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关注国计民生 一生与水为伴
李佩成,水文地质、水资源与环境及农业水土工程学家。长期从事农田水利、农业水土工程、地下水渗流、地下水开发利用、水资源与环境、国土整治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并为建立农业领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科学技术体系做了奠基性工作。科研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获全国科协授予的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
一生治水为水奋斗
纵观李佩成的经历,他的大半生都与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研从小目睹缺水地区人民的苦难,心里种下治水节水的种子;大学就读于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水利系,后赴前苏联求学,从此专注研究水的问题,为了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问题,他几十年如一日,以丝毫不减的热情和勤勉,忘我地工作着。在他和团队成员的多年努力下,西北地区的秃岭荒山披上了层层绿荫,西安“水荒”问题得到解决,“八水绕长安”盛景有望重现。
为解决西安水荒问题,李佩成早在1993年向省市领导正式提出了联合运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方略。李佩成的建议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引乾入石”、“引汉济渭”等新的南水北调项目相继实施;关中地下水资源得到适度合理开发,用水、节水与养水达到有机结合;秦岭北麓峪道水、地下水统一调度实施,为关中城市群供水安全提供保证;节水措施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
让祖国的山水更美丽
在实践中成长,是李佩成院士多年科研工作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一直贯彻始终的人才培养途径。他每年出远差不下20次。“我十分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西北,只要身体允许,我愿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丰富自己的知识,又把知识传播到祖国大地。”李佩成也带着青年教师到新疆去进行野外考察,他说,“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青年教师最好的成长途径。”
李佩成的心中时刻铭记着国家对自己的培养之恩,他总是觉得:自己所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多得多,所以,即便是过八十岁的高龄,他仍然利用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工作和思考:“我就想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给国家多做一些贡献。年龄越大,这种紧迫感就越强烈。”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对于李佩成院士来说,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他始终看不够的风景,利用所学让祖国山水变得更美、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是他始终如一的梦想,是他多年来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让他始终焕发蓬勃活力的源泉。
本报记者 王嘉 通讯员 冯秋香
老马啊巴菲特他真的是靠股票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