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故事-汉奸的故事

2019-06-25 07: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国抗日战争资料_圣杯战争所有英灵资料_抗日结束纪念日资料

(或日本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1 分) 抗战力量角度:全民族抗战(或答国共合作抗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配合作战/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简历抗)(1 分,四选一)意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从名节上讲,汉奸应该是指汉民族的败类,也没见什么骂他们呀,据现代学者考证。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中究竟出了多少汉奸

抗日战争,我们是战胜国。然而,我们的胜利却只能说是一场惨胜——据战后统计: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1937-1945年,还不包括1931年9·18事变后到1937年7月7日之间长达6年的侵华战争)中国有近1000多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总共达6000亿美元(这些损失还不包括被日本强盗在战争中屠杀了的3500万中国同胞的生命的价值),6000亿美元,按当今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也就是将近50000亿人民币。当然,这还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损失,在精神层面,日本侵华战争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荼毒,更是罄竹难书,影响深远。

圣杯战争所有英灵资料_中国抗日战争资料_抗日结束纪念日资料

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共有正面战场会战22次,1117次大型战斗,小战斗及游击战3万余次,歼灭日伪军228万人(其中包括1945年8月15日后国民党军受降的日军108万人,收编的伪军78万人),其中歼灭日军42万人(其中击毙日军9.4万余人,击伤日军39余万)。此役自1941年12月7日开始至本年2月4日结束,对敌伪大,小战斗共14次中国抗日战争资料,歼灭了伪定国军第1师5000余人,击溃伪第2师1000余人,其中生俘伪军950余人,击溃日军数次增援,击毙日军200余人。[63]琼崖抗日根据地 琼山、临高、澄迈交界地区[64] 1939年2月[64] 冯白驹[64] 潭口阻击战[65]5主要战役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

任何一个国家在外族入侵之时,都会出现一些有奶便是娘的卖国贼,这不奇怪。奇怪的只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会出现这么多汉奸?这些汉奸是这么炼成的?

这或许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来探讨。就外因而言,首先是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地方上各自为政。这种被孙中山称为“一盘散沙”的状况,却为外国侵略者对华推行“以华制华”和“分而治之”的政策提供了便利。面对日本的军事压力和利益诱惑,一些人可能就会选择投降的道路。其次,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落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极端贫困对汉奸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很多下层汉奸迫于生计,而不得不为日军服务。最后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屡次战败,使国人中媚外、崇外、恐外的思想和民族自卑感有所发展,抗战爆发后敌强我弱的现实,使部分人丧失了抵抗的信心。然而,这些外因,也只为抗战其间汉奸的大量涌现提供了现实土壤,这些恶之花的五彩缤纷,还得寻其内部原因。

圣杯战争所有英灵资料_中国抗日战争资料_抗日结束纪念日资料

自2003年播出以来,该栏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梳理一年重大事件中国抗日战争资料,发掘人物精神内涵”,成为“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和“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我想,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国家和民族团结支柱,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人人门前悬上艾草,挂上钟馗,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但这些还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欢吃粽子,爸爸对我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投江殉国.我想,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国家和民族团结支柱,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心忧天下,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原本中华民族并不缺乏爱国的文化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国家和民族认同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信条和行为准则。自从夏商周以来,中国国家形态初步形成,中国人就坚持国家正统和国家一统的理想,不但“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而且华夷之区隔是很强烈的,在民族遭遇外侵的存亡之际,总有无数可歌可泣的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满江红》词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示儿》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表达了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

据《贝希斯吞铭文》,“当冈比西斯在埃及时,人民开始叛乱。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国政治的复杂性,中国历史上腐败力量和汉奸力量同时强加给人民的这种两难选择,既是腐败和汉奸发展的结果,又是孳生更大腐败和汉奸的深厚土壤,它使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往往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从来就没有好与坏的选择。吕正操、孙志远人民自卫军回冀中后和河北游击队协力肃清安国、深泽一带土匪、汉奸武装,消灭一个日军中队,同时委任各县县长,逐步建立和完善抗日政权,整顿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

圣杯战争所有英灵资料_抗日结束纪念日资料_中国抗日战争资料

在抗战前后,不但一般社会成员好多对国家的观念模糊,就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军事集团,由于利益的不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有诸多复杂的情况。从国民党来说,先是“九一八”坚决不抵抗,将东北拱手相让给日本;后来是公开宣扬“攘外必先安内”,坚决要先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后来在张学良、杨虎城兵谏后,蒋介石同意了与共产党联合抗日,但也搞了不少磨擦,甚至发动“皖南事变”,同室操戈,要消灭新四军;汪伪政权成立后,蒋介石也没有中断和日本的暧昧的谈判。从共产党来说,也在抗战中奉行保存实力、发展壮大的方针,毛泽东怒斥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是暴露了共产党的主力”,引来了日军对八路军的围剿。以后八路军、新四军基本是在敌后搞游击战,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的军队从红军仅剩的三万人,发展到百万之众。

要之,政治不清明,经济不发展,社会不安定,必然会造成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国家认同趋弱——这就是抗战中,汉奸大量涌现的根本原因。

汉奸这个词语的争议

中国抗日战争资料_抗日结束纪念日资料_圣杯战争所有英灵资料

从字义上理解,汉奸应该是指汉民族中的败类。《辞海》给“汉奸”下的定义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指中华民族的叛徒。因此,“汉奸”这词还有个古今、专利之分(只属于中国人的专利)。汉奸这词起源何时,恐无法考证,但西汉以前肯定还不曾出现过,因为那时还没有“汉”;甚至汉朝以后到北宋以前恐怕也不存在这个词,因为在历史记载的一些民族败类中,秦桧以前统称“败类”,秦桧以后才有“汉奸”这个词出现。

不但字义上不够清晰,而且在应用上有时也很困惑。按照定义去理解,历史中有些应该被归入汉奸行列的人物,却并没有人骂他们汉奸;有些一直被骂作汉奸的,却还真有些情有可原。譬如说范文程。清能够灭李、灭明,他的作用实不可低估,算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而同一时期的吴三桂却是人人皆骂的大汉奸。但看看吴三桂做汉奸的历史,有些却实处无可奈何。当时明、顺、大清三足鼎立。以兵力计,李最多,号称百万;明次之,但已不足自保;满最少,却也有十万。而吴只有区区四万兵马,想要立足而保明,非联李不足以抗清,非联清不足以平闯,无有独身的。

但无论是哪种选择,他都受制于人,非两全之策。而且从名节上讲,投清是背明,落汉奸之骂;降李则背主,负不忠之名。吴三桂也选择过忠君,领命后他卷甲赴关阻清,但明被李亡,崇祯已于煤山殉国;想护南明弘光,又鞭长莫及自己还无可退路。他选择过投李,但农民军入城后,疯狂捕拷明朝降官,大肆抢掠金帛美女;更何况,他老父遭刑讯,爱妾被霸占,亲属受凌辱。他选择过成仁,却又被部将所劝,而且成仁也决不是一件轻易下得了决心的事,对道学家来讲,成仁是可以保住名节,但作为一个三军统率,他手下有四万将士,自己成仁了,他们怎么办?这种不负责任也不是大丈夫的所为。试问一下,倘若换了其他人处在此种境地,又能够怎样?他没得选择但又必须选择,而无论他怎样选择,反正横竖不会是好人。此等尴尬,不是身处其中之人,恐怕永远不能体会。

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中国社科院开展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统计,我国民众非“仇富”而是“仇不公”,主要是仇收入分配不公平,仇权力运作的过多“不公开”,仇公共资源的某些“不公有”,仇社会秩序的一些“不公正”,实质上仇的是我们的政权权力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起码吴三桂降清,是在皇帝被逼死、父亲被抓、女人被抢(陈圆圆还算不上是他老婆),这才“冲冠一怒”、“借兵报仇”的,而且投降后一直比较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