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 回望·1978年春节4|人生重要岔口,也是生命真正的开始

2018-02-26 02: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国著名学者大全_中国著名学者逝世 天_中国近代著名学者

编者按:1978年12月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的开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40年过去,让我们回到1978年40年前的春节,看看那些年轻人当时在哪里,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在这一年参加高考、回城、经商……这是他们一生的转折。

1978年的春节,21岁,卢宝荣已经记不清当时具体的情形了。那时刚刚恢复高考,他考中的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并不是理想。整个春节,他都在纠结要不要去。

23岁的金光耀则因为高血压没通过体检,但过线的分数给了他再考的信心。他留在了下放的安徽黄山茶林场,和同样留下的年轻人们一起度过了春节。然后立马投入到第二次高考的准备当中。

两个相隔千里的年轻人,在1978年的冬日里,对于阖家团圆、喜庆热闹的春节并不怎么在意,他们为各自今后的人生和命运充满彷徨、困惑,但更多的是期待。他们不知道,几个月后,两人的命运将迎来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卢宝荣

文艺范科学家卢宝荣:1978年是我生命真正的开始

卢宝荣的父亲是黑龙江人,母亲是湖南人。父亲是林彪部下,随部队打到海南,回防到湖南,与母亲结识。后来支援四川建设,夫妻俩来到了成都。1957年,卢宝荣在成都出生,没过多久,为了支援落后地区,一家人又迁移到了西昌。

在西昌,这个中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卢宝荣度过了自己的中小学时光。小学三年级,学校就开始了“停课闹革命”。武斗愈演愈烈,卢宝荣就回到家里画画,“只能画毛主席像。”

尽管1969年“复课闹革命”,卢宝荣直接升到了初中,但是很快就开始了唱样板戏。直到1974年高中毕业,卢宝荣在中学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五年。高中毕业后,他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去了农村,但是没多久就因为身体原因被送回了城里。

此后的两三年里,他打过临时工,抬过大石,做过泥瓦匠,修过水渠,还当过代课老师,用他自己的话叫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但觉得长此以往不是个事,“总是要找口饭吃”,在朋友的建议下,卢宝荣去了县文工团。

从小学开始,卢宝荣就是文艺骨干,他唱歌、跳舞、画画样样都行。高中学,地区文工团来招人就看中了卢宝荣,但是他没有去。这次走投无路下进入了西昌县文工团。

在县文工团,卢宝荣颇受器重,除了跳芭蕾舞,唱歌、画画都是一把好手。尽管如此,卢宝荣内心里并不真的热爱这种工作。

“我从来没有真正热爱唱歌跳舞的工作,只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这不是我一生的追求。”卢宝荣还是想要读书,想要“追求学问,无论是艺术的学问,还是科学的学问”。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社会顿时沸腾。卢宝荣通过广播乍闻消息,“感到难以置信,非常激动,因为一直就有这个大学梦。”

高考废止了十余年,大家对于报考院校和专业都毫无概念,加上只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所以卢宝荣不时向高中班主任请教。当时他特别想报艺术类院校,但是班主任劝他要考理工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风气如此。 “所以听了老师的,报的所有专业都是跟理工有关的。”

但是等到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卢宝荣又不太想去了。“当时想这学校叫五七农业大学,我想农业能学什么,就不想去,希望明年再考。”这时候正是1978年二三月份,正值春节。

对于春节,他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当时纠结的心情。学校的一位老师听说卢宝荣会画画后,就来到他家做他的思想工作,告诉他有学校就要上,明年的事谁能说得清,建议他先到学校看看再做决定。

1977年的高考,考试方式十分特殊,所有考生都须参加初试和复试,这种两道关卡的高考方式不说空前,也可能绝后。而且录取率之低也是前所未见。经过初试筛选后,全国仍有570多万考生。据统计,第一批本科生共录取17.7万人,录取率约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