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怎么写?来看看这个教案模板,很标准哦!
hello~同学们!
、、
、模板已经推送,
请大家仔细点击上述对应教案进行查看哦
明天推送的科目,就要看今天谁的点赞量最多咯
后台留言中,发现昨天“高中政治”的呼声最高
其它学科和学段的宝宝们也不用着急
老师后期会有持续的教案推送哈~
争取为大家整理全面!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即包括主体的广泛性又包括权利的广泛性。
【能力目标】
1.分析人民民主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自主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难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在生活中的体现。
三、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和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提问学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的性质,大家还记得我们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吗?”学生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设置问题: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点呢?进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过渡:请同学们一起看一下大屏幕上的视频短片,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视频中的内容反映了人民享有哪些权利?
视频1:公民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视频2:公民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某工作人员存在不作为行为。
视频3:韩寒出版新书《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分别行使了选举权、监督权和政治自由(出版自由)。
教师小结: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我们应该选举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比较好的公民当人大代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认真对待,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自由和法律的关系:我国公民享有合法的政治自由必须在我国法律范围内进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法律和自由统一的,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二)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过渡: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只体现在权利的广泛性,还体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这里的主体都包括哪些呢?
教师出示多媒体上的几则材料:
材料1:陈奶奶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加选举的情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春风吹进了她所在的小山村。乡里的工作人员走进她家里进行选民登记时,这位旧社会的童养媳,不相信自己有选举权。因为在旧中国,妇女是没有政治地位的,而现在高中政治试讲教案模板,像她这样的妇女也享有民主权利。
材料2: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农民工当选为省、市、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老杨说:要把农民工最关心的医疗、养老保障以及最低工资、子女上学、休假制度、家乡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反映上去,行使好人大代表的职权。
提问:通过上述材料以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回答民主主体都包括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民主主体范畴之内。
同时用PPT出示: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游行;人民民主主体不包括极少数敌对分子,他们没有选举权;人在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不仅工人有选举权,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等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师小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体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板书内容,采用归纳式小结。
作业:预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联系的客观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联系客观性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联系是客观的并运用联系的客观性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联系观点,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观,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教学难点】
区分联系客观性中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温故知新导入。
导入实录: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关于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普遍性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那么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主观臆造的联系,没有认识到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联系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客观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展示一组图片:“喜雀报喜,乌鸦报丧”、“算命大师看手相”、“4就是死,8就是发”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联系在生活当中很常见,大家想一想这些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吗?(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师生归纳总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二)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对比分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举例:“互联网+”)
教师引导:自在事物的联系是指人类产生之前世界上就存在的联系,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产生之后,通过人的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根据固有联系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
提问:请大家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联系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哪些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大家都举了很多的例子。生活中上到宇宙星辰的运转,下到沧海桑田的变迁都是自在事物的联系高中政治试讲教案模板,而我们周围也存在着很多人为建立起来的新联系。但是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方法论
过渡:既然我们知道了联系的客观性,那么我们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师生归纳总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是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环节三:巩固提高
播放视频:“互联网+”工程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互联网+”工程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学生思考,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根据传统产业中固有的联系建立起一种新的商业业态的现象。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淘宝”、:“传统交通+互联网=滴滴打车”等等。这的确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但是它也是客观的,并没有改变原有传统产业内在的客观联系。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环节四:小结作业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了,大家回去以后上网搜集一些可以运用联系的客观性观点来分析的时政热点。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恩格尔系数》》教案
❈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恩格尔系数
【能力目标】
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学习,学生理性分析消费水平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能够理性看待消费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恩格尔系数
【难点】
运用恩格尔系数,分析消费水平。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式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那么,如何衡量消费水平的高低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概念:恩格尔系数。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P18的内容,理解恩格尔系数的概念: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
2.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展示材料:请同学们根据给定的材料,计算某家庭某年的恩格尔系数。
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可以算出恩格尔系数为25%。
通过这道题,重点使同学们理解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购买股票债券不属于消费支出,不能计算在内。
3.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
恩格尔系数达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
50-59%为温饱型
40-49%为小康水平
20-39%为富裕水平
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二)全面理解恩格尔系数
展示材料:2013年《经济学人》最新公布了一份全球22国的恩格尔系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交流看完此材料后的感受,并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在同学们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引导。在理解恩格尔系数时,使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从长期趋势理解恩格尔系数,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短期恩格尔系数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
(2)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注意统计口径。各国的价格体系、福利补贴存在差异,对恩格尔系数的统计会有差异。
(3)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不同,恩格尔系数也会略有不同。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练习题。
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通过分析得知,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消费水平高低,甲省的恩格尔系数低于乙省,说明,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C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C。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恩格尔系数,明白了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通过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要学会全面地理解恩格尔系数。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计算自己家庭在上一年的恩格尔系数。
五、板书设计
恩格尔系数
(一)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3.联合国的划分标准
(二)全面理解恩格尔系数
麻麻今天去看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