征,也是 他 能 动地 反映 出 来 的一 种 惊人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