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整理:初三物理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三物理讲义教学内容课题:性质活泼的氧气1、认识氧气的性质2、氧气的种类3、氧气的制法 教学目的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 解性等);2、学会观察和描述木炭、铁,蜡烛在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分析、归纳、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知道什么是氧化反应,知道氧化反应有的非常猛烈,有的相当缓慢;学会辨别氧化反应跟非氧化反应;4、了解氧气的主要功能、氧气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5、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机理、实验装置跟操作方法。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木炭、铁丝和蜡烛在气体中燃烧的试验现象跟注意事项;3氧气的功能;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教学难点5木炭、铁丝和蜡烛在气体中燃烧的试验现象跟注意事项;6探究实验中观察、记录,分析试验现象跟得出实验推论的素养的培养;7学生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现代化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教材的设计符合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经入手,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再引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模板化学氧气,最后由气体的性质总结氧气的种类。教学中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研究的机会。(2)、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试验操作,并借助多媒体观看正确方法。(3)、采用小组实验研究的方式,通过课前学案导学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例一“氧气的性质”的课堂片断老师:各位朋友,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是混合物,那么空气当中存在这些气体呢?大家就自己的知道进行一下分享。学生1:空气中存在气体;学生2:氮气、二氧化碳······老师:恩,看来大家对空
气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明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我们周围空的空气。大家先想起一下之前我们所学的一个实验红磷的燃烧试验,在学完后我们了解了气体占空气密度的五分之一,那么我们说说空气当中的其它气体占空气的密度。接下来大家阅读书上的词句。学生:认真阅读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氮气 78%占空气 氧气 21%的密度 稀有气体(氦、氖、氩等) 0.94% 百分比 二氧化碳 0.03%其他氧气及杂质 0.03%老师:大家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框架,(讲解帮助学生记忆)既然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那么大家能说一说你们就会在生活当中见到的气体是怎样使用的吗?学生1:氧气可以供人呼吸;学生2: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老师:大家观察生活更细致,那么从最近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气体的性质与功能。首先我们学习的是我们我们将要基本认识的氧气。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所了解的氧气的性质。学生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氮气;学生2:氧气的浓度比空气的大;······老师:恩,大家的提问非常好,接下来我进行一下补充。我们了解鱼可以在水上面生活,说明水底下存在氧气。但是水上面的氧气成分仍不是很多。因此我们得出,氧气不易溶于水。大家一定要区分不易与不能,不易就是溶解的少而已,不能是一点点都没有。所以,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氧气处了以上物理性质还有其三态变化,接下来我们借助一段视屏来说说氧气的三态变化。学生:观看教师:边讲边写板书。氧气的三态变化板书:教学过程气态 液态 固态(无色)) (101KPa,-183?)(淡蓝色)(101KPa,-218?)(淡蓝色,雪花状)老师:我们知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后,接下
来我们就来了解认识其化学性质。(教师引导)描述气体的化学性质,一般总体描述为活泼甚至不活泼,比如上面学过的氢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学生:氮气和稀有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不支持燃烧。老师:很好!那么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可爱还是不文静呢?学生:活泼老师:活泼不可爱不是我们说是就是的!需要借助实验进行研究。接下来我们还要借助实验来研究一下氧气的化学性质。首先我们应先提出研究的难题?学生: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怎么样的?老师:其次我们做出假设。根据上面将要学过的镁条燃烧和红磷燃烧实验,氧气可以和锌条、红磷发生反应,所以我们做出的假定是?学生:假设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内敛的气体老师:接下来我们要设计试验进行研究,并交流探讨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推论。课本已经给我们设计了三个实验,通过木炭、铁丝和蜡烛能否在气体中燃烧,来研究气体的化学性质,下面请各小组结合学案的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并预测、交流实验现象,得出他们各自实验的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教案学案中实验方法,逐个实验指导学员完成并记录分析现象。)板书:实验1:木炭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推论跟文字表达式1、用钳子夹取一根小木炭条,先在空气中熄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再将小木炭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注意提醒学生,取瓶底没有装水的集气瓶),观察木炭燃烧时的现象。2、等燃烧中止后,立即向集气瓶内倒进一些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发生了哪些差异?木炭条在空气中只能持续 ,但在氧气中可以 ,且比在空气中燃烧非常 。木炭条燃烧时发出 ,放出 ,燃烧后生成的氨气可使澄清石灰水变 。木炭可跟 发生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学过程试验2、铁丝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推论跟文字表达式1、先选用瓶底有一层水的氧气瓶进行试验(可事先提问为什么?)2、将细绳子的一端缠成螺旋状,另一端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烘烤,观察铁丝可否燃烧?3、将有螺旋状的另一端伸入到桌面小烧杯中装的无水乙醇中,使细绳子有螺旋状一端蘸满无水乙醇。取出后,马上在酒精灯上引爆无水乙醇,并逐渐浸入到充满气体且瓶底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试验现象。细铁丝在空气中只能持续 不能 。但在纯氧中可以 ,且 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 色的液态。铁丝可跟 发生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时,集气瓶底为什么应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实验3、蜡烛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推论跟文字表达式1、将一小段蜡烛固定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引爆后,观察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2、将燃烧的蜡烛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3、燃烧中止后,稍冷却,观察瓶壁有什么发生?取出蜡烛,向瓶内倒进一些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有哪些变化?蜡烛在气体中燃烧,比在空气中非常 ,燃烧时发出 ,并放出 瓶壁出现 ,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 。蜡烛可跟 发生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各实验小组探讨、谈论、总结三个实验的小结论,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1、可燃物在气体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非常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或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气体中可以燃烧。教学过程2、氧气可以跟木炭、铁丝、蜡烛、镁条、红磷等物质出现反应,因此甲烷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老师:(对各实验小
组的推断,加以整合,修饰,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内敛的氮气,可以跟许多物质出现反应,化学上便把物质跟氧气出现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引导学生探讨概念,学会分辨某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能分别相当剧烈的氧化反应跟非常缓慢的氧化反应。学生:做好笔记。二“氧气制取”的教学片断(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无色液体)制氧气老师:[演示试验]讲解用双氧水制取氢气的注意事项。双氧水能放出氧气,但必须加热,常温下不形成。加热MnO2通常不放出氧气。往双氧水中加入MnO2后仍然在常温下也可快速放出氧气。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先观察一下视屏,来观察实验。那么在观看过程中对你们回答几个问题: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这些实验现象表明了哪些?学生:观看实验以及进行探讨老师:大家在观看过程中,看到反应结束后MnO2仍可再次使用,而且与反应前相比品质不变,说明MnO2的化学性质和品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板书: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原本的品质跟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反应机理]: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H2O2 H2O O2[讲解]:催化剂:1)、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性质跟产量。2)、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是“加快”,可能是“减慢”。3)、一个化学反应可能有几种物质可做它的催化剂。 4)、没有万能催化剂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跟化学性质不改变,在反应的过程中或许改变。学生:进行做笔记老师:看完双氧水制取氢气后,我们接下来按照书上所帮的试验方法完成高锰酸钾制取氢气(1、组装设备;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药品,连接设备;4、先
预热教案模板化学氧气,再对药品处加热;5、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6、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点燃酒精灯)。制取完应该收集以下我介绍一下方法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气法;不易溶于水的用排水集气法(湿而纯)。验证能否收集满就用带火星的铁丝放在集气瓶口,复燃则满。那么你们以小组起初动手操作吧![板书]:高锰酸钾(紫红色晶体)制氯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KMnO4 K2MnO4 MnO2 O2学生:小组完成实验,并交流实验现象。教学过程老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吧!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这个实验当中的留意事项,然后你们反思一下自己的实验,接下来大家看一幅图。(老师讲解,学生观看,结束本课)。作业课下回忆实验方法完成导学案课时一课后自我评价本节内容授课期间,感觉教学过程较为顺畅,学生的配合也非常到位,基本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分组协作,木炭、铁丝、蜡烛在气体中燃烧试验的基本操作都非常到位,现象也相当显著。多数学生对试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记录、分析跟总结比较好。总体来说,本节课的课堂效果良好,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气体的物理性质和氢气的化学性质,知道了多数物质能跟氧气出现氧化反应,知道了气体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稳重的气体。但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实验引导并且不够到位,对于学生分组试验的控制却有待加强。对于学校的中下水平的教师的试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剖析等在教学过程中使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这是未来的备课和课堂中需要注意的弊端,毕竟一节课的效果好坏,不是看成绩优秀的教师掌握如何,而需要是关注成绩中下的教师或者是后进生的把握状况。中下水平的教师或者是后进生若可把握一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
可能有人还以为我也是做广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