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浙江教育出版社 薛晓阳 :教师教育的理想:技术标准亦或道德信仰

2018-01-24 0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浙江教育出版社数学_浙江教育出版社招聘_浙江教育出版社

原标题:薛晓阳 :教师教育的理想:技术标准亦或道德信仰

▲薛晓阳

作者简介:薛晓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教科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扬州 225002

关 键 词:教师教育 技术标准 道德信仰

标题注释: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B-b/2013/01/051),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研究成果(苏政办发[2013]56号)。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16)06-0007-12

一、技术追求与国家命运:历史变迁中的教师教育

从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理论研究方面,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等每一个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经远远不是20世纪80年代那样相对简陋朴素。在实践方面,包括探索综合性大学办师范等改革尝试,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得到创新发展,包括教师教育视野的扩大,从职前到职后,以及教师专业意识的深入人心等。伴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向前,不仅教师教育理论获得巨大进步,而且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根本改变。然而,在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我们却发现教师教育或许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困惑和迷失。我们对教师教育的技术标准似乎越来越清楚,但对教师教育的未来却越来越模糊。教师教育的理想和传统仍然存在,但教师教育的方向却有不知所宗的趋向。但无论如何,每一个师范人都清楚地意识到,教师教育这是一个不能放弃的阵地,我们仍然清楚地知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师范信仰,然而,到底教师教育应当做什么,方向在哪里,却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让我们回溯历史来追寻教师教育的本质和信仰。在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指导思想远比我们今天要高远,师范教育的追求是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师范教育从创建初始就有很高的境界和很大的视野,没有局限于技术标准的讨论,而是立足于“开民智”和“治国安邦”。在探讨师范教育的发展时,直指于师范教育的目的和信仰,而不是具体的规范和标准,没有把师范教育孤立于民族国家及其命运兴衰之外。从中国师范教育的起步看,就是与那个时代国家的苦难和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与国运兴衰相关联。事实上,师范二字从来没有停留于教授知识的境界,而是被作为拯救国家命运的代名词。我国的师范教育创办于清末,师范教育从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教育诞生。但师范教育却并不止于教育本身,而是在国家危亡之际临危受命,担负民族振兴和摆脱东亚病夫命运的使命。从具体过程看,师范创建于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南洋公学特设“师范院”。次年,京师大学堂成立,设立“师范斋”,直到1902年,张百熙拟《奏定学堂章程》,在京师大学堂设“师范馆”,1903年,《钦定学堂章程》颁布,我国师范学制方始形成。但师范精神的酝酿却不像陈述过程这样简单,而是饱含着民族的苦难历史和解放的使命。梁启超面对中国积贫积弱的国运呼吁道:长此以往,必将产生“……欲开民智而适以愚之,欲使民强而适以弱之也”。

[4]梁启超等当时的思想精英对师范都有深刻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师范不仅为群学之首,而且更是立国之本,为治国安邦不可或缺之策。1896年梁启超在《学校总论》中批评洋务派办学堂,如同文馆、水师学堂等,最终一无所成,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优秀的师资,而关键是对师范的意义一无所知:“师范学堂不立,教习非人也”。[5]在他看来,当时中国的教育有三大病根,其一是“科举不改”,其二是“师范不立”,其三是“专业不分”。而师范不立是三大病根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梁启超把师范教育与国家发展关联起来。曾被派往日本考察师范的沈恩孚在龙门师范十周年纪念文中写道:“立国以教育为根本,教育以师范为根本。”[6]把师范与立国联系起来。梁启超于撰《学校总论》之同年专门又撰写《论师范》一文,写道:“今之识时务者,其策中国也,必日兴学校。”“故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7]在他看来“策中国”必须“倡教育”,而“兴智学”必须“立师范”。由此,向世人宣示了一个由教育立国运的政治逻辑及国家战略。著名近代实业教育家张謇面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景况时感慨道:“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