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

2022-06-05 05:2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总结:真题为王 好好分析研究

课本为准 试题很基础

我的复习套路:默写

距离出拟录取通知已经一周过去了,考上北语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考得成绩这么好却在我意料之外,证明我的学习方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想写一篇经验贴,希望能帮到2020的考研人。

一、考研成绩:

初试总分404——政治73、英语70、专业一133、专业二128 排名1

复试总分83.4——英面75、专面93、笔试81

最终排名4 81.84分

个人情况:我本科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该专业在北体算弱势专业,不过好在是211,师资力量还不错,专业课老师的水平都很高;我是本专业的考生,所以对课本内容没有什么理解问题,复习起来上手较快。

二、择校:

2018年寒假准备考研,因为喜欢汉教,以后也打算继续从事这方面,所以就想上个好点儿的学校。当时考虑的有北大、北师和北语:北大的竞争压力略大而且偏学术(个人不太喜欢搞学术);北师的专业性差了一点但学校在国内认同度高(我妈相中它是985了);北语专硕汉教最强,行业内认同度高、考研竞争压力较小,唯一缺点就是双非(不过我不在乎hhh)。综合以上,我选择了北语。

三、参考书目

专业一:《现代汉语》黄廖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古代汉语》王力;

专业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崔希亮

建议补充书目:《跨文化交际》祖晓梅,《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杨玉玲

加粗的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书,与考试的分值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如:《中国文化要略》和《跨文化交际》在初试中分值差不多,《要略》可能更多几分,但是中国文化范围太广,记忆难度略大;相比之下,《跨文化》内容较少,应试性较强,故在时间有限时,建议复习《跨文化》。

四、复习情况

2018年3月~8月 预热

1) 出于兴趣看了陆俭明先生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真的很有意思,后来备考时候发现其内容和参考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有近90%的重合,省了啃这本书的时间。也看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语法答问》,但是没看完,内容和黄廖本的现汉有冲突,考研的话可以不看。

2) 报考了考试,4月笔试,7月面试,所以几乎一直在忙这个。准备笔试的时候看了一遍现汉&引论&祖晓梅的跨文化,为考研小小预热了一把,虽然当时没想那么多;准备面试的时候认真看了杨玉玲的《语法教学手册》&HSK课本,大概了解了教学时的重要语法点&导入及讲练的方式,后来发现对北语专业二的最后一道40分教案题很有用,让我能一眼看出材料涉及的语法点,并回忆起合适的讲练方式。

3) 3月开始用背英语单词,一天150~200个,滚动式复习,但是要收费;7月中旬参加了央财夏令营,没拿到优秀营员,算是去玩了玩,然后回家休息了一个星期。

4) 8月返校,开始零散复习,每天学习时间5、6个小时(政治1.5 英语1.5 专业课3),把所有参考书目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2018年9月~11月 强化

1) 政治:3h/天

我跟的是肖老师的视频课,看视频课之前先自己看一遍书,再不倍速地看视频,看不懂的时候暂停,再看书再看视频,所以1个小时的视频我有时候会看2个小时.看完一节的视频课,再看一遍书,然后趁热打铁做对应的1000题。

2) 英语:2~3h/天

我有一定的应试基础——英语四级577 六级517,所以一开始没看视频课。事实证明网上的视频课太多了,我根本没时间分辨哪个好哪个不好,直接上手做真题,做了几套发现效果并不好,阅读每次最少错7个,而且没有任何进步。看有人推荐说唐迟的阅读讲的不错,于是我1.5倍速在B站上看完了视频。对已经做过的真题,我重新打印,听完视频课后隔半个月再做;一般情况是先自己做真题,再看视频,隔半个月后再做一遍真题。听视频课的时候,边听边总结做题技巧,把所有题目分类,唐迟老师的方法有很普遍的适用性。背单词继续,不能停,大概到11月背完所有考研单词(大概5500个),二轮背试题中出现的高频单词(大概1500个 半个月),可以用张剑黄皮书赠送的单词小册子,在上面勾画,很好用。长难句用了微信上的小程序,每天翻译一个真题句子,提交后会有视频讲解,事实证明长难句也要滚动复习,一个句子只复习一遍根本记不住,下次碰到还是不会翻译。作文买了淘宝上的一个学长模板,花了200大洋,模板很好用适用性强,任何话题都可以从其影响角度分析,可以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题目有内容可写,但是200块确实贵了。剩下的部分自己看黄皮书的解析慢慢复习的,复习效果不明显…总之真题为王,珍惜着点儿做,阅读怎么也得做两遍,还有,记得练字。

3) 现代汉语1h/天

每天都要看,最后看到滚瓜烂熟条件反射的地步。第一遍,细细的看,全书边边角角全要看到,适当勾画,有理解问题及时问任课老师。第二遍,逻辑地看,看一节默写一节,包括该节主要的知识点和可能考察的选择、填空、简答题,默写后对照课本补充。第三遍,系统地看,把两本书分成绪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句型&句式、句类、复句)、修辞,每天看一部分,看完之后默写整个部分的内容(可简略),默写后对照课本补充。第四遍,全局地看,找出两本书中考察的重点章以及重点章内的重点节,比如语音汉字考察选择填空较多,语法考察简答题较多。

看书和做题穿插进行,先做练习题,再做真题(可以把其他学校的真题当做练习题做)。

最后做的北语真题,翻来覆去小心翼翼地做就对了,标注出每道题的考点,对应书上哪个章节,最后总结出北语各知识点的考察频率,如:每年都会出语流音变的选择题或者填空题。

4) 语言学纲要0.5h/天

语纲理解起来略难,有些说法比较拗口,考试的时候多举例子也能得到可观的分数,可以结合现汉来看,把现汉当做语纲的例子。现汉和语纲的关系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两者有冲突时以现汉为准。第一遍,仔细地看,尽量消灭理解问题,实在没办法理解就多看书上的举例,考试的时候举例子。第二遍,重点地看,找出每一章可能考简答题的题目。第三遍,重点+地看,找出重点章节,根据真题的规律重点背诵简答题。

5) 引论1h/天

引论和现汉算是两门专业课的大头了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这两门拿下就算是差不多了。引论没有理解问题,主要靠背,图书馆不方便背诵,我就默写。和现汉的方式差不多,按节默写——按章默写——画全书的框架,填补重点题目,默背。最后达到熟记人名和其理论,总结出简答题的题目并熟背。

6) 跨文化/文化/201例 1h/天

这三种每天一共看一个小时,或者轮着看都可以。跨文化看完一遍后总结知识点,按照节、章的顺序默写复习,最后整理出简答题的题目背诵。文化慢慢看,没有断层,这三个月看了两遍。201例边理解边记忆,虽然说考原题的可能性不大,可以结合现汉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总结总结,如动词近义辨析看动作是否可控(看、看见),三个月内看两遍。

7) 教案集/语法教程

我找了两天集中的时间总结了模板&考点,一共花了6h左右。教案的模板中教学目标比较固定,所有的材料稍加修改都能套用;语法点的讲练主要靠之前看的语法手册,自己稍微总结一个框架,做真题时也会详细写一下当做练习;最后一问任务型练习的流程可以在综合课教案集中找到。语法教程主要看前六章,考试题型一般是歧义分析,用的分析法主要是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指向分析、配价分析法、语义范畴分析,这几个掌握了就没问题了。

8) 古汉——完全放弃,我本人初高中古文就不太好,复习起来进度太慢了,如果复习的话看王力古汉的一二册就可以了。

2018年12月 冲刺(时间安排同上)

1) 政治——按照顺序做肖四肖八选择题,背肖四大题和徐涛的小黄书。

2) 英语——做完两遍英语一真题后,我做了英语二的阅读,做题手感要一直有;每天花30分钟写作文&练字。

3) 现汉——总结可能考的简答题(北语的选择填空分值很小),熟练背诵,给自己押题。

4) 引论——总结可能考的简答题,熟练背诵,因为押题范围太广我就没押。

5) 语纲——总结可能考的简答题,熟练背诵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给自己押题。

6) 教案——练习两次书写,把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内。

7) 文化/跨文化——看书/总结可能考的简答题,熟练背诵,给自己押题。

综上,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在8.5~10h,一般9h左右。专注真的很重要,可能我每天的学习时间不是最长的那种,但是对付考研肯定是够了。我考研期间心态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偶尔崩溃一天之内也就解决了,每天学习的时候都感觉很满足(当然要制定那种自己能完成的目标),到最后阶段几乎就是天天滚动复习和自己押题了,去考试的时候更多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押准hhhhh,不过考试时间太紧也没注意…卡着时间写完了卷子。考试的简答题都是书上的内容,属于我押的大范围内~所以答题还算顺利~

考研总的来说,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可能由于我不是跨考的原因,专业课稍微轻松一些,研究真题更透彻一些,想了解北语考研情况的私戳我哦~

考研小鹿

考研学子成长的平台

伴你走向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