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阿拉伯帝国 坚定文化自信 促进民族复兴

2018-01-11 15: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_阿拉伯帝国_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滋养下,党领导广大民众于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本质乃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上挺直民族脊梁,主要是以民族文化做支撑。放眼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巴比伦、埃及、印度文明,均已断裂和消亡;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传承至今仍然生机勃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熔铸的民族精神,始终激励着世世代代的民众奋然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指路明灯。

高度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恒久的、从未间断的、统一的稳定性与变革性

民族文化,其实质乃是各民族在精神上把握历史进程的一种形态。民族文化的兴衰,直接折射着民族精神的本来面貌。中华民族文化绵延至今从未中断,除地理的、气候的原因之外,自秦以来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统一的全国文字,从汉代起确立的以孔子儒家经典为准则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为自汉到清各个时期政治统一、文化统一、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使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他们也没有以自己的游牧文化取代汉文化,而是把游牧文化融入汉文化,以汉文化治理整个国家。

仔细说来,中华文化的稳定性,还来自中华大地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这对增进各民族大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的运用,青铜器、玉器等国之重器的出现,西周至春秋《诗经》的流传,战国《尚书》以“史”入“典”,标志着华夏文化的形成。秦王扫六合,建立中央集权制,使得各地多元文化得到了迅速整合,为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奠定了基础。除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礼记·中庸》),“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在文化上也要兼容(《史记·礼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以汉族为主、各民族共生的“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汉书·终军传》)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汉文化对周边各民族产生的影响,至为深远。南北朝时,魏文帝为使鲜卑族尽快融入汉文化,主张与汉族通婚,姓氏、官服、官方语言一律汉化。宋时辽国主张以汉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认为“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史·义宗倍传》)。女真人金熙宗读《尚书》《论语》,并依据汉制进行改革。阿拉伯帝国党项族建立西夏王朝,借鉴中原政治制度,推行儒学教育。元代灭宋统一中国后,重视汉文化,尊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设立书院竟达四百余所。明代至清中叶,以王阳明“心学”以及四大文学名著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又呈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所以说,中华民族文化,它是汉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是增进民族团结、强化全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战_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_阿拉伯帝国

通过世界文化发展史可以看出,凡断绝了文化传统,这个民族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民族活力。中华民族文化数千年来依然郁勃雄强,就是因为它具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创新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必定点燃熊熊的中华民族文明之火,在新时代,引导全国人民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度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与吸纳性

我在《永远开放的中国美术——再论挺直民族脊梁》一文中曾经谈到,中华民族文化,历来对外总是采取开放态度,吸收外国文化优长之处为己用,而不被域外文化摧垮、促使中华文化解体,具有强大的吸纳性——即融外来文化有益成分,成为中华文化一部分。东周末年,由于贸易、战争等原因,已经打开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通道。如长沙战国墓出土的琉璃,云南滇王墓发掘的玻璃、玛瑙,均产自印度、缅甸。在新疆塔里木发现的一枚国人陶土印章,设计的竟是希腊纹样,表明当时华夏民族与希腊,在文化上有了交往。特别是我国传统图案“缠枝莲”,则是从希腊经罗马、大宛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