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时间又见戊戌_家有宝贝_新浪博客,家有宝贝

2018-01-15 20: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时间_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_百日维新与戊戌变法

鸡年即将过去,狗年近在眼前。从中文书店买回一本挂历才注意到,2018,肖狗,岁在戊戌。原来距离当年企图变法图强的百日维新已是两个甲子。不是因为天干地支纪年,戊戌这俩字大概平常也很少会被用到,所以老师还教了我们“戌横戍点戊中空,十字交叉便念戎“这条顺口溜来分辨它们。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时间天干地支虽然是老黄历,但好像还的确有它独特的魅力。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就很简略地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程。小时候能看的电影很少,反过来说呢好一点的电影就容易印象深刻。赵丹演的“林则徐”中鸦片对沿海民众的危害之深,黄马褂钦差大臣的威风凛凛,虎门销烟的壮烈都让人记忆犹新。另外一部“甲午风云”虽然细节上和真实史实已有不少出入,但最后邓世昌决心撞沉日舰一死报国的情怀依然令人肃然起敬。再大一些到了初中的时候偷着看了家里一本历史小说《戊戌喋血记》,以谭嗣同为主角的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的厚重历史未必当时能理解多少,大概对侠客大刀王五,传奇色彩的赛金花的轶事传奇更有兴趣。为什么需要戊戌变法?为什么日本民治维新能成功而我们的变法不行?

百日维新与戊戌变法_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_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时间

天地之中,谓之中国。得天独厚的天朝大国之门是慢慢被打开的。1793年(乾隆58年)英国勋爵麦卡特尼,乔治三世的使者(就是在他手里丢掉美洲殖民地)不远万里乘船来到中国,希望能建立外交关系和拓展两国经贸(允许英国商人在华有固定居留所)。几个月后终于在承德见到了执政末期的乾隆皇帝,英国勋爵带来了纺织品,钟表瓷器等礼物,终于在一个半夜三点左右被叫醒,步行几英里来到皇帝住处然后再等了四个多小时才得以觐见。可笑的是会见最大的议题竟然是参见的礼仪是三拜九叩大礼还是英式屈膝礼,最后两方各自记录相反(英国说勋爵只行了英式参见国王礼节而中方记录说洋人事前虽然嘴硬乃至拜见天威的时候就双腿发抖,不由自主地就已经匍匐在地)。哈佛教授格雷汉姆·埃里森的新书《必有一战?》里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幕。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时间他说英国勋爵沿途所见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想不通英王为啥要来屈尊平等相待居然还不可得?其实这样的想法应该是自然合理的,当时的英国已经差不多完成君主立宪一百年,十八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已经让英国的生产效率成数倍的增长,热兵器的发展乃至海上霸权已经是世界第一(尽管十年前1783年签订协约承认美国独立并不表示英国不行了)。反观中国呢?还是延续着封建体制“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老路行进,也是接近巅峰末期而已。明朝末期其实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满清入关之后反而更趋保守,连宋明以来已经发展到不错水平的火器也几乎弃之不用,回到大刀长矛神箭骏马的“正派武功”。虽然乾隆自诩“十全老人”,如果不是远隔重洋估计也早就要直面欧洲人的凶猛进攻了。19世纪末期被美国欺负的没脾气的墨西哥独裁者迪雅兹就曾感叹,“可怜的墨西哥,离神那么远,离美国却这么近”。冷兵器时代蒙古铁骑横扫欧洲大陆的时候他们巴不得离亚洲再远些,而工业革命之后就又该亚洲诸强庆幸离欧洲人远点了。所以乾隆以及他的儿子还可以继续活在天朝大国天之骄子的梦中,从英国勋爵的这次接触之后四十多年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打到了乾隆孙子道光皇帝的门前。

百日维新与戊戌变法_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时间_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

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多少是被迫而为的。到19世纪中叶,在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还是一个极其封闭的岛国,其他藩镇和中下层武士早就对幕府这种僵化独裁的统治极为不满。50年代美国军舰强行进入日本港口停靠并签订日美友好条约,强行打开日本大门。大量廉价商品涌入令本地经济迅速恶化进而催化了随后的倒幕运动:由各处藩镇联合击败德川幕府,青年的睦仁天皇67年16岁即位,68年改元明治,德川幕府被击败之后只好还政天皇。68年9月开始的明治维新完成去藩建县的中央集权,大量派出留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国内资本经济迅速发展,80年代末完成君主立宪,从1885到99年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翻了两番。到90年军费开支也从原来不到20%升到国民预算的31%左右,时刻磨刀霍霍,准备扬刀立威。甲午海战然后日俄战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实力大涨之后的产物。中国呢其实比日本更早接触到列强的船坚炮利。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天朝皇帝因为近在眼前的危险而把林则徐作为求和的牺牲品。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逃到承德,英法联军这两大强盗做了让中华民族痛彻心肺的暴行:抢劫烧毁圆明园。中国意识到不变不行了,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应运而生。然而更直接的痛楚则来自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然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慈禧太后是不会反省自己挪用海军款项为自己祝寿修颐和园的责任的,但是就连她也倾向是时候做些改变了,于是才有了名义上已经亲政几年的光绪这一百多天的变法维新。但是从一开始慈禧后党一派就很明确改变不可使满洲利益受损,慈禧也绝不会容忍就此大权旁落。林则徐被放逐新疆之前在西安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可惜太后的想法是但求保全自身利益,不惜“竭中华之物力”。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很多,比如革新派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际权力的皇帝身上;宣传不够,民意基础不牢,康有为假托圣人之说搞的“孔子改制考”连传统儒家知识分子都不接受;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要推倒重来,船大不好调头啊。日本毕竟是小国寡民,倒幕还政才实现了真正的全国统一,以天皇的旗号压抑已久的一大批有识之士才得以大展拳脚。而且当时欧美诸强到亚洲殖民还处在早期扩展阶段,对日本的改革崛起还比较支持,再三十年以后他们当然不希望另起一个亚洲霸权和他们分庭抗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