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知识归纳: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式

2020-10-02 13:1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对于新课标人教版的数学课堂,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份优秀的教案,但教案的标准格式有多少人不知道呢?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人教版语文教案格式,希望你们可以帮助到各位!

人教版语文教案格式(一)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a、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b、学习生字词

c、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d、小组探讨、交流。

e、教师相机辅导四年级表格式教案,理清课文脉络

3、指导感情朗读,入情入境

4、小结,拓展延伸

5、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示范(一)

西门豹

学习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跟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如何勇敢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以及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你了解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这些好事吗?是从那里了解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本,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缘由、经过、结果是如何的。

读后小组探讨、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个别。

三、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之后是如何“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学生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恶的坏人以及凶手。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1)从哪里可以断定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如此想吗?为什么?

(3)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四、布置作业

示范(二)

落花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能分角色朗读短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理解课本中深刻意义的语句,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5、初步认识借物喻人的作文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与技巧

1、自学生字新词,并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的涵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益处,懂得处世的道理。

3、用借物喻人的方式写写身边的食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父母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切含义。

2.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爸爸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切含义。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四年级表格式教案,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猜猜它是那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截图)说说花生的作用。

3、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4、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只是本篇作者的昵称,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留着这个疑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岁月。

5、板书:15.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

1、自由选取你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本读通顺。

2、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3.检查学生读课本情况,指名读选定的词句,评议读的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这些事?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5、你可说说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吗?(认识详略)

详写:议花生

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略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指名读

(2)、课文中这些句子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句子可颠倒吗?为什么?

(3)、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含义?用在哪个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

(4)、指导朗读(读出惊喜)。