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苏轼《浣溪沙·端午》翻译与赏析

2019-07-22 04: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浣溪沙苏轼译文_浣溪沙 苏轼 诗意_浣溪沙诗意苏轼

有很多文献中都由描写欢庆端午节场景的片段,比如苏轼《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中称“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浣溪沙·端午》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浣溪沙诗意苏轼_浣溪沙 苏轼 诗意_浣溪沙苏轼译文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释

①碧纨(wàn):绿色薄绸。

②芳兰:芳香的兰花,这里指妇女。

③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

浣溪沙诗意苏轼_浣溪沙 苏轼 诗意_浣溪沙苏轼译文

④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

⑤再少:重又年轻。(该词没有“再少”句)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飘落的梨花告知清明的到来。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浣溪沙 苏轼 诗意_浣溪沙苏轼译文_浣溪沙诗意苏轼

赏析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间有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

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诗意苏轼_浣溪沙 苏轼 诗意_浣溪沙苏轼译文

诗人生平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浣溪沙苏轼译文,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二年)浣溪沙苏轼译文,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3.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27、丧来自东:苏轼殁于常州,时苏辙居河南许昌,常州在许昌东,故云。苏轼自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1085年,哲宗即位,年仅十岁,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启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在苏轼的几番上奏下,废除了大多数为害甚巨的新法。361年五月,晋穆帝司马聃死,年仅十九岁,穆帝无子嗣,皇太后令以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哀帝司马丕为嗣,即皇帝位,九月,册立妃王氏为皇后.哀帝司马丕即位后宠信方士,专食药物以求长生,终因服药过多中毒而丧失能力.364年三月,晋又以褚太后临朝摄政,暂行管理国家.。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 当旧党借天灾一鼓作气把王安石搞下台,暂罢新法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更多的能力和勇气去进一步“尽废新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